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840平方公里遭油污 出事一个月才被通报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7月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一段溢油事故的视频资料。截图显示,油田附近海面仍有油污漂浮。新华社发 ▲发生漏油事故的蓬莱19- 3油田位于渤海湾内。新华社发 南都讯 在发现漏油一个

  7月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一段溢油事故的视频资料。截图显示,油田附近海面仍有油污漂浮。新华社发

▲发生漏油事故的蓬莱19- 3油田位于渤海湾内。新华社发

  南都讯 在发现漏油一个月后,国家海洋局昨日对中海油漏油事故进行通报:6月4日和17日,山东蓬莱19-3油田B、C两个平台先后发生溢油事故,造成840平方公里海水“一夜之间”从最好的一类水质变成不能用做任何用途的劣四类水质,渔业捕捞、养殖、交通运输暂未受到影响。

  两个平台先后发生溢油

  山东蓬莱19-3油田是我国国内最大的海上油气田,处于渤海中部。由中海油与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合作开发,其中中海油有51%权益,康菲是油田作业方。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在通报会上称,蓬莱19-3油田所在区域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区,不是渔业养殖区,也不是旅游区。该油田目前有5个平台和1个储油轮。发生溢油的B平台和C平台。

  6月4日,B平台最早发现溢油。当晚7时许,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位于天津)接到康菲公司电话报告称,B平台东北方向650米的海面发现少量油膜。次日晚,康菲公司确认在排查中发现了冒气泡处,潜水员对其进行调查时,确认溢油点位于海底,之后曾试图用围油栏围堵,但效果甚微。

  13天后,C平台也发现溢油。李晓明说,6月17日,在蓬莱19-3油田附近巡视的海事22船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汇报,C平台及附近海域发现大量溢油。C平台随后确认:平台C20井17日上午10时30分在钻井作业中发生井涌事故。

  B平台漏油点仍未找到

  据国家海洋局通报,事故后C平台采取了水泥封井措施,事故在发生后第4天就得到控制,不再溢油。但由于B平台的漏油点位于海底,且深度可能达1000米,截至目前,技术人员一直未能找到漏油点。

  李晓明介绍,康菲公司在立即停止向B平台注水和岩屑回注、使平台处于压力平衡状态后,海底溢油大量减少。同时在油源附近围上围油栏,在溢油口安置集油罩。到6月21日,事故发生5天后,B平台情况得到基本控制“不出现大规模溢油”。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康菲公司已停止蓬莱19-3油田所有5个平台的钻井作业,以防止新的溢油风险,并从国外引进技术力量,希望及早找到并封堵漏油点,但完成此项任务尚无时间表。

  此外,渤海海域其他油田是否也有相似风险?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称,事故发生后,已要求所有在渤海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公司展开排查和自查,希望大家以这次事件引以为戒,杜绝这类事故的发生。

  漏油规模

  整体溢油量仍然无法确定

  已经回收70m 3油水混合物,单日溢油覆盖面积最大达到158km 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介绍,两个平台发生溢油事故后,溢油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附近,在风和海浪作用下,6月13日,B平台附近的溢油覆盖面积达到158平方公里。这也是整个事故中单日溢油覆盖达到的最大面积。

  6月17日C平台发生井涌事故后,当日中午,该平台西北方向形成长约13公里、宽100-500米的油带。至次日,溢油覆盖面积达到约138平方公里。

  据通报,截至7月4日已经回收油水混合物70立方米,还有一部分沉到海底,数量尚待具体评估;喷洒了大量消油剂,加快漏油分解、融化和沉淀。目前,除B平台、C平台附近有少量的油膜出现外,海面已无明显飘油。整体溢油量仍然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核实、分析和判定。

  环境影响

  附近石油浓度超历史值86倍

  附近840平方公里海水水质由一类变成劣四类,已无任何用途

  据通报,国家海洋局通过卫星航空遥感、船舶监视等手段对以蓬莱19-3溢油为中心的海域46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溢油监测,确认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油田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截至7月4日,溢油导致此区域840平方公里海水水质“一夜之间从一类变成劣四类”。

  根据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的《海水质量标准》,海水分为四类,第四类最好,第四类最次,而“劣四类”比上述四类还差。N G 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对南都记者说,劣四类水质意味着这840平方公里海水失去了水源价值,不能拿来做任何用途。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称,目前监测的劣四类海域是840平方公里,但并不等于此次事故的影响范围就是这些,至于范围会否继续扩大,目前也还不敢下结论,还要继续监测才能知道。

  此外,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倍,最高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86倍,溢油点附近海洋沉积物样品有油污附着,个别站点石油含油是历史值36倍。国家海洋局初步认定:“本次溢油在该油田及其周边海域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损害。”

  网络传言称,油污已经漂到蓬莱以北,发现死鱼死虾。崔文林介绍,截至7月4日,根据卫星遥感、常规遥感、船舶监测,溢油海域没有海上捕鱼活动,渔业捕捞未受影响,附近浴场和养殖区没有发现来自19-3油田的油污。此外,溢油对交通运输也未造成影响。

  崔文林称,这些存在环境中的油污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国家海洋局也在组织监测力量对油田附近的海域进行监测,由于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水交换弱,因此我们持续长期开展对这次溢油的影响的时间、程度、范围的监测。

  事故原因

  海底溢油为国内首次发现

  B平台溢油点迟迟找不到,据称可能深及海平面下1000米左右

  据通报,国家海洋局组织的专家分析,B平台溢油原因可能是:油田在注水和岩屑回注时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层压力,为流体连通地层提供了能量,导致B平台海底溢油。不过,B平台这种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第一次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2008年在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发生类似事故。其原因仍需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尚不是最后定论。C平台溢油则是因为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侧漏。两个平台发生溢油之间没有关联。上述初步原因判定,康菲公司主要技术人员也认同。

  令人忧心的是,B平台的溢油点迟迟找不到。对此,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介绍,过去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中发生过井喷、油船运输中漏油等事故,都比较容易把握。但此次B平台溢油是海底溢油,且有可能在海底下1000米左右,加之地下结构是弯曲的,目前掌握的这方面资料还不完全,因此较难找到溢油点。

  据介绍,相关部门已经责成康菲公司采取措施控制大规模溢油,但最关键还是要把油源找出来,采取切实封堵措施,把油给堵住。

  责任追究

  康菲公司或被索赔超20万元

  是否追究中海油的事故责任,要依其与康菲签订的合同确定

  据通报,国家海洋局正在组织此次溢油对海洋生态损害监测评价工作,中国海监执法部门已对康菲公司予以立案调查,正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程序进行调查、取证。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称,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对污染损害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将代表国家要对责任方提出生态索赔的要求。当然这个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之中,目前还无法提供具体的索赔额,但这个数据将相信会远远多于20万元。李晓明则介绍,生态索赔不封顶,取决于事故对生态的伤害有多大。“(索赔额度)有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由于中海油占有油田51%股份,外界质疑为何只对康菲公司追责。王斌回应称,国家海洋局是监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职责部门,职责界定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所以执行的是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包括《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和《海洋环境保护法》。这些法律都要求:对石油生产作业、包括溢油风险的承担责任由作业者来承担。

  王斌指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独立实体,是发生蓬莱19-3油田的作业者,承担着油田独立生产运营的责任,因此被认定为此次溢油事故的责任者。而对于中海油在此次事故中的责任,要根据其与康菲公司签订的合同确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