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近半廉租房违规使用”系误读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审计署:近半廉租房违规使用系误读 审计发现违规使用和闲置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分别占总数的3.49%和1.65% 日前,审计署连续公布多个审计结果公告,相关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

审计署:“近半廉租房违规使用”系误读

审计发现违规使用和闲置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分别占总数的3.49%和1.65%

日前,审计署连续公布多个审计结果公告,相关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8省区16个城市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情况。有报道称,其中近一半廉租住房被违规使用或闲置。对此,审计署回应称,“这些报道将报告中不同口径的数字简单对比或叠加,所以得出的结论有误。”

审计署表示,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其中,本次审计主要涉及的是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报告反映的8个省区16个城市2010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11万套,出租2.97万套”是指2010年这些地方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出租情况。

审计结果显示,在2010年年底,8个省区16个城市已出租的36万套廉租住房中,有4407套被违规租售或另作他用,有4247套分给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审计报告中称“有4428套保障性住房长期空置”,其中有3937套是廉租住房,有491套是公共租赁住房。

由此可算出,此次审计发现的违规使用和闲置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分别占总数的3.49%和1.65%。

【相关新闻】

审计署“十二五”规划发布

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审计署昨日发布“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推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促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接受人大监督。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审计署将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和重大项目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开展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关注压缩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费用降低行政成本政策执行情况。

同时,在地方财政收支审计方面,要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基础,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揭示问题,防范风险。推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促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接受人大监督。

据了解,地方债纳入预算之后,可在政府的监控之下,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 回应

除了澄清关于8省区16个城市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违规使用和闲置情况的相关报道外,昨日,审计署还就当前的几个热点问题对媒体做了回应。

已审计151名省部级干部

对于经济责任的审计,根据十二五规划,将全面覆盖包括省委书记、省长、检察长等党政一把手。

审计署表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涵盖了从乡镇级到省部级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具体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以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据了解,截至去年,审计署共审计了151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中央企业领导人员。

世博会审计结果下半年发布

对于上海世博会是否进行了审计,审计署表示,审计署组织上海市审计局对世博会运营资金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目前现场审计工作已结束,正在进行汇总工作,审计结果将在今年下半年依法向社会公告。

人为调节税收进度影响宏观决策

审计报告提出,有的地方存在人为调节税收进度的问题。对此审计署表示,调节税收进度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提前征收税款或延缓征收税款。税务部门调节税收进度虽不会造成税款流失,但违背依法征税原则,影响税法严肃性,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人为调节税收进度,导致收入不能真实反映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不利于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会影响到国家宏观决策依据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