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示24名保障房申请作假者 "首富"家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深圳网上公示24名保障房申请作假者,其中6户资产过百万 网上公示的部分保障房申请作假者。南都制图:张许君 别说加重处罚,光是这罚款五千就不好执行。负责保障房审核的市住宅

  深圳网上公示24名保障房申请作假者,其中6户资产过百万

    网上公示的部分保障房申请作假者。南都制图:张许君

  “别说加重处罚,光是这罚款五千就不好执行。”负责保障房审核的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表示了对执行难的担忧。他指出,三年之内不得再申请容易做到,但处罚五千,不知道该怎么执行。“法院执行难目前都是问题,何况普通政府部门?

  24户家庭涉弄虚作假申请保障房。这些人的“大名”、处罚情况和家庭住址昨日已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网(http://www.szjs.gov.cn)“诚信档案”一栏公示。违规者中共有6户的家庭财产超过一百万,其中“首富”身家三百多万,隐瞒95%家财申请保障性住房。

  根据深圳市住建局介绍,此次违规申报中,家庭资产最多的是何某,财产高达356万多元。排在何某后面的许某身家270多万。包括何某、许某在内,在本次面临处罚的24户家庭中,共有6户的家庭财产超过一百万。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建议,对于弄虚作假者的处罚公示,应该张贴到当事人所在的小区,所在的单位,“让这些人在邻居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来。”

  按照《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规定,这24户面临的处罚为,驳回上述当事人本次保障性住房申请,处5000元罚款,并自驳回申请之日起三年内不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五千的罚款频频被舆论炮轰,认为太轻。南都记者获悉,目前,市住建局有关修订《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的报告已经提交到市人大,修法程序估计不久将启动,核心是加重对违规者的处罚。

  据规定,本次被处罚人应于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账户,并将罚款收据(复印件)送交住建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逾期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此外,市住建局表示,被处罚人如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深圳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申请行政复议或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执行行政处罚的,市住建局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首富”为公租房老住户

  ●何某:财产356万元,填报的家庭总资产17万多,隐瞒了95%.

  根据市住建局介绍,此次违规申报中,家庭资产最多的是何某。在保障性住房审核中,何某通过复审但没有通过终审。据此前公布的复审结果信息,何某没有工作,她的丈夫则在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这家人申报的家庭总资产(截至2009年12月30日)仅为17万多。而住建局在终审中发现,该户人家财产高达356万多元。

  据统计,此人存款及理财产品就有130多万,同时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招商银行10万元以上的转账记录高达82次,最大转账额有111.15万元。

  相对主管部门审核统计出来的356万多元家财,何某填报的家庭总资产才17万多,约为真实情况的5%.也就是说,何某隐瞒了95%的家财来申请保障房。

  她一家三口住在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梅山苑15栋。南都记者昨日前往该处探访,守候近两小时,何家大门一直紧闭。邻居介绍,一早就看到他们家开车出去了,要晚上才可能回来。据了解,何某一家住在梅山苑约10年,住的是三房,是这个公租房小区最老的一批住户之一,在申请保障房被罚后,一般都是早出晚归。

  “都是买不起房子的人才租住这里。”邻居们说,没想到何某有三百多万的财产。

  记者调查

  “二富”自称患癌借钱两百万

  许某:存款理财产品243万多元,证券市值25万多,此外还有3万多的商业保险,合计身家270多万。

  排在何某后面的许某,是本次保障性住房违规者中的“第二富翁”。据介绍,此人有存款理财产品243万多元,证券市值25万多,此外还有3万多的商业保险,合计身家270多万。登记信息显示,他在深圳市有信达货运有限公司工作,其妻在深圳市友联电设备有限公司工作。

  许某在面临处罚后,自辩得癌,说270多万资产是从亲戚处借来治病的。但市住建局相关人员证实,此人在接到预处罚告知后,并没有出示诊断书和相关借钱证据。“即便真有病,也不会借那么多钱吧,何况他的财产里还有那么多的股票和保险等。”

  该家人住在罗湖区木头龙45栋一单元,当初申报家产只有21万多,隐瞒了逾90%的家庭财产。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