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柔:那一场丰衣足食的记者证考试

2014-02-24 16:20 来源于:记者站 | 作者:王小柔 | 浏览:
注:22、23日,全国不少地区的所有记者参加了全国记者证考试。据说这是一次很严肃的大考,考不过,吃饭的本本就没了。这让一向工作散慢的记者们很是头痛,为了“持证”上岗,只能加班

    注:22、23日,全国不少地区的所有记者参加了全国记者证考试。据说这是一次很严肃的大考,考不过,吃饭的本本就没了。这让一向工作散慢的记者们很是头痛,为了“持证”上岗,只能加班苦读。微信圈中,满屏都是有关记者证考试的内容。下面的两段文字,一个是来自专栏作家、也是媒体人的王小柔,在自己公众号“王小柔悦读会”中的亲身考试经历,一个是来自公众号“上海法治声音”分享的爆笑考试题及点评。

    雾霾天儿,全国有新闻记者证的人集体大考的日子。

    话说这东西在抽屉里放了很多很多年,照片跟我长相都不一样了。在这么多年中,我采访使用过记者证吗,答案是“从来没有”,名片使了许多盒,但记忆里只用记者证免过一次景点门票,省了20块钱。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唯一一次动用记者证的印象。

    对于考试,每一个人都用一副过来人的吊儿郎当的语气说:“这考试,绝对都得让过。”“看两眼就得了,板儿过!”可是当考试临近,忽然打异地传来那里考场森严的消息,我的同行们说,“我们这儿,每个教室除了监考老师还配备两名武警。你们别想侥幸,赶紧背题吧。”这频繁传来的消息让我们的内心拔凉拔凉的。

    考试前一天,我们大吃了一顿,我忽然想起没带准考证,大晚上又回报社取。而其他同志们头悬梁锥刺股,点灯鏖战,背书、做题库。搁平时,我到12点不睡也不会困,可考试前这一夜,刚九点半就眼皮快沾一块儿了。我开始是坐着看书,后来半躺,再后来全躺。隐约听见土土告状:“妈妈说她40道题里,起码能错25道,怎么她就睡觉了呢?”我再醒已经是早晨五点了。 

    爬起来继续看那些如魔咒般的多选题。随手刷了一下微信,朋友圈一直在跳新信息,我的俩同事,居然这点出现在办公室,已经做了20分钟机考题了。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要神经啊! 

    为了看点儿,我在手腕子上还戴了块大手表! 

    我呼叫嘀嘀打车,死活显示我所在地区不明确,直到我都站红绿灯底下了还说不明确呢。随手拦了辆车,司机看我端本书哗啦哗啦翻问:“你们考这个是为涨钱吗?”我把书直接翻到《中国社会主义》那一章,使劲摇头。 

    在考场楼下,遇见陈完美,她闷头还在车里背呢,说昨天都没睡觉,考研都没这么费劲。我在副驾驶坐定,她说:“我不跟你说话,我再念会儿。”我自觉无趣,就告她,那我先进考场了。

    陈完美大概觉得不合适,她本打算念到9点一刻禁止考生入场。见我走,就说:“那我跟你上去念吧。”到楼上,我才觉得自己把陈完美害了。 

    我们提前20分钟到教室,监考人要求把书包存放手机关机,我的座位在第一排的墙角,桌子就是一块板,连书箱都没有。干瞪眼坐了20分钟,脑子里已经嘛都没了。 

    填姓名,我习惯了写笔名,幸亏还有填身份证这项,吓得我寒毛都竖起来了,我把自己叫什么都给忘了。 

    我还有一个同事,非在考试前一星期把身份证改了,因为算命先生说她的原名大凶。为了证明大凶和大吉是一个人,她不仅带了临时身份证,还带了户口本和出生证。一把交给监考老师。老师说:“你给我户口本干嘛,考试不用这个。”我同事说,“您准得要。”最后还真挨个查了一遍。

    大概认识的人不能分在一个考场,所以我们都是单打独斗举目无亲。一位上岁数的老大姐,卷子一来,就把一张小条摆在桌子上照着答。监考默默走来,拿手在桌子上一抹,小条到了他手,暗自离去。大姐很淡定,又打身上抓出一张小条摆在同样位置。这一切是那么悄无声息,像黑社会接头。 

    我一同事说,他很为自己只能瞎胡蒙而惭愧,随便往旁边看了一眼。居然发现,旁边的男人在只有对错(AB)选择的题上涂黑了很多C。他开始笑,立刻把自己嘛都不会这事儿给忘了。 

    我一同事因怀孕已经歇了很长时间了,只能静卧。为了记者证,她来了!她一进考场,就把一大塑料盒小西红柿摆桌上了,并告诉监考老师,必须边做题边吃西红柿,否则就得吐一地。老师看着她的防辐射服,肯定地说:“你多吃点!”大概生怕她直接躺地上碰词儿。 

    出考场,大家纷纷打着哈欠走出校们。有人回去睡觉,有人回去上班。我则拎着8套煎饼果子晃晃荡荡地到报社和小伙伴们一起堵嘴,以安抚我们这么大岁数还得点灯熬夜地背《中国社会主义》的脆弱神经。

    作者:王小柔

    附记者证考试中忍俊不禁的考题及点评:

    1、某报记者 A 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 B,为了竞聘成功,A 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 B 有小三的“隐私”诋毁 B。A的行为侵犯了 B 的

A、选举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答案:D

    点评:这例子举的,咱们内部选举真有这么乱?!

    2、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 A 主动约请某电视台记者 B,称某知名大牌导演 C 频频性骚扰她,并以让她出演女主角为诱饵与她多次发过性关系。女演员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但称会在法庭上出具有力证据。记者 B没有联系上导演 C,便将演员 A 的谈话在电视上如实播出。后导演 C 起诉,法院查实,演员 A 的说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构成对导演 C 的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A 单独承担侵权责任

B、演员 A 和记者 B 平均承担侵权责任。

C、演员 A 承担大部分侵权责任,记者 B 承担小部分侵权责任,电视台不承担侵权责任

D、演员 A 和记者 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答案:D

    点评:不只是人生如戏,考试也如戏。

    3、某报社记者 A 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 B 的员工 C 通过网络QQ 聊天,员工 C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A 据此撰写出批评 B 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报道,由于 B 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 B 公司经济损失。B 公司起诉记者 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 A 的赔偿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公司有权起诉记者 A

B、索赔数千万简直是勒索,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

C、记者 A 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应该起诉报社,而不应该只起诉记者A

D、记者 A 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应该起诉报社和记者 A

答案:A

    点评:上头的意思是,出了事要自己扛?心有戚戚。

    4、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

A、《10 分钟玩死阿曼》

B、《贪官难过美色关》

C、《刘德华称造人成功》

D、《刘德华承认爱妻怀孕》

答案:D

    点评:前三个也看不出哪低俗,似乎挺通用的,反而是最后一个很罕见。 

    5、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人物的面部不需要进行虚化处理?

A、犯罪嫌疑人、罪犯及其家属

B、案件涉及的妇女、未成年人

C、被暴力胁迫卖淫的妇女

D、服刑的犯罪分子

答案:D

    点评:做了十年政法新闻,从来都给服刑人员马赛克,原来竟是“自作多情”? 

    6、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碰到歹徒劫持乘客时,他第一时间应做的是什么?

A、拍照

B、赶紧逃离

C、报警

D、与歹徒搏斗

答案:C

    点评:这真是为难记者了。这种情况的选择应该跟职业无关吧。 

    7、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

A、电影明星

B、与家人聚餐的政府公务人员

C、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

D、公交车上的抢劫犯

答案:C

    点评:公务员付出挺大的,跟家人吃饭也是角儿呀。 

    8、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

A、偷拍某影星在后台换衣服

B、偷拍未经允许报道某领导的孩子生病

C、偷拍某领导人家中的私生活

D、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

答案:D

    点评:允许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这让小记做题时浮想联翩,偷拍机要火了。 

    9、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

A、形容女性为三陪女、贪官妻、出轨妻、红颜祸水、悍妇、荡妇

B、称民工为“闲杂人员”、“三无人员”、“乡下人”、“外来妹”、“盲流”

C、将犯罪分子称为“恶魔”、“罪犯”

D、将富家子弟称为“富二代”、“高富帅”

答案:D

    点评:夸你呢,富二代! 

    10、对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

A、最主要原因是新闻记者沦为“新闻民工”,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

B、我国新闻院校对学生新闻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C、媒体对既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执行不力

D、新闻媒体过于强调发行量、收视率

答案:A

    点评:确定不是A?真的确定?

    11、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

A、某记者将揭黑报道的新闻爆料人身份曝光

B、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中,某电视台屏幕下滚动播出这样的信息:有奖竞猜——这次俄罗斯人质事件,一共多少人质丧生?

C、某记者报道某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经常会发生行人掉下去的事故,几天后,有关部门依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便偷偷藏至马路角落,拍下行人掉进窨井瞬间的照片,并登载在报上

D、在某企业新闻发布会上,某记者接受该企业的工作宴请

答案:D

    点评:前三条过分了也就算了,最后一条看了真饿呀,以后出去开会后吃了人家的饭,就是违背伦理,想想就⊙﹏⊙b汗,以前违背了太多伦理。 

    12、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多选)

A、《甲 A 有球员色胆包天》

B、《某某贪官因“性”福自毁前程》

C、《刘志军受贿 6 千万遭其玩弄过的女人大盘点》

D、《女巨贪为缓刑色相引诱看守所副所长落水求欢》

答案:ABCD

    点评:现在读者都很重口味了,这些还算色情暗示? 

    13、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是哪些罪行?

A、间谍罪

B、叛逃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投敌叛变罪

答案:AD

    点评:小记想起电影里演的这四个罪都是必死无疑的,原来只有俩。 

    14、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

A、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 2 年前因为从事有偿新闻活动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吊销新闻记者证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 1 年前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半年

C、某教育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教学辅导类报纸主编

D、某中专毕业生目前任某都市报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答案:ABCD

    点评:小记搞不明白,这四个当中属最后一个首席记者值得赞赏了,都报纸里首席了,难道不证明实力吗?就因为学历低不能拿记者证?说明学历证书依然很重要。 

    15、漂亮女青年丽丽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辞犀利,自称就要嫁“富二代”、明星而受到观众和网民关注,并引发舆论争议。某匿名网民在多家网站首次发布了丽丽大学期间的照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恋爱史等消息,并有丽丽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一时引发网络娱乐对丽丽的声讨。

    丽丽起诉相关网站,后经有关部门查实,匿名网民是丽丽大学同学美美,两人在大学时期有过矛盾,美美发布的有关丽丽的早期照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等都属实,但关于丽丽的恋爱史及她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纯属捏造。

    美美的行为侵犯了丽丽的哪些权利?

A、荣誉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答案:C、D

    点评:好想看看丽丽长啥样。

    16、某商场在情人节举办了接吻大赛,接吻时间最长的一对情侣B和C获得了2万元该商场的现金抵用券。某报派记者A去采访报道,记者A拍得B和C接吻情形的照片数张,选用了一张登在报纸上。其他照片则发于自己博客中。B和C看到照片后,自感不雅,起诉报社和A侵犯其名誉权和肖像权,同时要求A删除博客中的照片。对于报社和A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都侵害了B、C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B、都侵害了B、C的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

C、报社及A在报上刊发照片的行为没侵权,因为是合法的新闻报道

D、A在博客中发B、C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

答案:C、D

    点评:看来优雅的姿势很难持久,反之亦然。 

    17、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他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该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答案:C

    点评:张三和某网站都不是好东西 

    18、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的选项?

A、汶川地震中,失去包括自己孩子在内十多位亲人的女警察江民,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某电视台记者追问“当她照顾灾民的孩子时,会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小孩”

B、汶川地震中,一位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的幸存者,一名电视记者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他说话

C、雅安地震中,某电视台一女记者在地震现场,面带笑容地采访喝到救灾粥的学生:“你今天喝粥开心吗?”

D、雅安地震中,某电视记者指着救援队员吃的方便面问:“你吃的是什么?”答:“方便面。”又指着冒着热气的方便面问:“是热的吗?”答:“是的。”

答案:A、B、C、D

    点评:方便面是植入广告吗?

    19、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 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A、10万 B、30万 C、50万 D、100万

答案:B

    点评:30万就可以办事,比买房便宜。 

    20、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除报刊集团或拥有多家子报子刊的报刊出版单位以及该集团或报刊出版单位名义设立的记者站外,单家报刊设立的记者站的驻站记者人数最多不超过 人。

A、3 B、5 C、8 D、10

答案:A

    点评:记者站绝不能超过5人,否则就是打群架。

    21、2013 年 1 月 1 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

A、对

B、错

答案:A

    点评:原来新刑诉法跟记者也沾边。可小记搞不懂,以前到“公检法司”采访没乱用过别人个人信息呀。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