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老板资金涌向北京楼市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核心提示:史上规模最大的山西煤炭企业整合大幕正在拉开,小煤矿的彻底终结,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煤老板们持有的资金去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北京东二

核心提示:史上规模最大的山西煤炭企业整合大幕正在拉开,小煤矿的彻底终结,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煤老板”们持有的资金去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北京东二三环之间某项目近日突然签单量再次大增,据项目知情人士透露,这批客户来自山西。

21世纪经济报道9月24日报道 北京东二三环之间某项目近日突然签单量再次大增,好几位客户都是一掷千万、数千万,全部现款一次性付清。有的售楼小姐脚帮助签单都跑疼了。据项目知情人士透露,这批客户来自山西。

其背景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山西煤炭企业整合大幕正在拉开,涉及国有、民营、私人煤炭企业超过2200家,至2010年底,全省矿井总数将由2598座压缩到1000座,煤炭企业数量将从目前的2200个锐减至100个左右。

小煤矿的彻底终结,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煤老板”们持有的资金去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应该有一部分将会流向楼市,毕竟房地产保值增值功能显著,而且过去几年,煤老板已形成了投资房产的习惯。”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对本报记者说。业内人士根据煤炭产量以及矿井关闭数量,估计重组后煤老板将持有3000亿元资金,但是没人能说得清楚具体的规模是多少。

随着山西煤炭企业整合的完成,一直在房地产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山西买家或将成为历史。

富豪青睐购房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的1/4,而内蒙古的煤炭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逐节攀升,晋、蒙两地的煤商财富不断增加。在山西吕梁、临汾、晋中,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城市,随处可见的豪华汽车与高档消费场所,见证着资源型城市的“繁荣”。山西是诞生“富豪”的地方,并且富豪们有购房的投资习惯。

2009年1月15日,胡润研究院在上海发布的《2009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2009年富豪的理财投资方向从股票转移到房地产。

调查显示:今年富豪投资房地产比例从去年的26%上升到34%,股票投资比例从33%下降到18%。除了自住房产外,经常使用的第二套房产所在地是:浙江富豪倾向上海,广东富豪倾向香港,而东北和山西的富豪倾向北京。

SOHO中国的山西客户或许是最集中的。潘石屹多次去山西营销项目,除此前的现代城、建外SOHO外,三里屯SOHO、朝阳门SOHO都有大量山西买家隐现。“他们是潘的忠实粉丝,位置好、有升值空间,即使价格再贵买了也都赚,为了财富保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销售总监如是向本报记者评价。

另一个被业内盛传的案例是:2008年11月,位于北三环马甸桥的项目“凯德品元”迎来了一位来自山西的购房人,一日之内同时购买了八套住宅,总价近1亿元,创下了北京楼市盘整期的个人购买纪录。

财富去向疑问

太多的开发商迫切希望吸引到山西富豪的目光。

除了像SOHO这样的开发商到山西进行异地售楼,不少中介机构也都主动到山西组织购房团去各地看房。某著名网站曾在2008年11月时,组织53名山西老板包专机到北京进行团购,目标锁定300万到1000万的中高端楼盘。

今年以来,北京市已有多个项目到山西挖客户;也有专门的“穴头”组织山西客户来京看房,“山西人”在开发商眼里俨然成为“阔老板”的象征。来自山西和内蒙的买家,往往被称为资源型或能源型买家。

亚豪研究机构认为,在当前整体经济环境回暖基础并不牢固的时候,煤炭总需求的减缓导致煤老板投资利润的下降,迫使部分煤老板将资金抽离煤炭行业,寻求其它投资途径投资路径,可能包括房产、贵金属、股票及有价证券等。

一位曾和山西购房者有过接触的中介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山西人非常低调,买房更倾向于持有。他们买房多是为了改善生活,子女上学的需要。也有一些买家是为了长期持有和投资。她所接触的山西客户在房价上涨的时候也表现很比较冷静。

关于山西富豪购房的数据很难统计。“山西富豪们装着大把现金购房的事情确实存在,他们更倾向于一次性付款而不是通过银行贷款。”这位中介人士说。

今年被迫从煤矿撤出的山西富豪资金,或许是楼市最后一波山西集中购房资金。华高莱斯副总经理公衍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温州购房团和山西购房团,都注定只是短暂的一幕。“需求并不是无限增长的,前几年已经释放了许多,明显可以感觉到近一两年山西购房群体购买力的减弱。随着煤炭企业的整治,这一‘暴富’群体将注定成为历史现象。”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