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将公开“三公”,地方呢?_人民监督网 

中央将公开“三公”,地方呢?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新华网3月23日)

    “三公”一般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经费支出,属于党政部门的行政运行成本。这些年来,它增长迅速且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往往引发社会公众质疑。今年全国两会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全国人大预算委主任高强已经表示,将在今年6月报告的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中公开“三公”支出。此番国务院常务会议重提这个“时间表”,可谓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此时,地方党政部门也该积极响应中央部门的这一做法,向社会公开本级“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如果一时确有困难,也该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三公”消费的高度关注往往更多地带有个人体验的性质,甚至不乏情绪化成分。很多情况下,一些未经证实的研究数据、甚至口耳相传的风言风语,都可能成为民众表达观点的依据。这正是因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均未公开披露过“三公”支出的准确数据。现在社会上广泛引用的全国“三公”消费每年高达9000亿元的说法,还是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做客央视时透露的。

    这部分支出为什么难于公开?一方面,现行统计标准确实没有单列出“三公”经费的项目,这些支出都归拢在“一般性支出”或“其他支出”里,极不明晰。另一方面,这部分支出因为涉及各级政府自身的运转成本,政府本身缺乏公开披露的动力。吊诡的是,社会舆论呼吁公开的声音越强烈,批评的锋芒越尖锐,则担心公开以后影响公共财政声誉的考量就越严重,以至于公开的时间表一拖再拖。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行政运作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应该公开,它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符合各级党政机关的利益。此前,四川巴中市白庙乡“全裸”晾晒账本的事例,证明政府的信息公开并非洪水猛兽。尽管“全裸”之后的白庙乡在其后的实践中遭遇了许多不解甚至困境,但这些错不在白庙乡的“全裸”,而在于上上下下的不透明。

    在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三公”经费不该一直沉睡,更不应成为各级政府的忌讳。中央部门已有了公开的时间表,地方政府部门没有理由继续无视民间要求公开的强烈呼声,也没理由听任关于这方面的猜测和口水满天飞。各级政府部门对公款的使用是否合理、合法,首先要经得起公开“晾晒”,经得起社会监督。

    也因此,仅有时间表是不够的。如何管住“三公”支出,不使公款消费泛滥,还需刚性的制度约束。如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审核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严控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等等。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