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烟草局长查十月无结果 新华社五次报道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南都漫画 勾犇 据新华社电 广东省汕尾最牛烟草局长陈文铸,涉嫌多项腐败被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查长达10个月之久。即使从今年1月14日正式立案调查计算,至今已超过规定的6个月最长

南都漫画 勾犇

  据新华社电 广东省汕尾“最牛烟草局长”陈文铸,涉嫌多项腐败被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查长达10个月之久。即使从今年1月14日正式立案调查计算,至今已超过规定的6个月最长期限,可是迟迟不见有关部门公布最终调查结果。

  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今年连续五次报道该案,虽然有举报线索和确凿证据,但查处结论迄今“难产”。

  首次调查结论曾“黑白颠倒”

  对广东省汕尾市烟草局长陈文铸的调查始于2010年10月。当时,一批被解聘的烟草职工实名举报陈文铸涉嫌多项腐败,相关内容的网帖被纷纷转载。举报内容包括3年间进出港澳65次、违法持有两本不同名字的护照、倒卖高利润名烟牟取暴利、违规调入和提拔亲友数十人“天价招待费”等。

  迫于舆论压力,广东省烟草局人事劳资处成立调查组。2010年11月2日,该调查组发给汕尾市委宣传部的调查情况称,“据初步调查,上述职工反映的情况基本失实。”但事实表明,这个调查组所做结论“罔顾事实,黑白颠倒”。

  新华社记者及有关纪检部门调查发现,烟草职工举报内容基本属实,并且实际情况比举报更加严重,诸如作为处级领导干部的陈文铸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一胎,多年来无人查处;家庭财产状况与工资收入严重不符合等。

  今年1月14日,国家烟草总局、广东省烟草局和地方各级纪检部门再次组成联合调查组,正式对陈文铸立案调查。但调查结果至今未公布。

  调查涉嫌给贪污官员“撑腰”

  新华社记者还了解到,广东省烟草局调查组在调查程序上存在明显问题。汕尾烟草举报职工告诉记者,广东省局调查组根本就没有找他们了解情况。新华社记者多次向省烟草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询问调查细节,他支支吾吾,语焉不详。

  当地烟草部门人士透露,省烟草局人事劳资处调查组之所以敢于做出黑白颠倒的调查结论,“是为了混淆舆论,给陈文铸撑腰”。后来陈文铸公开对媒体宣称,对于职工和网帖的举报,他“已经向警方报案”。其嚣张气焰,与这份调查结论不无关系。

  令人奇怪的是,这份涉嫌给贪腐官员“撑腰”的所谓调查结论,有人敢做,却无人担责,更遑论被问责?

  烟草内部人士披露,在省烟草局个别领导授意下,该局人事劳资处一名副处长亲自带队去汕尾,转了一圈后做出那个“调查结论”。然而这一存在严重问题的调查结论,在今年由国家烟草局、广东省烟草局和地方各级纪检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的调查中始终无人提及“好像它不存在似的”。

  最牛烟草局长有多牛

  ●被曝三年内进出港澳达65次 ●违法持有两个户口和身份证

  ●倒卖高利润名烟以牟取暴利 ●违规调入、提拔亲友30多人

  ●单月招待费高达200多万元●食堂日招待费最高达13万元

  ●财产与工资收入严重不符 ●违反计生政策超生一胎

  青史牛名

  2010年10月25日

  天涯论坛网帖《无良烟草局长任人唯亲强行解聘贫病职工》指时任汕尾市烟草局长陈文铸为把亲信安插进单位,不惜解雇7名业务骨干。

  2010年11月2日

  广东省烟草局人事劳资处调查称:“据初步调查,反映的情况基本失实。”新华社记者注意到,此次调查只简单公布了一个结论,而没见公布调查的具体过程和细节。

  2010年12月3日

  猫扑等论坛网帖《晒晒汕尾市烟草公司局长的吃喝》曝光2010年3月该公司两项业务招待费合计206.1万元,而当月办公经费仅1.82万元。帖中还列出“陈文铸违规调入和提拔重用的亲友名单”,涉及该公司在岗职工30多人。

  2010年12月27日

  又有网帖曝光,2010年2月、5月和6月,汕尾烟草专卖局的当月业务招待费合计分别为100万元、135万元和116万元,明显高于陈文铸此前所说的“平时招待费一般是每月三四十万元”。

  2011年1月

  6日、13日、22日和26日,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连续播发《“最牛烟草局长”疑局三问》、《“最牛烟草局长”的家族联络图》、《揭开“最牛烟草局长”的“双面身份”》、《一个基层烟草局的“天价”吃喝账》四篇报道。

  2011年1月14日

  由国家烟草总局、广东省烟草局和地方各级纪检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正式对陈文铸立案调查。陈文铸拥有两个身份证和户口、违规多次私自出入境已被查实,并已被停职。但最终调查结论至今未见公布。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