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官场礼仪,就业指导课彻底“跑偏”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中巴车的座位比较多,领导应该安排在里面靠窗的位置,然后是第二领导、秘书、翻译在广西某重点高校一堂主题为职场礼仪的就业指导课上,授课老师周大鹏(化名)强调,这些顺序

   “中巴车的座位比较多,领导应该安排在里面靠窗的位置,然后是第二领导、秘书、翻译……”在广西某重点高校一堂主题为“职场礼仪”的就业指导课上,授课老师周大鹏(化名)强调,“这些顺序不能随便变动,尤其是领导的位置。”(《中国青年报》5月21日)

    张鸣教授说过:“大学像衙门,相信身在其中的人,只要不怀有一颗特别的偏心,都会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向衙门看齐的大学,学衙门风格学久了,也有可能赶超过去,比衙门还衙门。”按说,大学已具备了“超衙门”(张鸣语)风格,终日生活在衙门里,一些大学教师给学生们讲授官场礼仪,也可以说是现身说法,是内心的真实流露,官场文化的大学土壤必然会滋生此种见怪不怪的“现状”。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就业指导课何以“跑偏”成了官场礼仪课?据参加这门课程的学生说,一学期6个课时的就业指导课中,像这样的职场礼仪课就占了三分之二。

    按照一般的理解,就业指导不是要给学生讲解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制作简历、如何求职面试之类的内容吗?套用学生们的话说,“就业指导课不是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就业吗?学会这些官场上的东西就能帮我们顺利找到工作?”其实,这说明,一方面,教授这门课的教师深受“官场文化”毒害;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的专业性欠缺再一次凸显,教师似乎不了解学生在就业时到底需要什么,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与内容出了问题。

    2007年,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从2008年起,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如今,高校实际落实的情况如何?据《中国青年报》5月16日报道,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已然成了摆设。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教材和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二是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三是就业指导课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或训练式的教学方式还未被广泛和熟练应用于课堂。

    师资队伍不专业,许多教师被学校就业中心聘用时大多只是作为一般行政人员,并没有对他们是否适合成为专业的咨询人员做过测定,他们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征也许根本不能成为足够好的职业咨询者。新闻中,这些官场礼仪课看似是主讲教师“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进行的增补和改动”,实则是完全偏离了就业指导的轨道。

    就业指导跟官场礼仪是两码事,这两者“混搭”可谓驴唇不对马嘴。于职场人士来说,学点职场礼仪,正确处理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无可厚非。但大学生与职场人士不同,大学生尚未走上工作岗位,最现实的需要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仅有的6课时却蜕变成了应付官场的技巧课,这跑题跑得也太“荒诞”了。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