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永:新闻的胆量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如果我们不去维护正义和公平,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而一旦报道,或者事件得到解决,或者有助于法制完善,有助于社会进步,那更重要. 身为《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

如果我们不去维护正义和公平,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而一旦报道,或者事件得到解决,或者有助于法制完善,有助于社会进步,那更重要.


  身为《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刘万永从上大学时就在研究新闻,报道新闻。


  他10多年的记者生涯可以一分为二:一面他是胜者,为了自己的新闻理想奋斗,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记者的全体荣光;另一面他又是败者,在过往的记者生涯里留下了无数遗憾与惭愧。


  回首过往,刘万永感慨不已,他更强调的是那些被遗漏在历史角落的新闻。然而,翻开历史,那些未被遗漏的仍然熠熠发亮:


  2005年5月18日,刘万永发表《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贪官王亚忱与其子王晓军应声而倒;2008年1月7日,刘万永发表《报道涉及县委书记 西丰公安进京抓记者》,次月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即被勒令辞职;2009年5月5日,刘万永发表《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个弊端丛生的高考谜案至此揭开神秘面纱……

  发现“罗彩霞”


  2009年5月5日,《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报道在《中国青年报》刊发后引起巨大反响。不久,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湖南省相关部门组成专门调查组着手调查。


  “作为一名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记者,我深切体会到高考对农村孩子的重要——这是贫寒子弟改变命运的一条主要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的冒名顶替是断人前途的无耻行为,甚于谋财害命。”刘万永说。


  “我介入‘罗彩霞事件’始于‘五一’前。3月1日,罗彩霞发现身份证被盗用,此后确认盗用者身份。后来,她把这一经历发在了天涯论坛上。贴子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5月4日上午,选题通过,刘万永决定立即行动。


  “采访对我来说很简单。但罗彩霞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起王峥嵘(冒名者之父)在电话中说的话:‘小罗呀,你以后会发现,我认识你,是你的荣幸!’她说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们班考我这个分数段的人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我,我感觉自己是被精挑细选才选上的。难道就是因为我们家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家里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她说你是和我联系早的记者,现在有很多记者找我,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你能帮助我吗?她说那天中午吃饭,爸爸吃不下,吃饭时手都在哆嗦,一直说:这件事儿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呀?”


  听到这些话,刘万永心头一阵酸楚,采访罗彩霞的整个过程中,刘万永亦多次动情。采访结束后,他请罗彩霞和她的两位同学在校园的小饭店吃饭。因为赶火车,10分钟后离开。罗彩霞说:“你们记者比导游吃饭还快。我们当兼职导游时,经常吃不上饭。”


  在轰隆隆的火车上,刘万永已然在打腹稿了。他打定主意,这样的事儿一定要见报!第二天起,“罗彩霞案”系列报道在《中国青年报》陆续推出,迅速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亦引起了众多媒体的集体跟进。


  在后来的回顾中,刘万永说:“我并不奢望制造‘罗彩霞事件’的所有当事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处理,这虽然是应该的,但也几乎是不可能的,犯罪成本的降低只会让犯罪者越来越没有顾忌。我只期望‘罗彩霞事件’尽量少地重演,我也期望别人不再问我:这还算新闻吗?”时隔半年,再回忆当初的报道,这个初衷仍旧没有改变。

 

  记者之路


  刘万永与新闻的结缘并不早。在河北大学读书时,他学的是教育学。“那时候没有多媒体,老师上课就会给我们读孔子的教育观、孟子的教育观,然后考试过了就行了,很枯燥。”


  不久,刘万永即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做新闻。此时,他已是大三学生,敲开校报社的大门才发现,迎接他的都是些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那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年代。一篇篇文章从刘万永手下完成,虽不乏幼稚,却隐然涌动着新闻理想的冲动与激情。“那时候就很喜欢看《中国青年报》,有一次看到‘社会7日断想’的专栏,感觉很好,自己也模仿着写了那么一篇,登在校报上反响还不错。”


  “做记者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模仿别人的好文章;第二个阶段能够看出别人文章好在哪里;第三个阶段就一眼能看出来别人文章不好在哪里了。我可以自豪地说,大学四年,我这三个阶段都经历并跨越过去了。”


  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写作的不断进步,刘万永的文章也逐渐走出校报,跃上了《河北青年报》等众多大报的版面。这给了他相当大的激励。毕业在即,他考取了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学院攻读双学位,两年后,即将毕业的刘万永进入《中国青年报》实习,出色的实习成果又让他留了下来。


  记者的路一下子铺开了。


  初到《中国青年报》,刘万永的报道并无章法,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少跟踪报道,这让他不久就吃了“大亏”。


  1999年7月,进入报社刚满一年的刘万永去山西绛县报道“三盲院长”,反响很大,却不知接下来如何跟踪报道。这给了随后介入的《法制日报》“可乘之机”。后者凭借持续不断的跟踪报道,不仅赢得了更多的关注,还勇夺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说起这事,刘万永至今“耿耿于怀”:“其实,那个奖本来该是我的嘛。”

  “我不是英雄”


  很快,属于他的更大的“奖”就自动送上门来了。


  “我介入这个案子(王亚忱案)特别偶然。那时候,我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做记者,在旁听一个案子时,认识了一个人,他说要给我介绍一个案子。他给我打了三次电话,反复说,这个案子很典型,像你这样的记者一定很感兴趣。”


  刘万永听完这个案子的最初感觉就是“黑吃黑”,两人合伙挣钱,挣到最后分赃不清,掰了。进一步了解之后,他心动了。王亚忱的官场背景(曾任阜新市市长、市委书记、人大主任等职),其女儿、儿子皆在要害部门,这给整个案子覆盖了一层神秘色彩,亦吸引着刘万永决定“趟这个浑水”。


  2005年4月26日下午,刘万永采访了王亚忱,王的答复很简单,如果他倒了,就在网上公开退党。采访完王亚忱那天晚上,一个熟人还给刘万永打电话,王亚忱让他问一问,刘万永的那篇稿子什么时候发。有恃无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证据确凿使刘万永迅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


  2005年5月18日,刘万永在《中国青年报》上正式发表了《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文章详细披露了王亚忱与当地商人高文华之间的利益纠葛。文章发表后第9天,由辽宁省纪委、省检察院和省公安厅联合组成的专案组成立。11月6日,王亚忱被警方拘留,并在一个月后被批准逮捕。


  采访过程也非一帆风顺。“威胁距离他只有一米。他站定,从兜里掏出一根烟,点着,慢慢抬起头,与眼前躁动的人群对视起来,天生的一对小眼睛努力保持镇定。”《中国新闻周刊》曾如此描述刘万永采访此案遭遇危险的情景。

  “10月24日那天,我到丹东采访‘王亚忱案’开庭。王家的好多人来了,一群人就都开始骂,并朝我围上来。说实话,我当时挺紧张的。那帮男的说,揍他,打死他,就开始上了。离我大概还有两三步远时,法警上来了,护着我出了法院。那帮人也跟出来了,接着骂。我打上车,跟司机说,你抓紧时间走。他说去哪儿?我说赶紧走,后面有人跟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没什么胆量,如果有胆量,我觉得24日那天下午,还是应该去法院旁听。我确实怕了,我不是英雄。”


  没有人天生懦弱,没有人天生勇敢,有的只是坚持、态度与韧性。每个人都有悲悯之心,但每个人也同样都有“自利倾向”,在这场与高官的斗争中,刘万永选择了前者,也由此成为了胜者。


  他同样将最后的胜利归之于信念的坚守。“做调查性新闻,最怕的是法律之外的力量干扰。这种干扰,无形却有力,加剧金钱与权势的苟合,动摇公众对法律的敬畏。有诸多干扰时,做还是不做——要看记者坚持的信念。”刘万永说。

 

  真相的乐趣


  如今的刘万永,相比年轻时多了几分成熟,仍然未变的则是那份追寻真相的热忱与乐趣。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发现追求真相的乐趣。当你带着资料去调查,看到一些采访对象和你周旋,用一个谎言来遮蔽另一个谎言,而你不断地将假象拆穿,与他斗智斗勇,确实很有趣。更重要的是,你会有种担当道义的成就感。就像和王亚忱的‘周旋’,他是黑暗中的强者,但却最害怕阳光。”


  “记者的职业生涯也就二三十年,如果有一天老了,回头看看年轻时少做了很多事,那就很悲哀。所以,现在,我得突破自己。”


  随之增加的还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的头衔。领导责任的增加亦让他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对于年轻的记者不乏“提携”之情。


  “我们部门的这几个年轻记者,都没有收过任何红包,这个我可以给你作证啊。”谈笑间,对于年轻手下的殷切期待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刘万永的一位同学曾如此评价他:“21世纪,虽然新闻圈名声是那么的不好,但仍然可见为民请命,铁肩道义的记者,我的同学刘万永就因此成为我们的骄傲。为之骄傲是因为,一是现在这样的记者已少,二是,当年我也拥有不少于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但是,我没有坚持,而他坚定不移地走下来……”


  “我一直认为,如果我们不去维护正义和公平,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而一旦报道,或者事件得到解决,或者有助于法制完善,有助于社会进步,那更重要。”


  作为社会黑暗面的职业挖掘者、苦难灾难的目击者、社会不公的深切感受者,刘万永所留下的那些记录与呐喊,给了我们一丝长久的温暖。


  刘万永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代表作:《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报道涉及县委书记 西丰公安进京抓记者》、《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