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建议“三公”浪费入刑引关注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事件概述】 据《新京报》3月2日报道,九三学社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纳入《刑法

  【事件概述】

  据《新京报》3月2日报道,九三学社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

  该提案列举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如此庞大的公款吃喝数额,挤占了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提案认为,对公款吃喝的处理,除了个别涉及贪污受贿外,其他的不仅没有列入犯罪之列,甚至还得到放纵和鼓励,这也是长期以来公款吃喝等政府浪费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因此,界定公款吃喝的“罪与非罪”是核心问题。提案建议,将 “三公”浪费问题纳入《刑法》的调节范畴,用法律规范官员和公务员的公务行为。同时建议,将“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决定官员仕途。

  【专家意见】

  遏制“公款吃喝”要依靠制度设计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学系主任曾康华对此表示,遏制公款吃喝,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制度设计,对资金严格把关。要对公款吃喝有严格的数量界限,比如不能超过预算资金总量的比重是多少,是8%还是10%?一旦设定标准,要严格执行不能突破。同时,要严格规范用途,不能与其他资金混淆使用。一旦发现违规情况,就要进行严惩。同时,通过社会力量来监督。在现有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情况下,还要有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舆情传播】

  九三学社中央的此项提案一经曝光即引发广泛关注。3月2日,《新京报》刊发特别报道《九三学社中央建议“三公”浪费入刑》,当日即被各大网媒转载100余次。截至3月3日11时,新浪网的转载报道共吸引21,537人参与讨论,回复1045条;腾讯网的转载报道有31,955人参与讨论,评论1866条;网易的转载报道有26,618人参与讨论,跟帖209条;搜狐网有47,891人参与讨论,评论2012条。

  针对此项提案,《半岛都市报》、人民网、东方网、红网、长江网等网媒均发表评论,观点以肯定该提案的积极意义为主,同时也对“三公”浪费入刑的可操作性提出质疑和建议。

  【媒体评论】

  肯定:重典治理公款吃喝正当时

  东方网评论《重典治理公款吃喝正当时》认为,公款吃喝不单单是吃喝挥霍问题,它背后的问题和滋生出的新问题,都是危害极大的。过往事实一再让人们看到,即便查获了公款吃喝现象,最后的处理结果基本都是无关痛痒的“费用自理”、“做检讨”之类的。因此,九三学社提出的重典治理公款吃喝应该得到赞同,而且一定要动真格的,要对公款吃喝者实施严格的追责机制。

  质疑:“三公”浪费入刑缺乏可操作性

  红网评论《“三公”浪费入刑缺乏操作性》认为,简单地将“三公”浪费入刑,在目前的现实环境下,还缺乏可操作性。众所周知,凡是有权进行“三公”消费的人都是有一定级别的人,几乎无人敢轻易对他们进行调查。况且,什么是“三公”浪费?以什么标准衡量“三公”浪费?这些都是很难操作的。“三公”消费数据之所以庞大、“三公”消费制度改革之所以在很多地方夭折,是因为“三公”消费承载的是利益当局者的利益。“三公”领域改革的阻挠总是会存在于有形或无形中。让“三公”浪费入刑,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如果不从体制机制方面入手,改革只会以失败告终。

  建议:“三公”浪费入刑还需配套制度跟进

  《半岛都市报》评论《“三公”浪费入刑需更多制度保证》认为,“三公”支出之所以难以遏制,因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接关系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没有更多制度跟进的情况下,“三公”浪费入刑恐怕难以单兵突进。既然要入刑,就必须考虑到量化和科学化的问题。这意味着,确定标准是前提。标准明确下来后,也有利于民众监督。以后只要发现相关“三公”消费超过一定的标准,民众就可以提出质疑。标准之外,还应该及时公开。芬兰中央银行有位行长,在一次公款宴上点了一道鹅肝,结果因超标而引咎辞职。这是建立在公开前提下的,没有公开,连是否浪费都不知道,何来辞职之说?有标准,有公布,“三公”浪费入刑才有可能。

  人民网对此点评称,“浪费就是犯罪”,九三学社提出“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倒不失为一个好招。但是,公款吃喝入罪还必须与财政透明和财政监督的改革同时进行。

  【网民观点】

  支持的声音

  腾讯网网友“三人行”:这才是民意的表达,支持!

  新浪网网友“云游野鹤”:强烈支持“三公”支出浪费入刑!“三公”支出浪费的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堵住这个漏洞,国家就可以有更多的钱为老百姓办事了。

  搜狐网江西省网友“zvei968”:该提案切中要害时弊,是到了下猛药采取断然措施的时候了。要从党纪国法上、从制度上遏制公款吃喝。

  新浪微博网友“手机用户2299234587”:无论从法理讲还是从现实看,“嘴上腐败”都应尽早入罪,因为,医治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的社会毒瘤,亟需入刑治罪这剂猛药。关于这一点,有太多国家的经验可以证明并借鉴。

  建议的声音

  新浪网网友“真的假不了”: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定要标准量化的定义“三公”浪费,因为现在的官员们不懂什么是浪费,脑子里根本没有概念!

  新浪微博网友“阳光反腐”:“三公”浪费入刑需要明确三点:1、哪些吃喝不属可用公款支付的情况,建议取消公款接待;2、单笔、累计吃喝多少金额算浪费行为,多少又构罪?3、谁来监管。若不明确,提案必成“费纸”。

  新浪微博网友“毛球刺刺”:解决“三公”消费的根本是财政支出必须公开,让民众知道全社会缴纳的税款每一笔是怎么用的!如果有人乱用公款就必须得到法律的制裁。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