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入户新政遭网友拍砖 专家称门槛过高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能纳税15万,谁还在乎东莞户口 东莞入户新政遭网友拍砖,专家称门槛过高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南都讯 记者严铧 连续三年累计纳税15万元可直接入户东莞的意见稿一出,公众哗然。对

  “能纳税15万,谁还在乎东莞户口”

    东莞入户新政遭网友拍砖,专家称门槛过高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南都讯 记者严铧 “连续三年累计纳税15万元可直接入户东莞”的意见稿一出,公众哗然。对于东莞纳税入户门槛高于深圳,网上评论一边倒地认为“门槛过高”,并称东莞“嫌贫爱富”。多位专家学者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一政策有欠仔细调研和考量,具体标准并不符合东莞实际情况。

  要达标须月薪2.4万元

  东莞市政府前天公布了《东莞市积分制入户暂行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新增了三类可直接入户的标准,其中“投资纳税类”的一个标准是“申请前连续3个纳税年度在本市累计缴纳个人所得税达15万元以上的”。相对于深圳日前公布的同类政策———“三年纳税12万可直接入户”,东莞的门槛更高。

  这一政策的出台究竟出于何种考虑,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仍未有回应。而南都记者了解到,在3月22日,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曾带队调研新莞人服务管理工作,当时他以“深圳出台连续3年缴纳个人所得税12万元以上者即可申请入户”的政策为例,要求有关部门解放思想。

  要达到这一直接入户要求,申请者的收入须达到什么水平?南都记者算了一笔账,三年纳税15万元,即每年纳税5万元,每月纳个税4166元,也就是月薪须达到24164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东莞市首届特约研究员林江说:“据我了解,东莞现在很多工厂、公司聘请一名厂长或者总经理,年薪最多也就10万出头,三年内的纳税额是绝对无法达到这个额度的。”

  专家:门槛太高会失去意义

  对此新政,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东莞入户政策增加“入户纳税”标准是一种进步,但具体的标准则需仔细研究考量。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东莞市首届特约研究员倪鹏飞博士说:“我不清楚这个15万是出于何种原因而定的,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东莞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种进步。我们之前也多次向东莞市政府方面提出,要大刀阔斧地引进高端人才,这在新的入户政策方面是有所体现的。”

  至于具体的纳税额度,有专家则认为是门槛过高。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科系主任、副教授何鹏举说:“在户籍制度日渐松动的大背景下,我认为东莞应该在入户政策上日益放宽限制。而如今出台的新政,就明显是门槛过高。虽说你是增加了入户的途径,但是你这个途径的门槛太高,就显得没有意义了。”

  林江说:“单纯从数额上来对比深圳和东莞的门槛高低,未免太简单了。因为或许东莞每三年能纳税15万的人,比深圳三年纳税12万的还多呢?所以还是要计算一下,东莞三年纳税15万的人有多少。我不知道政府部门有没有做这个统计,粗略看来,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人实在是不多的。要知道,很多企业老板虽然收入很高,但是缴纳的个税很少,而老老实实缴个税的,又没几个的收入有那么高。”

  “有这么高的收入,入户干吗”

  这一新政引来了诸多网友的板砖。“@东莞看客”直言:“我要有三年纳税15万的能力,才不稀罕破户口。”网友w inzond说:“三年纳税15万,还在乎你那个户口吗?纳不起税的,想把孩子留在身边上学的,缴不起学费的,才会真正在乎你那个户口,因为有了户口读书可以不要钱!真正有钱的,谁在乎?谁在乎?”

  但也有网友较为平和地对待此事。在东莞本地论坛上,一名网友说:“走路不能太快,得一步一步来,步子不能太大。新政比2010年积分政策宽松多了,知足吧!”

  东莞应该在入户政策上日益放宽限制。而如今出台的新政,门槛过高。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科系主任何鹏举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