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被年龄造假书记沈庆华忽悠

2011-10-17 21:38 来源于:东方网 | 作者:毕晓哲 | 浏览:
14日上午,山西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免去沈庆华临汾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由陈国荣接任。

    14日上午,山西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免去沈庆华临汾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由陈国荣接任。一名参加了临汾市干部大会的官员向早报记者介绍,沈庆华被免职是因为“年龄造假”的问题;接任者陈国荣14日当天就到任了。有网帖爆料,沈庆华“13岁参军,15岁入党,档案年龄'比真实年龄小了5岁”。(10月16日东方网)

  对于沈庆华被免去临汾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媒体认为属于“国内首次”、开了历史先河。的确,像较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因为年龄造假就被免除的实属罕见,之前的石家庄原团委副书记王亚丽被免职,也并非全因为年龄造假,王亚丽年龄造假只是其一,职务侵占和受贿才是让他丢官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单纯因年龄造假而查处一名纪委书记,某种意义上透露出一个严格干部管理和严肃党纪的坚决态度。

  那么,一个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年龄造假并不是一两天了,为何迟至今日才察觉?况且,其年龄及任职简历早就在官方网站上公示多年,为何有关方面对其“13年参加工作,15岁入党”的“自我举报”式履历充耳不闻?一方面,源于造假书记的有恃无恐、胆大妄为;另一方面其实正透露出来的是,有关方面对官员任职选拔和管理上的严重失范。而且,年龄造假书记能长期“忽悠”组织,且“忽悠”得逞,无论怎样监管部门应该反省反思。

  年龄造假书记“忽悠”成功,至少给有关部门提出几个醒:一个是选人用上关口上如何加强监督。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组织部门的前期考察考核,应坚决避免走过场;群体监督、社会平价、集体研究决定,更应着力体现。也只有将任何一个必要的选拔官员的程序和关口充分调动起来,才能真正让“造假者”无所遁形。另一个就是继续畅通举报途径。为什么在任职的关口上“一举报就灵”?之前是不是就没有察觉、没人举报?恐怕也未必。就王亚丽“骗官书记”事件而言,举报人连续举报数年,最终事件反映到中纪委之后才引起当地重视。这恰恰说明举报途径的不畅,此次原临汾纪委书记被免职,里面存在不存在长期以来有人举报而无人查处的问题?值得怀疑,这也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其三,应防止“干部年轻化”执行中的“变异”。“干部年轻化”不是“干部低龄化”,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坚持的以年龄“一刀切”式的选拔淘汰干部也是产生年龄造假书记的诱因。“造假书记”犹如飞蛾投火、伪造档案年龄,但驱使他铤而走险的,也或与现实不合理的“以年龄和年轻”为标准的选拔官员模式有关。

 

人民监督网相关报道链接:

 

 

 


临汾纪委书记沈庆华腐败门专题

http://www.jdwsy.com[InstallDir_ChannelDir]html/special-030-1.html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