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赵本山”是多大的事儿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5月4日,来自民航资源网的一则消息引发众多关注。消息称,5月2日傍晚,著名笑星赵本山的商务包机在飞往广州的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不得不选择迫降湖南常德桃花源机场。此间,常德

    5月4日,来自民航资源网的一则消息引发众多关注。消息称,5月2日傍晚,著名笑星赵本山的商务包机在飞往广州的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不得不选择迫降湖南常德桃花源机场。此间,“常德市市长陈文浩、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彰波等领导第一时间赶到机场,机场总经理何学君亲自坐镇指挥。”接机阵容之强大,加上消息附的该市主要领导与赵本山的合影,让许多网友表示“不舒服”。(《山东商报》5月5日)

    一次小小的意外,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却在互联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情形,恐怕是消息的发布者所始料不及的。同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明星和官员的亲密接触本不至于使人浮想联翩,不过,当两者以这样一种方式相洽甚欢的时候,还是不免令人心存疑虑——对于一地行政长官而言,天上掉下个赵本山,到底能算多大的事呢?

    有网友质疑“普通民航航班遭遇迫降,市长是这个工作态度吗?”关于这个问题,常德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徐礼美已经给出了答案:领导们之所以赶到机场表示慰问,是因为赵本山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化领军人物,而常德市正在打造文化名城,市长前往慰问体现了常德人民对人大代表的尊敬,对文化名人的敬重,和对空乘人员、乘客的关心。这样的回答尽管措辞谨慎,倒也不失直接——名人效应的存在,才是市长第一时间率队前往慰问的关键所在。

    在这段解释中,所谓“全国人大代表”、“文化领军人物”云云,不过是赵本山的修饰语,至于“对空乘人员、乘客的关心”,未免有点过度拔高了市长此行的意义——在赵本山的商务包机中,主要“乘客”就是其本人,“空乘人员”是其出资雇用的,倘若没有赵本山这个关键人物,他们是否还能享受到如此高规格的贴心服务?

    尽管外宣办徐主任着重强调,市长利用的是个人休息时间。但是,在这次高规格非正式接待活动中,现身其中的并不只是市长一位领导,其他领导也是利用休息时间吗?或者说,他们现身其中是不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压力或得到了某项任务?更进一步说,市长此行到底有没有动用公车、使用公务人员——要知道,使众多网友感觉“不舒服”的正是其涉嫌占用公共资源,而人、财、物的方方面面,哪一项不是彻头彻尾的公共资源?

    为了阐明市长一以贯之的亲民路线,徐主任继续解释道:在2008年冰灾的时候,有很多航班备降常德桃花源机场,当时市长等市领导都到机场看望了空乘人员和乘客,并指挥消防部门破冰,保证了航班和汽车旅客顺利离开常德。恕我直言,这样的对比实在毫无意义——2008年冰灾属于不折不扣的公共突发事件,市长作为地方行政领导参与疏导指挥本是分内之事,因此而动用公共资源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天上掉下个赵本山”充其量不过是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如何能承受得起这样天壤之别的对比?

    时至今日,领导追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此次规格更高、斥资更多的场面,公众也早已见惯不怪。不过,事后如此不遗余力瞒天过海替领导辩护的却并不多见——作为当地对外宣传部门的主管,徐主任的公务行为毫无疑问也是公共资源,如此煞费苦心地替领导辩解,是否也属于“涉嫌动用公共资源”?

    总有明星感叹“明星难做”,现在看来,这话未必全是矫情——不仅时时被人追逐,纵使偶然“从天上掉下”,也会有人立刻拍马赶到。当然,这些并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关心的只是当权力“圆梦”的时候,到底是谁在为此埋单?经过徐主任这么一番解释,不由得使人又多了一层忧虑——如果领导者将公共事件与私人活动混为一谈,不仅“天上掉下个赵本山”可以拿自然灾害相类比,倘若真的再发生什么公共突发事件,是否又会与纯粹的私人活动作比较,从而在调配公共资源的时候沿袭这种拍脑袋决定的思路?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