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杂志2014年1月号刊登了对律师陈有西的采访,在采访中,陈有西称中国一些律师是煽动家。这引起了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袁裕来的反感,袁裕来1月20日发表博客,称陈有西对于中国一些律师的评价是“恶毒的栽脏和诋毁”。
陈有西与袁裕来两位律师的争论引起了《博客天下》主编沈亚川(网络ID石扉客)的兴趣。他随即称,准备写一篇叫《论陈有西》的文章,不发表于任何媒体,而是采用“众筹”模式,把文章直接发给出钱购买的读者。他说,他准备写的这篇文章售价99元,以100份为限,销售收入全部捐给淘宝店“新饭铺”。
这种形式并不很新鲜,即绕过传统媒体平台,利用网络平台(淘宝、微信等)进行销售与支付,然后把文字作品发送给读者。这也具备了一定自媒体的元素。
沈亚川表示,他将把稿费全部捐给做此文章销售的淘宝店铺:“新饭铺”。1月22日,沈亚川在他的腾讯微博@石扉客 发帖,称宝贝已筹到103份,超过他的预期。而且,如果效果良好,他还会再写一篇《论袁裕来》,以同样方式进行销售,并且同样把收入捐给“新饭铺”。淘宝店“新饭铺”脱胎于“肉铺”。“肉铺”由自由撰稿人“肉唐僧”(本名徐志戎)于2013年3月底创办,所售宝贝来自于朋友捐赠,肉唐僧称,所得收益除了支付工作人员工资外,“都将用于人道主义救助”,“救助对象主要聚焦于那些尚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本人却被不公正对待的公民们”。每位受助人士一次将得到12万元的捐助。2013年11月,“肉铺”关闭,“新饭铺”于2013年11月底上线。
1月22日,沈亚川的腾讯微博提到,《论陈有西》上线不到一天,已成功筹到103份
观察者网2月7日搜索“新饭铺”中宝贝,《论陈有西》已经下线,而一篇名为《袁裕来印象》的文章宝贝已经在上线,宝贝单价为1万元,宝贝数量只有1份。此宝贝应该就是沈亚川所写《论袁裕来》的稿费。但不知为何此宝贝未使用“众筹”模式。
2月7日,淘宝店铺“新饭铺”的宝贝:《袁裕来印象》,作者沈亚川(石扉客)
沈亚川,网络ID石扉客,1973年生于湖南浏阳,199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历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央视《社会记录》编委、《南都周刊》编委,2013年4月任《博客天下》主编。沈亚川常年报道、关注并研究法治问题,与律师、法官等职业人士多有接触,2012年2月,时任《南都周刊》编委的他基于自己与《南都周刊》对重庆问题的观察,策划了重磅报道《起底王立军》,此报道于2012年底正式刊出。
一次众筹行动:两个字“谢谢”
上文提到的“肉铺”创办者“肉唐僧”,曾在2013年初进行过一次众筹模式的销售。销售的产品是他写的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是他事先公布的,全文只有两个字:“谢谢”。他把这个产品放到淘宝店上进行销售,售价1元,并规定每个ID只能销售一次。
这次销售因为其内容过少,而且进行了每人一元的限制,与其说是自媒体,不如说是一次“众筹”行动。
著名IT人程苓峰说,自媒体与新媒体是有区别的,只有单个的个体作为创造内容的主体、并且独立获得用户的才能叫自媒体。而由团队经过了报纸、杂志一样的集体决策和运营,既便也是以互联网产品(微博、微信、博客等)为平台,也只能算是新媒体。区别就在于:自媒体的创意与策划基本由个人完成,不受组织内其它人的干扰,不会经过组织对创意的扼杀。
肉唐僧的众筹是用个人魅力进行了自媒体中一个环节——即支付行为——的尝试,沈亚川则尝试了个人深度报道的自媒体形式,而《罗辑思维》的创办人之一罗振宇的对自媒体理解显然更进了一步。他认为,媒体的变革方向是从“人->内容->人”到“人->人”。应对策略是,以塑造人格为核心,而不是以内容生产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