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34期总第347期 2009年12月5日出版
□ 记者 吴婷
2009年10月13日,遗体存放在殡仪馆3年之久的陈军终于入土为安,至此,贵州省六盘水市“民警开枪打伤致死陈军”案终于告一段落。自该案2006年5月19日案发,至2009年9月29日陈军家人获得赔偿,此案背后始终少不了民间网站舆论监督的推手。
中国舆论监督网是最早对此事曝光的媒体。据中国舆论监督网站长李新德介绍,陈红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于2007年9月找到他。中国舆论监督网对此案展开调查,约半个月后发稿。报道之后,该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六盘水市警方仍坚持警察开枪是正当防卫。陈红继续上访,每有新进展,中国舆论监督网都会跟进,前后共发表20多篇报道和评论。“每一次跟进报道都是对六盘水市委的一次触动。这两年事情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引起了中央政法委的重视。”
2009年2月19日,根据贵州省委政法委的意见,六盘水市公安局在复查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中对“民警刘德勇开枪打伤致死陈军事件”重新定性,最终一次性偿付陈军死亡补偿金80余万元。
这一案件,是民间舆论监督网站的典型维权案例之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官员”因被民间网站曝光而最终落马,自然生长、没有合法身份的民间维权网站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不仅被众多举报、上访、维权者视为解决问题的捷径,而变“上访”为“上网”,也越来越为官方所重视。民间舆论监督网站(以下简称民间网站)也因此在体制的悖谬之外获得了某种生存空间。
发布被毙稿的平台
所谓民间网站,李新德认为,是指不依附于任何组织、集体,一年内发布原创维权、监督方面的文章(不包括网站所有者为自己维权的文章)不少于10篇的网站。民间网站没有合法的大陆注册身份。
李新德认为,民间网站的发展只是近10年间的事,而真正迅猛发展始于2003到2004年间。2004年,凭借曝光轰动全国的山东省济宁市“下跪副市长”李信事件,中国舆论监督网被认为开创了民间网站监督高级官员的先例,民间网站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此后,一系列民间网站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并活跃于网络,如“中国百姓喉舌网”、“中国维权服务网”、“人民监督网”、“新湘报”等。
李新德本人的经历,与前述进程相表里。李长期为报纸撰写舆论监督类稿件,由于题材涉及敏感而常被毙稿。2003年10月,在一个做网站的朋友的帮助下,李新德建立了中国舆论监督网。开始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文章以及被毙稿件放在网上,看到自己的心血之作得见天日,“有一种心理满足”。
“新湘报”网站创办于2004年3月,网罗了全国各地一众调查记者,是以发表“有全国影响或区域影响的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网站”。据该网站创始人之一尹默三介绍,建立“新湘报”网站的初衷是几个志同道合的记者朋友以此完成新闻理想在网上的延续。尹默三表示,由于他们写作的一些稿件本身是真实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由正规媒体发布,通过“新湘报”发布这些稿件也是无奈之举。
网站最初的创始人基本都是湖南的记者,随着网站的发展,逐渐汇集了众多全国各地的同行。他们都有很多由于题材敏感而无法见报的稿子,“新湘报”便成为他们发布被毙稿的平台。2005年,“新湘报”一度做了一个“中国毙稿排行榜”,后被叫停。
民间网站面临来自大陆官方对于互联网站登载新闻的严格限制。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7条规定,综合性互联网站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非新闻单位创办的互联网站不得登载新闻。按照该规定,民间网站没有合法身份,更没有登载原创新闻业务的资格。尹默三表示,虽然民间网站存在违规,但是“违规不违法”。由于“新湘报”的记者都有自己的单位、报社,他们在采访过程中都是利用其本单位的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且大部分使用笔名发表。
人民监督网于2006年开通,此后不久便在香港注册。主编朱瑞峰将其网站定位为“香港媒体”,他表示,他们是以记者的身份,记录社会真相,观点都来自专家意见,网站现有十几个人,大部分为兼职,其中除了一两个人从事新闻采写的工作,其余多从事技术工作,以应付众多封杀和黑客袭击。
朱瑞峰称,他下去采访都持两种身份,一个是人民监督网“香港记者”的身份,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在调查“山西省疫苗黑洞腐败案”时,朱瑞峰前往山西省卫生厅采访遭拒,朱瑞峰拿出身份证和护照,对负责接待的新闻发言人称,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依据《宪法》第41条,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5条对卫生厅副厅长依法进行监督,如果拒绝就是违法违纪。对方接受了他的采访。
李新德的中国舆论监督网也是在香港注册的。他表示,在香港注册实属无奈,之前李新德一直用安徽《工商导报》特约记者证,但是在报道吉林辽源大火一案之后,特约记者证被吊销了。在香港注册后李新德有了钢印,这就可以自己做记者证了,解决了他的“记者身份”的问题。他说,现在去哪里采访都告诉对方他的记者证是自己造的。
李新德介绍,凭借多年来报道的众多案件积累起来的知名度,他去采访时只需要将身份报上,连同载有报道他事迹的《中国青年报》,就可以受到一些被采访对象的礼遇。
“游击战”应对各方封杀
尹默三介绍,“新湘报”成立至今已有5年,被相关部门关过很多次。“一般是通过网监,跟我们服务器的提供商联系,让服务器提供商关闭我们的网站,这样网页就无法打开了。我们的服务器在全国已经换过很多次,包括IP地址也换过很多次。”他同时指出,目前几乎所有民间网站都是处于这样尴尬的一个境况,一旦报道内容比较敏感,服务器就可能被关闭。
打“游击战”成了民间网站应对封杀的有效战术。租用一个虚拟服务器一年只需要大概500元,而一台独立服务器也仅需要7、800元。朱瑞峰介绍,在今年3月份,因为报道某市市委书记的腐败事件后,人民监督网遭到了彻底封杀,网站域名被国内服务商锁定,无法正常运行,后通过技术处理,将网站转接国外顶级服务商,最终得以开通。
尽管民间网站由于遭到封杀而需要经常更换服务器,但是成本开销并不大。李新德介绍,这里面有个技术问题。由于他的网站2、3天就可能会遭受一次封杀,而很多服务商都有免费试用一个星期的服务,这样网站没有撑到一个星期就被关闭,也就不需要支付费用。也有一些服务商提供按月支付费用,一个月只有大约2、300元,并不会给网站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
除此之外,大量制作博客也是民间网站惯用的方式。李新德在2005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做了一百多个博客,“东边不亮,西边亮”,他认为,如果一件事情成了众所周知,那么封杀也就流产了。
官方的封杀之外,民间网站还受到利益相关者假手黑客的暗地偷袭。目前中国舆论监督网的服务器有两个,一个在南通,一个在美国,运营较为稳定。一些利益相关者在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封杀的情况下,雇用黑客攻击,但雇用黑客的费用比较高,一个月大概需要3到5万,长期以往,也就难以坚持。
技术封杀之外,网站的工作者还受到来自官方和被监督者的压力。2007年8月,人称“东北义士”的“民意网”站长朱以山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捕,判处有期徒刑6年。李新德表示,民间网站一定要自己“干净”,不要落人于口实。中国舆论监督网成立6年以来,还未碰到过官司,仅仅有人发来邮件进行威胁,并无实际行动。
“他们(腐败分子)最怕阳光,都是暗箱操作。”李新德介绍,一些被举报者往往借助政府、公安的名义,说其报道是失实报道、非法网站,要求封网。例如他在发表揭露东北某省一个市的政法委纪检组长的文章后,该市纪委给北京市公安局发去传真,说报道失实,希望能够协助删除该文,但并未得到公安局的回应。后该市纪委将这封传真发到李新德的邮箱以施压。李将该封传真放在了网上,事后并未受到相关部门的追究。
“网络反腐”渐为官方认可
民间网站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官方重视,对此李新德认为,第一,民间网站的主管单位不明,第二,官方并没有意识到民间网站发挥的作用,就连很多做民间网站的人也处于无意识和动机复杂的状态,鱼龙混杂。
近年来,民间网站作为一种反腐力量进入民众的视线,也让官方有所触动。通过网络曝光致使一系列贪官“落马”,“网络反腐”越来越为大陆高层重视和认可,民间网站的反腐力量已不容小视。新近由中央党校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词典》首次将“网络反腐”收入其中。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
作为著名民间舆论监督人士,李新德刚刚参与了北京官方对于民间网站的一个研究课题。他认为,就目前形势来看,官方对民间网站打压的可能性会很小,但是会相应加强管理,包括针对名誉权纠纷、网络垃圾、诽谤等问题,完善相关法律。
他建议,以加强民间网站的自律为主,国家提供相应的政策,为民间网站提供发展空间,比如提供政策允许民间网站自筹经费。此外,以协会等形式为政府和民间网站搭建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