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5名官员接受微博培训 被要求学会适时沉默

2006-05-01 18:00 来源于:京华时报 | 作者:陈荞 | 浏览:
政务微博管理人员在运行中要敢于面对围观质疑,主动响应舆论,遇到争论或无端的指责时要学会沉默昨天在培训课上,来自15个区县及市司法局等8个委办局的45名宣传干部统一接受微博培训。本

  政务微博管理人员在运行中要敢于面对围观质疑,主动响应舆论,遇到争论或无端的指责时要学会沉默……昨天在培训课上,来自15个区县及市司法局等8个委办局的45名宣传干部统一接受微博培训。本月底,22个区县及政府部门微博将成为第二批上线的政务微博。

  ■课堂探访

  微博热点成典型事例

  昨天参与培训的45名人员大多为15区县(西城已开通政务微博,此次不参加)以及8个政府部门的宣传人员,他们即将成为各单位政务微博的管理人员。

  在为期一整天的培训课上,每个学员都领到了两本教材,一本《政府微博实用手册》,一本《政府如何开微博》。主管政务微博的工作人员首先给大家从微博的功能、特点、对于政府机构的作用等开始介绍,教导大家如何开通、使用、管理微博等。

  在培训教材和实际课程中,都列举了诸多政务微博与网友互动的典型事例,比如会理县政府利用微博扭转不利形象,“平安北京”利用微博平息“来福士广场枪击恐慌”、网友微博直播自杀,“平安北京”“济南公安”两大公安微博联合解救等,使得课程更加通俗易懂。

  记者注意到,参与培训的人员普遍都比较年轻,很多人表示,他们已经开通了个人微博。来自东城区的一名培训人员说,虽然他早已开通个人微博,但对于今后要管理的政务微博,仍然觉得很有挑战性,“政务微博代表着政府,有它的严肃性,肯定不能像个人微博那么生活化。今后要采取何种方式来管理政务微博,“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

  记者了解到,第三批成员单位将于明年春节期间上线。今后,本市还将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加入到“北京微博发布厅”来。

  管理人员要学会沉默

  政务微博要直面质疑

  培训教材提出,政务微博作为党政部门的代表,应该利用微博倾听网民声音,戒不与网民互动,更不能关闭评论功能,如果对网民评论不管不问,对群众意见置之不理,会影响到网民参与的积极性,也辜负了政务微博问政的初衷。

  同时,政务微博应该及时更新,由于政务微博贵在以内容吸引人,多转发、少原创难以吸引粉丝关注,也难以发挥实际效用,所以政务微博要多发原创的东西。

  作为政务微博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适时沉默,不与网民打“口水战”。

  教材称,尽管政务微博背后的管理人员都是具体的公务人员,有情绪有感情,遇到争论或无端的指责时,可能会一时难以控制加入辩论,但政府部门一旦开通微博,就会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其管理人员也代表着政府部门,微博的一字一句都处于公众监督下。因此微博的管理人员不可参与无端争论,应学会适时沉默。

  ■教材解读

  在学员们的培训教材中,提出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敢于面对围观质疑。

  教材认为,微博虽然成为前所未有的众言堂,但中国网民数量庞大、需求立场也不同,其中言辞激烈甚至攻击的情况不可避免。面对攻击,如果政务微博一气之下关闭删除限制评论,或者采取针锋相对的方式与网民开骂,反而会使问题升级,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而面对围观质疑,政务部门应寻求根源,及时介入解决,化解危机以提升政府形象。

  作为一个政务微博,在发布微博消息时,必须要简洁、要掌握好时间和频率,并配置专员管理加强审核。培训教材提出,作为政务微博,“保证早8点到晚24点都有管理人员在岗维护,是基本要求。”

  据了解,“平安北京”博客、微博的管理,就是由北京市公安局公共关系领导小组专设8人团队,24小时轮班值守。

  同时,政务微博还需要主动搜索响应舆论,并及时处理投诉质疑,在重大事件中,则要快速发声,以引导舆论发展、平息谣言猜测,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此外,政务微博还要明确微博定位、真诚与网民沟通交流、对网民意见要整理备案、加强重要信息保密,并要向优秀政务微博学习。

  ■链接

  政务微博运营攻略节选

  维护微博应成为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如人手充足,应有排班制度;

  发微博应尽量图文并茂,尽量使用网络化、口语化的表述,切忌官腔;

  尽量对网友的言论采取宽容态度;

  匿名消息、小道消息,不能出现在政务微博上,发布的信息须有来源;

  增加人气的办法,可以大量关注V用户和达人用户,如知名学者、媒体人、同行业的官方和个人微博等。

责任编辑:rmjd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