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遏制权力对制度的傲慢?

2008-05-05 12:17 来源于:南方日报 | 作者:舒黔 | 浏览:
自从有了网络上的舆论监督以来,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出击:在网民们一片质疑声中,辽宁本溪市公开选拔担任团市委正副书记的四名人选,从拟任公示到宣布结果无效,历时不到半月,一起常

    自从有了网络上的舆论监督以来,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出击:在网民们一片质疑声中,辽宁本溪市公开选拔担任团市委正副书记的四名人选,从拟任公示到宣布结果无效,历时不到半月,一起“常委票选常委子女”的丑闻,就此彻底曝光。

    官官相授,莫过于此——四名任职人选中,有三人是本溪市领导的子女;而三名市领导中,有两人是市委常委。如此“举官不避亲”,当常委会投票决定谁来担任团市委的正副书记时,结果可想而知。

    发生在本溪市的这起公选干部丑闻,又一次让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蒙羞。经过党中央再次修订并庄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修订不可谓不严密,却终究百密一疏,遇到领导干部要选拔任用自己的子女时,条例规定的资格要求、审查程序、回避制度等,竟然一一失效。制度强硬不过权力,制度强硬不过人情,权力对制度的傲慢,简直视其如无。

    当权力公然藐视制度时,制度竟无以反制于权力。这是制度的悲哀。

    假如没有网民对任职人选家庭背景、干部履历的公开质疑,假如没有媒体紧追不舍、深入持续的调查跟进,“常委票选常委子女”的既成事实,即常委子女已经到团市委履职这一事实,也就成为了许多地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未来还会继续发生的用人腐败中的一例。

    幸好,发生在本溪市的这起丑闻被及时揭发,得以中止。只可惜,这还并不是真正制度意义上的纠错,因为公众还没有看到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问责,而在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明确规定用人失误当在被问责之列。因此,当这起丑闻被及时中止,公众看到的只是,网络民意和媒体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权力向民意低头认错而已。

    但也恰恰是民意的有效表达,让公众在为制度感到悲哀的同时,也看到了遏制权力的傲慢、防止权力的滥用的可能性。权力向民意低头的刹那,值得公众喝彩。

    对权力实施监督,党内监督固然是最切近的一种,但在“官官相护”的切近中,监督反而容易被消解于无形,这也是本溪发生“常委票选常委子女”的违纪事件,却无力依靠体制及时叫停的原因。而在一个趋向开放、走向法治的社会,群众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的力量,可以成为党内监督的有效补充和有力保证。“本溪干部选拔风波”的平息端赖于此。

    当然,并不是所有网络民意的表达,并不是所有媒体监督的曝光,都能够得到还原真相、尊重事实、纠正偏误的理想结局。就此而言,本溪市委能够在网络民意汹涌之际,果断作出“此次选拔结果无效”的决定,其见识和勇气就远在对周老虎保持一直暧昧沉默的陕西省有关部门之上,更远在那些捂住地方丑恶现象,却揪住媒体只言片语倒打一耙的地方政府之上。

    来自网络和媒体的监督,未必都能让权力向制度低下傲慢的头颅,却能够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重新构建制度的尊严。自从有了网络上的舆论监督以来,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出击:在网民们一片质疑声中,辽宁本溪市公开选拔担任团市委正副书记的四名人选,从拟任公示到宣布结果无效,历时不到半月,一起“常委票选常委子女”的丑闻,就此彻底曝光。

    官官相授,莫过于此——四名任职人选中,有三人是本溪市领导的子女;而三名市领导中,有两人是市委常委。如此“举官不避亲”,当常委会投票决定谁来担任团市委的正副书记时,结果可想而知。

    发生在本溪市的这起公选干部丑闻,又一次让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蒙羞。经过党中央再次修订并庄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修订不可谓不严密,却终究百密一疏,遇到领导干部要选拔任用自己的子女时,条例规定的资格要求、审查程序、回避制度等,竟然一一失效。制度强硬不过权力,制度强硬不过人情,权力对制度的傲慢,简直视其如无。

    当权力公然藐视制度时,制度竟无以反制于权力。这是制度的悲哀。

    假如没有网民对任职人选家庭背景、干部履历的公开质疑,假如没有媒体紧追不舍、深入持续的调查跟进,“常委票选常委子女”的既成事实,即常委子女已经到团市委履职这一事实,也就成为了许多地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未来还会继续发生的用人腐败中的一例。

    幸好,发生在本溪市的这起丑闻被及时揭发,得以中止。只可惜,这还并不是真正制度意义上的纠错,因为公众还没有看到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问责,而在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明确规定用人失误当在被问责之列。因此,当这起丑闻被及时中止,公众看到的只是,网络民意和媒体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权力向民意低头认错而已。

    但也恰恰是民意的有效表达,让公众在为制度感到悲哀的同时,也看到了遏制权力的傲慢、防止权力的滥用的可能性。权力向民意低头的刹那,值得公众喝彩。

    对权力实施监督,党内监督固然是最切近的一种,但在“官官相护”的切近中,监督反而容易被消解于无形,这也是本溪发生“常委票选常委子女”的违纪事件,却无力依靠体制及时叫停的原因。而在一个趋向开放、走向法治的社会,群众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的力量,可以成为党内监督的有效补充和有力保证。“本溪干部选拔风波”的平息端赖于此。

    当然,并不是所有网络民意的表达,并不是所有媒体监督的曝光,都能够得到还原真相、尊重事实、纠正偏误的理想结局。就此而言,本溪市委能够在网络民意汹涌之际,果断作出“此次选拔结果无效”的决定,其见识和勇气就远在对周老虎保持一直暧昧沉默的陕西省有关部门之上,更远在那些捂住地方丑恶现象,却揪住媒体只言片语倒打一耙的地方政府之上。

    来自网络和媒体的监督,未必都能让权力向制度低下傲慢的头颅,却能够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重新构建制度的尊严。

责任编辑:rmjd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