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钟家五兄妹陪母亲病房过年 感谢网友赐力量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曾经幸福的一家人。左一为罗志凤,右一为钟家诚,右二为钟如九 ( 微博 )。(资料图) 昔日美丽如花的钟如琴。王剑平 摄 钟家五兄妹先后辞去工作纷纷赶到北京 罗志凤、钟如琴目前仍

 

宜黄钟家五兄妹陪母亲病房过年 感谢网友赐力量

 

曾经幸福的一家人。左一为罗志凤,右一为钟家诚,右二为钟如九 (微博)。(资料图)

 

 
宜黄钟家五兄妹陪母亲病房过年 感谢网友赐力量

 

昔日美丽如花的钟如琴。王剑平 摄

钟家五兄妹先后辞去工作纷纷赶到北京

罗志凤、钟如琴目前仍躺在北京一家医院里。尽管大的创面都已经好了,但罗志凤经常头晕。曾经美丽如花的钟如琴,脸上的疤痕越来越大。她们常常整夜睡不着觉。

钟家五兄妹先后辞去了工作,纷纷赶到北京,在医院精心照料着自己的亲人,这其中也包括钟如九。2011春节,钟如九等人原本想将母亲和姐姐接出医院,在出租屋内度过除夕之夜,但由于母亲的病情不稳定,大年三十还是在病房度过的。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宜黄,钟家那栋三层楼房空空荡荡。钟如奎的妻子邓香英是目前留在宜黄的几个钟家人之一,她告诉记者:“除夕之夜连鞭炮都没放,非常冷清。”

饥荒逃难落户宜黄县

从破旧的老城区,越过抚河上的宜黄大桥,一直往南走,在世纪大道与省道林崇线的交岔口,就能看到钟家那栋楼房。这里属于宜黄县河东开发区桥头村。自焚事件发生后,当地对钟家房屋的拆迁工作,已经被抚州市叫停。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钟家的这栋楼共有三层,每层4个房间,另有一个大客厅。由于钟家的人口这几年不断增多,他们又把二层和三层的客厅改成了房间,因此,整栋楼共有14个房间。

这栋楼记录着钟家曾经拥有的艰辛、欢乐和梦想。

据邓香英介绍,钟家并不是宜黄本地人,而是外来“逃难者”。

上世纪60年代初,安徽出现大的饥荒,家住蚌埠一带的钟家诚,家里的人差不多全都饿死了,为了活命,钟家诚独自南下讨饭,路上碰到了比他小10岁、同样是安徽人的罗志凤,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在讨饭过程中相依为命相互照顾,逐渐产生了感情并结婚,后来在宜黄县城郊定居下来。

那是一个“多子多福”的年代,同时,似乎是出于一种“外来户”心理,在之后的10多年里,钟家诚和罗志凤夫妇先后生了9个儿女,其中有7个孩子目前生活在宜黄(二儿子和三女儿出生后,送给别人抚养),其中最大的39岁,最小的22岁。

邓香英是地地道道的宜黄人,2003年与钟家三儿子钟如奎结婚。邓香英告诉新快报记者,尽管钟家几个孩子都是在宜黄出生的,都拥有宜黄农业户口,但一直以来,宜黄县既没有为钟家诚一家解决工作问题,也没有给钟家诚一家分土地和山林,钟家大大小小的生计全靠钟家诚夫妻解决。为解决众多孩子的吃饭穿衣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钟家诚、罗志凤夫妇就在位于郊区的桥头村烧砖。

开荒建房手续很齐全

钟家诚夫妇很想在宜黄扎下根,留在这个以博大胸怀接纳了他和家人的地方。1999年,他们在桥头村买了一块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地皮,决定自建房。邓香英说,“那时,钟家建房的地方还是一片荒丘,这一家人为能拥有一个梦想中的家园而特别激动,老老少少齐上阵,没日没夜地干,硬是一锄头一锄头刨出一块平地。”

家里孩子多,经历过流浪之苦的钟家诚夫妇,为了儿孙们将来不再为住宿发愁,决定多盖些房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一盖就是三层,12个房间。“什么手续都办了,国土证、建设证、房产证,什么都有。”

为了这栋房子,钟家诚夫妇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有这块地,这栋房子,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全部。”有知情者这样说。这几年,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大多连高中都没上过,基本上都是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尽管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但几个孩子都很孝顺,只要有时间就会回到家里陪一陪父母,一家人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在钟家,邓香英给记者找来一本本相册,那是他们过去岁月的见证。由于钟家诚有4个女儿,而女孩子又爱美,因此钟家的照片特别多,这些照片定格了一个个美丽与幸福的瞬间。

没想到,2007年,当地政府盯上了他们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说要在这里建一个新汽车站。也就是这一年,操劳了一辈子的钟家诚患上了心肺病,经常呼吸困难。2009年农历七月,钟家诚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牵挂和担忧离开人世,终年69岁。他的结义兄弟叶忠诚大哭了一场,哭着说他和几个孩子一定要保护好钟家这块地。

一年后,自焚事件发生。

特写

结义兄弟成了钟家人

2010年9月10日,钟家3人自焚,这其中包括钟如奎的大伯叶忠诚。邓香英向记者透露,其实,叶忠诚不是钟家的直系亲属,而是公公钟家诚的结义兄弟。

当年,钟家诚逃难到宜黄,遇到了同样流浪到宜黄的叶忠诚。叶的家乡河南信阳地区当时也发生了严重饥荒,导致大量人员死亡,叶忠诚离家逃难,在宜黄与钟家诚相遇,两人成了比亲兄弟还好的结义兄弟。后来,尽管饥荒过去了,但叶忠诚仍没回老家,而是继续与钟家诚一家在宜黄生活。由于嘴和鼻子有先天性残缺,叶忠诚一辈子未婚,钟家始终把他当自家人。这些年,叶忠诚的年龄大了,都快80岁了,干不动活了,钟家对他更好,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忘带上他。“这是在患难中建立的真情,必须珍惜。”

尽管在宜黄呆了几十年,但无论是钟家诚、罗志凤,还是叶忠诚,都没有学会说宜黄话。钟家诚夫妻一直讲着带有安徽口音的普通话,而叶忠诚则始终讲着地道的河南话,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钟家老老少少,都能听懂叶忠诚的河南话。

在此次拆迁自焚事件中,叶忠诚因伤情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钟家事后将他埋在了宜黄,并将他的遗像与2009年去世的钟家诚一起,摆在钟家堂屋里供奉着。

记者手记

宜黄钟家已成孤岛

钟家一楼堂屋。钟家诚的摇动躺椅还在,两个大大的福字贴在门上,但最引人注意的是钟家诚和叶忠诚老哥俩的遗像:钟家诚面色凝重地看着这个他曾经无限留恋的世界,而79岁的叶忠诚遗像则模糊不清——因嘴鼻部残疾,他生前不愿意照相,仅留下的一张也是在钟家诚的劝说下照的。当时,钟家诚有意让孩子照得模糊些,以照顾到这位老哥们的“脸面”,这也成了叶忠诚留在人间的唯一影像。

在二楼的房间里,钟如琴自焚时留下的黑色痕迹清晰可见。

钟家院子里,草木枯黄。院子东侧,一个瓷碗在寒风中静静地立着,那是叶忠诚在出事当天早晨吃饭时用过的碗。往西北看去,是一栋栋正热火朝天兴建的新楼盘,挖土机正在轰鸣。事实上,钟家已经成了一个“孤岛”,站在东南方看,钟家的房屋就像是在悬崖上,高高地耸立着,下边,一台挖掘机至今还停在那里。

300米外,则是崭新的县委、县政府和气派的华南虎文化广场,但更多的还是楼盘。在一个刚刚封顶的高档小区,院墙上写着这样的广告语:有一种设计,让业主无可挑剔,经典户型,大尺度美学境界;有一种繁华,与世界同步,城市中心,繁华生活与世界同步。

邓香英叹息,这里原来都是良田,几年间,全不见了。

 

 

 
宜黄钟家五兄妹陪母亲病房过年 感谢网友赐力量

邓香英的身后,就是钟如奎一家的那栋三层楼房。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宜黄钟家五兄妹陪母亲病房过年 感谢网友赐力量

钟如九(右)目前在北京一家医院照料受伤的姐姐钟如琴(左)。王剑平/图

“感谢媒体朋友和网友们,是你们给我们家温暖和力量!”钟如九接受采访直言——

国务院废除“强拆”是好消息

有人把2010年称为中国微博元年,而钟家诚一家人的命运转折,也与微博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其中,人们记住了一个女孩的名字:钟如九!

今年22岁的钟如九是钟家最小的孩子,因排行老九,家人平时都叫她“小九”。2010年前,钟如九与另外3位姐姐都在南昌打工,她本人则帮人做服装销售,过着快乐而简单的生活。闲暇的时候,钟如九会上上网,“一般都是上QQ、偷菜、看电影”,但对微博并不熟悉。没想到,微博却让她一夜成名,同时也让她和她的家人见证了互联网守望相助的力量。

一个家庭成员大多属于初中文化的家庭,却因为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获救”,同时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目前,钟如九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微博,几乎每天都在微博上发布母亲和姐姐的病情,而他的哥哥钟如田 (微博)、二嫂邓香英,也都在网上开通了自己的微博。记者在宜黄采访期间,甚至连钟家的小孩子,都知道微博这个词和微博对他们家庭的帮助。

春节前夕,记者对在北京照顾母亲和姐姐的钟如九进行了采访。

以前平淡幸福再也回不去了

记着:很好奇,你为什么用“往事如风”这个网名?

钟如九: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记者:过去,很美好吗?

钟如九:在我家没有遭到强拆之前,我们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很幸福。

记者:在宜黄你们的家里,我看到你们姐妹几个与父母的合影照上面,大家笑得都是那样阳光明媚,你的父母也是一脸温暖的笑容。

钟如九:没想到现在变成这个样子。

治疗费用由宜黄县政府解决

记者:你母亲的身体状况目前怎么样?钟如九:现在大的创面都已经好了,就是手上还有很多小创面,妈妈因为头晕现在整天都不能下床,而且她左边的脖子又红又肿,几乎黏在了一起,左手腋下因为洗澡时摔了一跤裂了很长一道口子,现在也不能做功能康复锻炼了。每天我们都要给她按摩半个多小时,因为她脖子上还长了很硬的疤,所以妈妈非常难受。

记者:你姐姐呢?

钟如九:姐姐现在每天上午要做功能锻炼,下午做疤痕按压治疗,每次做这些治疗都是一种折磨,痛得受不了。姐的左手上全是创面和水泡,脸上的疤痕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厚了。她们晚上基本上睡不好觉,白天又没有精神。而且她们的左手都没有恢复功能,基本上不能动,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恢复。妈妈的左手肯定是要留下残疾的,因为姐的肚子也烧到了,不知道她以后还能不能怀孕,我真的很担心。

记者:你们住在哪儿?费用怎么解决的?

钟如九:我们住在医院附近,是宜黄县政府帮我们租的,医药费也由他们出。县政府安排每天有3个人在医院,他们每天下午来一下,待几分钟没什么事就回去了。

少活十年也不能让他们强拆

记者:你目前在北京主要做些什么?

钟如九:主要照顾妈妈和姐姐,帮她们洗澡、涂药,做饭送到医院。

记者:你们家目前在北京的有几个人?

钟如九:有五个人,我们三姐妹还有两个哥哥。

记者:用自焚的方式对抗强拆,去年9月10日之前,你妈、大伯流露过这样的想法吗?钟如九:我妈就说,我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他们说要就要?如果有些部门要强拆,她不会让他们得逞,少活10年都可以。大伯也这样说过。

记者:你妈妈、大伯和姐姐,说过要采取自焚的方式吗?

钟如九:那时候我妈跟县里谈过两次,说如果要强拆我们的房子就会拿命和他们拼。可以说,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因为走投无路。

为何对自己财产没有发言权

记者:你的姐姐那么年轻,走到这一步,她现在后悔吗?

钟如九:我姐说她不后悔,她希望用自己的牺牲,能换来我们一家人的平安。

记者:在这件事上,最令你痛心的是什么?

钟如九:最令我痛心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不被拆迁,我们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记者:那120平方米的土地,对你们一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钟如九:那栋房子是我爸妈一辈子的心血,也是我们童年所有美好的回忆。当初我们那么辛苦才把这栋房子建起来,我们并不是不搬,而是他们给我们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财产我们却没有发言权?

希望百姓不再为强拆而自焚

记者:有人说,上访不如上网,你认同这句话吗?

钟如九:认同。有了微博,每个弱势群体都可以把自己的困境告诉大家,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

记者: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打算?

钟如九:我现在也没有具体打算,我想等她们好一些再看吧。

记者:你觉得你家的那栋楼在接下来的日子能保得住吗?

钟如九:如果一定要拆我们家的房子,那就要跟我们商量,达成一致后才能拆。再一个,国务院颁布了新的拆迁条例,废除了强拆,这是个好消息。

记者:听说你前些时间参加了一个有关强拆方面的新书发布会,这次活动让你有新的感受吗?

钟如九:我真心的希望老百姓不要再因为自己的屋子被强拆而自焚了,希望我们能在自己的房子里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好人团结就能改变一些事情

记者:你有没有一种忽然长大成熟的感觉?

钟如九:有!经过这件事,我觉得社会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么单纯了,也更能体会很多拆迁户的痛苦和无奈。现在每天看到妈和二姐承受的痛苦,心里都会很难受,但我还是觉得挺幸运的,因为通过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能来到北京治疗。现在我们能在家人身边照顾她们,能跟她们说说话,已经很幸福了。

记者:你原来心目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钟如九:是一个法治社会,没有野蛮,没有强迫,什么都能讲道理,生活应该是简单而快乐的。

记者:发生这些事情以后,这期间你哭泣过吗?

钟如九:我哭过很多次,想到妈妈变成这个样子,想到大伯走得那么惨,想到再也看不到姐姐美丽的样子……妈妈拉扯我们几个孩子,辛苦了一辈子,为什么晚年要受这么大的折磨?想到我们一家人以前开心幸福的日子,觉得这些痛真的不能承受。

记者:通过你家的遭遇,给你人生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钟如九:通过我家的遭遇,让我觉得生命是最可贵的,健康最重要。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比较多,只要我们每个人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力量还是能改变一些事情的。

记者:谢谢你,愿你和你的家人在未来能重新拥有幸福与安康。

钟如九:也谢谢那么多帮助我们、支持我们的媒体朋友和网友们,是你们给我们家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能坚强地走下去。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