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特权车在马路上狂奔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3月18日,北京交管部门将52辆在长安街上擅闯公交车道的霸王车信息公布于众。这些车辆中,不乏宝马、奔驰等高档车,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其中还有武警牌照和政府部门的车辆。 此前

    3月18日,北京交管部门将52辆在长安街上擅闯公交车道的“霸王车”信息公布于众。这些车辆中,不乏宝马、奔驰等高档车,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其中还有武警牌照和政府部门的车辆。

    此前一天——3月17日,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在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10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情况,部署推进2011年的行动计划。这次会议向外界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备受关注:有关部门将集中整治特权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加大其违法成本。

    全国两会一结束,北京交管部门就率先展开上述行动,这意味着继去年全国掀起酒驾整治风暴后,一场剑指那些仍在马路上狂奔的特权车的整治大幕已拉开。

    记者注意到,北京今年首批公布的是3月17日早晨8时至9时之间违法的车辆牌照及登记信息,公安交管部门并未删除任何所谓“敏感”车牌。从3月18日起,北京交管部门将在北京市报纸、电台、网站等媒体设立曝光栏,曝光闯红灯、占用公交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曝光将“毫无遮拦”,只要被交管局非现场执法设备拍摄或被民警现场纠正,均向外界公布。

    近年来,“霸王车”、特权车现象突出,官员、名人等特殊阶层驾驶车辆随意违章甚至严重肇事,公众对此深恶痛绝。一些车无视公共秩序、无视监督处罚,在众目睽睽之下,或呼啸而过,或旁若无人,其违法行为的负面效应给社会风气带来了较大影响。

    来自公安部交管局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11年2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11亿辆,去年全国新增机动车2048万辆、驾驶人1317万人,有20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文明交通的根本是要和各种陋习作斗争,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在公安部副部长黄明看来,整治“霸王车”和特权车,应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和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示范作用,并积极开展文明安全驾驶员评比活动,选树一批文明守法模范,以此推动良好文明交通社会风尚的形成。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自2010年以来,按照统一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北京市有关部门目前已聘请了濮存昕、蔡明、周涛、李素丽、张一山5位演艺明星、模范典型担任形象代言人,向社会发出“遵交规、讲礼让、文明行车从我做起”等倡仪。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开始对特权车进行整治。河南省公安厅决定自2010年7月29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取消豫“O”号牌,所有党政机关和政法机关使用的豫“O”号牌,全部采用自编自选方式更换为民用号牌,转籍至各地车辆管理所。陕西省从2010年12月1日起,取消了警用陕“O”牌照,社会各界拍手称快。

    据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柯良栋介绍,杭州市公安局专门发文规范全市警车、公务车辆的交通行为,倡导警用车辆带头文明行车,以此带动私家车文明出行。杭州市纪委、市公安局制定了工作制度,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依法从重从快处罚,同时抄告同级纪委作出进一步处理。

    但是,对于一般群众而言,总觉得“霸王车”和特权车整治行动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整治行动态度坚决,各种措施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特权车依旧屡禁不止,大行其道,整治效果并不明显。有人指出,消除“霸王车”的霸道,取缔特权车的特权,关键在于消除一些人心中的特权思想。

    对一些“霸王车”而言,区区数百元罚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能起到震慑作用的,恐怕也只有将车牌等信息曝于光天化日之下。只要开车人或其单位负责人还在乎“面子”,尚存廉耻之心,就会有所收敛。

    文明交通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软实力的体现,车辆增多并不必然带来交通拥堵,城市道路拓宽也未必就能缓解交通拥堵。真正治理好交通拥堵问题,关键还是强化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依法出行的意识。

    近两年,相关部门在遏制酒后驾车上用了“重典”,社会舆论反应热烈,公众普遍称快,而对那些仍狂奔在路上的“霸王车”和特权车,人们也同样期待,有关部门能动点真格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