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县委书记派民警进京抓记者” 公权力

2008-01-07 16:32 来源于:人民网 | 作者:陈家兴 | 浏览:
2008年刚到,人们多少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和期待之中,接连两条消息却让人陡生郁闷与愤慨。 先是,陕西榆林绥德县职中校长高勇,为解决学生助学金问题找县长签字而遭停职和拘留

    2008年刚到,人们多少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和期待之中,接连两条消息却让人陡生郁闷与愤慨。

  先是,陕西榆林绥德县职中校长高勇,为解决学生助学金问题找县长签字而遭停职和拘留,接着便是,因一篇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县公安局以“涉嫌诽谤罪”为由对采写报道的《法制日报》记者朱文娜进行立案调查。

  从媒体的报道中看,两起事件有太多的相似点。都是涉及县级主要领导,都是该县公安局迅速介入,都是找一个理由意欲对当事人施行强制措施,事发后都是县级主要领导声称对警方采取措施一无所知。

  绥德事件因有令人欣慰的转折,暂且按下不议,不妨来看看这起正在发生的辽宁西丰警方进京抓记者案。

  尽管西丰警方看起来“手续齐全”,让人有口莫辩,只能老老实实被拘传。比如,他们称已对朱文娜涉嫌诽谤立案,向朱文娜所在的《法人》杂志总编辑王丰斌出示了警官证、对朱文娜的《立案通知》及《拘传证》。但法律专家已提醒:“刑法规定诽谤罪为自诉罪。如张志国不自诉,当地公安部门不应立案,也不能到北京拘传记者朱文娜。”而如果张志国认为朱文娜诽谤他,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也与该县公安局无关。西丰县公安局以诽谤罪对记者立案调查是明显违法。

  抛开此层不表,如果记者的报道属实,再说这一层:记者报道新闻,是职务行为。如果有人认为报道失实,他就可以找个诽谤的理由来抓人吗?这奉行的是什么法则?你说失实就失实吗?如果谁都敢这么做,那么,记者的权利呢?新闻媒体的权利呢?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如何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谁去维护?

  这种法则的实质,其实就是“丛林法则”在现代社会的变体。谁握有强权,谁拥有调动公权力的能力,谁就可以拿来为己所用。如果允许这种法则的存在,公民还有什么权利?我们还谈什么依法治国?

  无论是县长,还是县委书记,抑或是其他什么权力人,即使有天大的权力,也大不过法,都必须依法行事。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也得依法行使权力,而不是某个具体权力人的工具。无论是书记大人的权力,还是公安机关的强制权力,都不能私用,必须为人民而用,而不是为着自己的私利而对百姓施用。这本应是人尽皆知的道理,这些握有不小权力的人却不知或明知故犯,岂不可悲可叹?

  无法必然导致无天。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如果对手中权力的来源与属性,仍然一知半解,仍然恣意而用,这社会要想发展进步就难了,更遑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陕西榆林市委的过问之下,县长要向高勇道歉,向市委检讨。我们希望辽宁西丰的有关领导,也能以对群众负责的态度,理性处理、应对此事。

责任编辑:rmjd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