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切似乎是巧合。惠州在上一周的舆论关注中风头无两,先是连续3年登上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接着惠州上半年G D P增幅居珠三角第一位;然后7月26日在惠州市召开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总结交流惠州等地关于建设幸福广东、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经验、做法。
一切似乎是巧合。惠州在上一周的舆论关注中风头无两,先是连续3年登上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接着惠州上半年G D P增幅居珠三角第一位;然后7月26日在惠州市召开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总结交流惠州等地关于建设幸福广东、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经验、做法。
一切又不仅是巧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指出,我们要认识到不是谁的总量大就是“老大”,建设幸福广东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幸福不幸福为标准,惠州经验就是最好体现。评价体系的转换,身居传统二三线城市的惠州就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另一张榜单的主人翁。问题的关键是,惠州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坚定地朝着这一目标前行。
汪洋在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重提“社会公平”,在其看来,影响群众幸福感的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社会公平。公平的理想不仅是西方宪政的传统,也是中国民间“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底色。幸福关乎心理感受,公平则不仅关乎此,更关乎规则和透明度。汪洋坦言文明法治、公平正义上问题较多,可谓说出了基层民众的心声。惠州可以在单纯注重经济总量的年代,另辟蹊径,大胆追求惠民和幸福的路径,固然值得欣赏;但对社会中存在和郁积的不公平问题,是否同样有勇气直面呢?幸福的追求没有止境,社会公平的保障却必须有底线。无论是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还是行事规则的制定坚守,无疑都是广东省内城市需要共同面临和改进的问题。省委书记汪洋不回避这些问题,地方领导亦当有勇气在幸福的旗帜上绘出不幸福的领地,并予以攻克。(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汪洋的另一段话同样是有的放矢。他表示,适应开放条件下的科学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基础。建立弹性的社会治理模式,其实就是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初衷。“小政府、大社会”的口号喊多了,都有些腻烦。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最难做到的,还是“知行合一”。因此,尽管各地都在提弹性治理,提社会组织,绝大多数情况下却是政治上的跟风。正如汪洋所言,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市场主体,压力最大的企业家,面对市场问题时,党委政府的压力并不大,做好裁判就好,但在面对社会管理问题时则缺乏弹性,党委和政府直接面对群众,成了甲乙方关系。现实还是如此吊诡,表明弹性治理模式的构建依旧任重道远。
汪洋在幸福广东现场会上对问题作出精辟而深刻的指摘,比起那些赞扬惠州经验的言语更应该为惠州官方所铭记。因为,赞美属于过去式,问题则是未来需要努力祛除和改善的方向。
相关报道链接:
惠州市黑贪大哥大政法书记李达文专题
http://www.jdwsy.com[InstallDir_ChannelDir]html/special-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