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冷国权贩毒案”出现逆转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12月8日消息,丹东冷国权贩毒案有中国最大被毒枭冤案之称。一审判主要被告冷国权死刑。12月7日丹东中院二审开庭时,另一名被告李春吉当场翻供,让案情出现戏剧性转机。 当地时间
    12月8日消息,丹东"冷国权贩毒案"有中国最大"被毒枭冤案"之称。一审判主要被告冷国权死刑。12月7日丹东中院二审开庭时,另一名被告李春吉当场翻供,让案情出现戏剧性转机。
 
    当地时间12月7日中午12点,丹东中级人民法院就"冷国权贩毒死刑案"二审开庭。该案主要被告冷国权、李英全被控"走私贩卖冰毒",一审被判死刑。该案另一名被告、也是冷李二人的举报人李春吉一审被判无期。然而就是最初向丹东公安机关举报商人冷国权和合伙人李英全向境外贩毒的李春吉,在法庭上推翻一切供词,承认自己是"出于报复诬陷被告"。李春吉的翻供为本案带来彻底转机。
良心不安 证人翻供
 
    该案被告之一李英全的代理律师、全程辩护人梁小军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样戏剧性的案情转变,在他职业生涯里还是第一次遇到:
 
    "第三被告李春吉是个老头,他7日在法庭上说,因为欠冷国权和李英全钱还不上,两个人经常追债,还打过他,所以他怀恨在心,就举报他们走私毒品。"
 
    梁小军分析说,导致李春吉推翻证词的原因是他受不了良心的谴责:
 
    "李春吉没想到一审判决结果会是(死刑)这么严重,所以他今天(12月7日)开庭时说,'我后悔了,我觉得这么做太狠了,我都是做的假供词。'"
 
他人诬告 屈打成招
 
    梁律师介绍说,李春吉之所以自己也是被告人之一,是因为他在向丹东公安局举报冷李二人时,说自己是走私毒品行动的参与人之一,因此知道内幕。丹东公安局接到举报后随即逮捕了冷国权和李英全。冷国权的代理律师腾彪在推特上实时报道12月7日二审的情况以及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
 
    根据腾彪发表的推文,冷国权和李英全二人被捕后否认一切指控。丹东禁毒大队对其使用酷刑。冷国权告诉代理律师他被刑讯逼供的方式有,"吊打,电棍,火烤,拳打脚踢,连续剥夺睡眠,冬天泼冷水,小燕儿,苕帚棍支眼睛,劈腿等等。"
 
    腾彪律师还在推特上发表了冷国权对刑讯逼供的详细描述。另一名被告李英全也表示遭酷刑逼供。12月7日,冷李二人在法庭上也表示,认罪纯属逼供的结果。二人同时展示了身上的伤痕。李英全的代理律师梁小军说:
 
    "我看过我当事人手腕脚腕的伤,而且他们进拘留所时也是有伤痕检验报告的。"
 
    梁律师说,随着李春吉翻供,以及冷国权、李英全的供词是刑讯逼供下产生,因此整个案件目前的证词都没有存在的意义。梁小军和腾彪两位律师在推特上介绍"冷国权案"进展时均表示,"几位被告的证词出入极大,一审判决书前后矛盾,疑点重重,随着李春吉的翻供也使本案真相大白。"
 
缉毒队长 执法犯法
 
    "冷国权案"的第四被告、丹东缉毒大队副队长鲍忠武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人物。据梁小军律师介绍说,冷国权最初是缉毒大队的司机,在随同执行缉毒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副队长鲍忠武有私藏缴获毒品的行为。冷国权将此事上报给丹东缉毒大队的队长。副队长鲍忠武有可能因此对冷国权怀恨在心。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李春吉诬告冷国权、李英全,是否与鲍忠武有关。12月7日,李春吉在法庭上表示,是他个人出于报复动机进行诬告并作伪证。鲍忠武否认利用公职私藏毒品,但被警方在车中缴获350克冰毒抓了现形,只能对贩卖毒品供认不讳。根据中国的法律,贩卖海洛因和冰毒50克以上即可判处死刑。
 
    梁小军律师分析说,"冷国权案"应该会进行重审,被告兼证人李春吉会因诬告和做伪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梁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最后说,本案给他的最大感受是:"有良心的存在,就有希望。"

相关报道链接:

丹东公安滥施酷刑炮制贩毒假案专题

http://www.jdwsy.com[InstallDir_ChannelDir]html/special-028-1.html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