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这个民主的天然土壤更加肥沃

2008-02-17 13:57 来源于:中国网 | 作者:余丰慧 | 浏览:
基于一种互联互通的技术,互联网这个独特的公共平台,似乎为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人们喜欢这个平台的自由、个性与互动性,在这里发表意见,交流看法,提出建议,让

  基于一种互联互通的技术,互联网这个独特的公共平台,似乎为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人们喜欢这个平台的自由、个性与互动性,在这里发表意见,交流看法,提出建议,让人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民主体验。由此而形成的网上舆论、网上民意,以其代表群体的分量,以其整体观点意见的直率、全面,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2008年2月12日《新华网》)。

    当我们在苦苦探索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当我们在寻求舆论、民意充分表达等民主监督渠道时,互联网的诞生,使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民意表达等民主政治元素出现了一个令世人意想不到的崭新局面。网络已经成为民众真实意思表达的重要渠道,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民主体现场地,网络的强大力量使贪赃枉法者望而生畏,使滥用权力者胆战心惊。互联网上网民这股力量的异军突起,使互联网为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焕然一新、迈上一个新阶段。

    当前,我国网上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健康的,取得成绩是显著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网上民意已经成为高层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个人所得税的调整,离不开网民的呼吁,网民的意见是推动这项改革的重要力量;劳动合同法、物权法在网络上广泛征求意见,使网上民意成为制订和修改法律的重要参考;近期,移动手机漫游费下调问题,网民意见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远一点的重庆彭水诗案,新年前后的辽宁、陕西、湖北等地相继发生的西丰事件、绥德事件、天门事件等冲突事件,如果不是网络力量的巨大和有力监督,结果不堪设想。网络甚至成为发现贪污腐败线索、贪赃枉法事件的重要渠道。

    网络成为真实民意表达的场所。听真话难,特别是领导干部、决策层听真话难,已经困扰相当长时间。那么,请到网络上来,每一条新闻、每一个事件背后的留言,基本上是网民真实思想的流露和真实意思的表达。春节前后发生的雪灾、低温和冰冻天气,我们的总书记、总理到煤矿、到港口码头,几下灾区,与广大军民战斗在一线,搬运空运物资,攀登陡峭山崖等,总书记、总理连续五年与百姓、困难地区农民以及不能回家的大学生等一起过年的事迹在网络广泛传诵,成为所有新闻中点击率最高、留言最多、赞美声音最广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当然,对于一些丑恶事件、腐败事例,网络上的抨击声音更加响亮和尖锐。

    社会稳定要有宣泄渠道,而网络正好成为这种最佳渠道。对于一个个人或者家庭而言,如果有思想、有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苦衷无处诉,郁闷在心中,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结果是,要么个人容易压抑出问题,要么会有一些异常举动。如果能够把心中的苦闷诉说出来,个人会觉着非常舒坦,也不会出现极端行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同样如此。如果有一个自由、通畅的宣泄渠道,一方面能将社会的不满大潮宣泄出来,引导消减,使动乱的危险系数降低,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政府及时听到、了解到社会不满在什么地方,真正原因?鞭策、促进有关方面正视社会问题和民间呼声,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反过来降低了民间的不满度。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网络是一个让人说真话,让人宣泄的最好渠道。

    当然,不可否认,网络上一些言语特别是一些留言确实存在一些情绪化、过激甚至泄愤的东西,但是,这些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网络上的主流民意是健康的,是良好的。

    因此,今天需要倍加保护好、引导好网络这个天然民主政治的土壤。对于网络媒体管理亦“宽”不亦“严”,亦“疏”不亦“堵”。其次,作为决策层主要是发挥好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发挥好主流网络媒体领头羊的巨大引导作用,比如:发挥好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的作用。给主流媒体网站更加宽松的环境,让主流媒体网络的声音占居网络的主流阵地。再次,广大网民应该倍加保护好、发挥好、促进好网络的民主政治建设。尽量理性、正面、建设性发言,尽量避免过激言语甚至被认为是反动言语,否则,如果被迫政府不得不严格管理网络媒体,那么,对各个方面特别是民主政治建设将是一大遗憾。
 

责任编辑:rmjd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