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坑爹扶贫”:村干部强收低保金买牛羊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据新华社中国网事 低保户本身日子难过,还要掏800元购买政府引进的种羊,危房户房都盖不起,却得先交钱发展养殖。甘肃省陇西县大力推行的基础母畜扩群近日遭到一位网友不断发文

 据新华社“中国网事” 低保户本身日子难过,还要掏800元购买政府引进的种羊,危房户房都盖不起,却得先交钱发展养殖。甘肃省陇西县大力推行的基础母畜扩群近日遭到一位网友不断发文揭露,认为是“坑爹扶贫”,其中存在变相买卖和强行摊派。

  网民称摊派买羊“缺德”

  4月5日以来,网友周禄宝在其博客、微博等处发表《甘肃扶贫强行向低保户卖“金羊”一只羊羔800元?》等多篇文章,引来网友热议。

  周禄宝介绍,在甘肃省陇西县云田镇张家岔村,村干部强行把低保户的低保金收走去买牛羊“发展养殖”。“一只小羊羔收取800元天价,一头小牛犊收取3600元天价,这明摆着是一件宰割穷人的缺德事情。”周禄宝直呼这是“坑爹扶贫”。

  周禄宝认为,乡村干部为完成任务在强行摊派。周禄宝还举例说,如果低保户不听村干部强卖形式的特殊安排,便会面临被取消低保户资格的风险。

  当地称网帖与事实不符

  对于周禄宝的质疑,当地干部认为网上反映的内容与事实不符。

  “引进一只母牛羊可以滚动发展,政府引导农户用自己的钱发展养殖业。”云田镇驻张家岔村干部贾勤学强调,政府实施的是基础母畜扩群,与过去的扶贫项目不一样。

  陇西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冉宏科补充说,陇西县实施的基础母畜扩群重点是扶大扶强,以大户为主带动畜牧产业发展,主要发展的是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和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以及养羊30只以上、养牛5头以上的适度规模户。

  发展养殖业政策走了样

  记者了解到,在发展养殖业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从制定方案到具体实施,可谓用心良苦,但在实施中还是走了样。

  2012年,陇西县的基础母畜扩群任务是引进母羊1.5万只,母牛2200头,然后以每乡镇1000只(头)左右把任务分散了下去,其中给云田镇的任务是母羊950只,母牛160头,云田镇又以每村100只(头)左右,分解给了各行政村,其中张家岔村的任务是母羊81只,母牛14头。

  为完成任务,低保户成了乡村干部的发展对象。陇西县畜牧兽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云田镇已从农户收取了60万元购畜款打入了县上的扩群专户。

  回应

  “用了国家的钱,就得养羊”

  记者走访了云田镇张家岔村已经交了钱或领到母畜的养殖户,发现他们并非有能力发展养殖的大户,主要是低保户和危房改造户。

  “我们家用低保的钱交了羊钱。”张家岔村村民陈德福称,他家5口人,由于自己没有外出打工,低保金是全家主要生活来源,不久前,村干部找到他家,收走了800元钱,说是要帮助他们发展养殖,可羊至今还没见到。

  “一只羊的钱,相当于全家人近半年的低保金。”张家岔村村民李新明说,他们家3口人,每人每月低保金30元,由于家里困难,他从亲戚处借了800元交给了村干部。

  记者了解到,在张家岔村今年被列入基础母羊扩群对象有63户,其中54户是低保户,在给政府交钱引进母畜的过程中,并没有人去贷款,大多农户在自己想办法。

  发展养殖为何盯着低保户?张家岔村马家窑社社长赵明福说:“给低保户的原因就是你是低保户,你用了国家的钱,你就得把这个羊养了。”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