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广西贵港学生被逼补课 老师敛财如狼似虎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日前,天涯社区一则题为《严重曝光广西贵港市中小学老师补课!如狼似虎!》的网帖引发网民关注。帖子以一名家长的口吻控诉贵港市一些中小学教师使出浑身解数逼孩子参加有偿补

  日前,天涯社区一则题为《严重曝光广西贵港市中小学老师补课!如狼似虎!》的网帖引发网民关注。帖子以一名家长的口吻“控诉”贵港市一些中小学教师“使出浑身解数”“逼”孩子参加有偿补课,不少网民对此“感同身受”,认为这是老师“敛财”的一种手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发现,当地确实存在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情况。

  网曝:老师再三“逼”学生补课

  “名义上是因为学生上课跟不上进度,或最近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而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劝说工作,从学生到家长,老师可以真正使出浑身解数。有的从周一到周五找学生谈话,谈到孩子有苦难言;有的谈到家长不好意思拒绝”——网帖《严重曝光广西贵港市中小学老师补课!如狼似虎!》如此形容贵港市一些中小学教师为有偿补课而“锲而不舍”地做工作。

  发表帖子的网民“7008”自称是贵港市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因不堪忍受学校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孩子补课而发帖曝光。这名家长在网帖中说,教育部一再下发各项关于老师不得私自有偿补课的规定,“而像贵港这样的城市,老师却可以无法无天,明目张胆拉学生回家补课。”有老师为了补课,故意将课程重点留到补课时讲,或者通过罚抄作业、故意针对批评等方式为难不补课的学生。

  调查:每人每学期收费三五百

  针对网帖曝光的情况,“中国网事”记者与网民“7008”取得了联系。这名家长再次确认帖子是自己所发,且“说的都是事实”,还向记者列出了贵港教师有偿补课的学校“名单”。

  记者根据这份学校“名单”,在贵港市进行了核实采访。这些学校的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证实,补课确有其事,部分班级甚至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都在老师家补课。大多每周末上课一次,每次2小时,每学期收费在300元—500元。未参与补课的学生告诉记者“没有因为不补课而被老师刁难”,但一些参加补课的学生觉得“参加补课,老师会更加关心和照顾一些”。

  当地教育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认为,教师“软要挟”学生有偿补课情况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有朋友就曾向她反映过因担心得罪老师而不得不交钱给孩子补课。

  不仅仅是在广西贵港,在广东、江西、新疆、湖南、山东等地,教师利用“补课”大肆敛财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位广东佛山的教师告诉记者,佛山一些名师往往利用寒暑假、周末给学生在家里补课,全是通过熟人介绍,很有隐蔽性。这些老师一般在家里同时给五六个孩子补课,多的达到七八个,收费在每小时200元-300元之间。

  说法:教育部门马上调查

  针对网帖反映的情况,贵港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唐荫民向记者表示,当地教育部门将“马上调查,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并通报全市”。

  唐荫民说,贵港市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教师有偿补课,并且每年都组织好几次督查。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唐荫民认为,应试教育体制催生了部分家长和学生的补课需求,在严禁学校补课的情况下,教师私下有偿补课有了生存空间。在贵港市教育部门已查处的多起教师有偿补课事件中,不少就是家长主动要求补课的。同时,在市场和利益驱使下,教师“顶风作案”,补课手段也是不断变换,先是租用校舍,后是租用民房,再发展到现在到教师家中补课,手段不断变换,令教育部门“防不胜防”。

  唐荫民认为,防止补课成为教师变相敛财的工具,只能“疏”不能“堵”,一些为弥补教学进度和质量滞后而进行的必要的补课可由学校统一组织,并通过调节教师绩效工资的形式对教师的付出给予相应回报,但应防止补课过多过滥,并“严格禁止教师私自有偿补课”。(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王秋凤 郑天虹)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