山西近百儿童因接种疫苗致死致残,此事3月17日经媒体曝光,事态迄今处于胶着状态。家长在讨说法,舆论在呼吁“给真相”。但到底谁负责“给真相”?谁是舆论监督的被监督者?这是两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舆论监督是热门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政府和权力是舆论监督的被监督者,推而论之,政府机关和掌握权力的人也是被监督者。但有关部门很多,而政府只有一个,所以对于任何舆论监督,“政府”要负总责。
在具体工作中,在权力运行的具体过程中,责任被分解了,一个部门有一个部门的职能,一个领导有一个领导的责任。通常,民众希望他们负责,上级要他们负责。但在有的时候,他们可能表现得不负责任。这时候,民众和舆论就会感到很无奈。
山西儿童接种了疫苗,然后死的死、残的残,山西省卫生厅作为地方公共卫生事务的主管部门,负有行政管理责任。受害家长找他们讨说法,卫生部责成他们展开调查,舆论呼吁他们给真相。很显然,山西省卫生厅成了事件的责任人,成了舆论监督的被监督者。
只可惜,山西省卫生厅对于查真相的态度不甚积极,卫生部要他们调查,他们却翻出旧有结论,说疫苗经检验全部合格、致死致残儿童经鉴定与接种疫苗无关,堵塞了汹汹众口。本来,接种疫苗是山西疾控中心的事,疫苗配送是华卫公司的业务,山西省卫生厅满可以向这两家单位问责,但他们宁愿替两家单位挡箭。从隶属关系上,以及在配送、接种疫苗这项具体事务上,这三家单位是利害相关方。山西省卫生厅的难处,我们不难理解。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普遍现象:被监督者拒绝监督,而舆论之外,整个世界似乎置身事外。舆论除了咬住一个被监督者,似乎没有别的办法,而被监督者也不是赤膊上阵的莽汉。对于像问题疫苗这样的事,卫生部势难回避,他们要求山西省卫生厅展开调查。山西省卫生厅倒出旧酒,装进舆论的新瓶,回避了媒体披露的新事实。这很像太极高手打太极,一副与舆论互动的样子,其实是将舆论监督推倒在地。
回顾那些舆论监督成功的例子,大都经过了长期打太极,然后是举国耸动,高层批示,最后问题解决,舆论自己欢呼舆论奏凯。舆论咬定一个具体的被监督者,在现实语境中,似乎是没有法子的事。但在现实的利益语境中,被监督者化解监督、回避监督也符合人情之常,也是常有的事。舆论咬住那个被咬住的被监督者,可以引起更多围观,最后引起高层注意,获得解决问题的希望。这种舆论监督,是一种通过无用的监督得到最终效果的方法,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舆论监督。
这样的舆论监督,需要举国耸动的舆论强度,需要持久的媒体坚持。舆论稍有懈怠,或者中途议程转移,就难以取得监督实效。以国家之大,由于舆论议程容量有限,这样的舆论监督注定每年只能做成几件事。
温家宝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在这里,舆论监督的对象是“政府”,而政府只有“一个”。从舆论监督的实践来看,迂回曲折的舆论监督最后总须落实为“政府”层面的回应。有人说,我们对政府的批评、监督已经不少。实际上,我们批评的是“有关部门”,监督的是“有关负责人”。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就应当创造条件,让“政府”走向前台,直接成为被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