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明:“提拔官员问亲属”有点不靠谱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委目前出台《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提拔干部先征求其亲属、邻居甚至小区物管意见。截至目前,彭山已有5名干部通过此项考核,其中一名干部因不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委目前出台《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提拔干部先征求其亲属、邻居甚至小区物管意见。截至目前,彭山已有5名干部通过此项考核,其中一名干部因不爱做家务被扣两分(2月19日《京华时报》)。

  德才兼备,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总体要求,但实践中却存在对“德”的考察比较模糊、空洞等问题。彭山县将干部生活方式、兴趣、交友是否健康,是否孝敬父母、善待妻儿,家庭、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等纳入考核,使考评方式更具操作性、结果更直观,探索值得肯定。

  “他平时在小区乱停车吗?和邻居吵过架没?乱扔垃圾不?物管费、水电气费及时缴没?”有关部门就这些问题问问邻居、物业,对于判断一个人的“德”,会有一定帮助。但是,问父母、妻子、儿女等家人,却似乎不靠谱。

  家庭美德是道德的一部分,对一名干部在家庭中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考核其“德”不可或缺的内容。一个人在家庭中表现如何,其家人也最有发言权。但这里有两个核心的问题:第一,好官和“好丈夫”、“好父亲”的评价标准是否一致?第二,亲属说法的可信度能有多大?

  先看第一个问题。善待妻儿、家庭,这是考核的内容之一。但即使这项妻儿打了高分,“好丈夫”、“好父亲”能保证他是好官吗?一些贪官为了家庭、儿女而走上不归路。对于家庭、妻儿,他们不能说没有“责任感”,但正是这份“责任感”注定他们不可能成为好官。

  有此“责任感”官员毕竟是少数,更普遍的问题是亲属说法可信度问题。因为被扣掉的两分,这名“不爱做家务”的干部是被考察干部中总分最低的。如果最终这两分未影响其升迁,或还好;如果他最终“倒”在这两分上,向组织如实反映其“很少做家务”的妻子,会后悔吗?

  “知道考察组是来考察丈夫的,但不知道不做家务要被扣分”,这是妻子的说法。我们似乎可以听出话外音:如果知道不做家务要被扣分,并因此影响丈夫前程,她完全可能是另一种表述。一个人当官全家跟着沾光,这种现象即使并非普遍,也绝非个别。在“一荣俱荣”的现实下,我们似乎难以期望家属都实话实说。

  两名干部,一名在家里表现比较好,一名比较差,但如果前者的家人“老实”,缺点优点都照实说,而后者家人“会说”,顺着有利于提拔的思路有选择地陈述,后者最终的得分比前者高,并非没有可能。以“掺了水”的分数作为评价、提拔干部的依据,令人不安。

  “家属一律不问,他们的意见一律不听”,我不赞成这种极端做法。但既然亲属的利益和官员“绑在一起”,采纳“利害关系人”的亲属们说法,就必须格外慎重。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