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小海子村灾后“统建房”外观。本报记者 徐元锋摄 |
去年6月25日,马龙县突发洪水,小海子村457户1650人受灾,倒塌房屋1200间。今年春节前,村民们搬入新居,随之就发现了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地基下沉,楼板开裂,墙体空填,屋顶漏雨,甚至还没搬家院墙就倒了。记者7月17日、18日在小海子村走访了20户,每家新居都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乡里负责“包保”小海子村重建的月望乡纪委书记张友聪答复记者:房屋已经曲靖市有关机构鉴定,没有安全隐患,可以放心居住。而这个“有关机构”,居然是曲靖市“珠源司法鉴定中心”。
担心
88天建起392户新居,“混凝土就像泥巴”
7月18日,村民王慧英提来一壶水,给记者演示:水顺着裂痕倒下去,记者跑下一楼,天花板上已渍出水珠来,不一会地上就滴下一滩水。
村民张开夸把墙角的积水舀干,轻而易举地把一根钢筋插进房子基座下房子的基础只有80厘米厚,还导致新房移位几厘米。
村民张石桥新房的地下是“泡土层”,由于房屋轻微沉降,三楼的墙角明显裂开一圈。
村民李菊花为了防止三楼露台的水流进屋子,专门找了个小碗下雨时舀水;室内漏雨的屋顶,被胶水涂抹成了“满天星”。
村民张贵珍还没搬家就发现屋梁漏水,开发商派人“修理”,她老伴捡起混凝土块说:“这哪是混凝土,就像泥巴!”
村民张开赵还没搬家,一面围墙就倒了,吓得他家至今不敢入住。
……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新房子有的开裂漏水,有的在墙根捅出了可塞进双拳的大洞,不断有村民拉记者去家里看看。记者在村委会门口碰到一位副主任和小海子村小组的三位社长,他们透露:漏水的有四五十户,每栋房子开裂在所难免,四个人自家房子也都有墙体开裂。
小海子村遭灾后,马龙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外观、统一施工”,整村搬迁小海子村,异地高标准建设“新村庄”,并在春节前让村民住进新居。
当地以往建房,要先把地基理出来,经过一季雨水沉降,才敢在上面落砖。小海子村党总支书记杨杜荣证实,统建项目去年9月28日开工,建起392栋房子“实际上仅用了88天”。
张友聪则说,施工期间聘请了“马龙恒安监理公司”的专业质监员,此外还有15名群众“义务质量监督员”,“重建的所有房屋经鉴定没有隐患,要是危房我们也不敢让群众住”。
做过5天监督员的张开夸告诉记者,一次他发现圈梁上没有站柱,一次发现混凝土里有泥巴,因为尽职尽责,乡领导责怪他“把监理气跑了”,自己只好辞职不干了。对此,张友聪回应:重建所用的混凝土都是从旧县天恒建筑公司进的商品混凝土。
耐人寻味的是,原本5月就要进行质量验收的小海子村重建项目,时至今日也没验收。张友聪解释:“这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收尾问题,估计最近就要正式验收了。”
他说,小海子村统建点是举全乡之力,曲靖市也有领导挂钩,而马龙县的灾后重建指挥部就设在小海子村。
村民们反映,小海子村灾后重建小老板多如牛毛,层层转包严重。而据杨杜荣介绍,共有七家房地产公司参与重建,其他的都是他们的各个“工程处”。他还说,参建开发商都是贴钱来建房子的,“干到哭得都有”,基层干部也是上下都不讨好。
两难
统建房成本高,自建房拿不到补助
小海子灾后重建的补助政策是:损毁的砖瓦房每平方米补300元,土木房子补助80元,院子空地补15元。新建盖的三层楼18万元,政府各项补助合计6.8万,银行可贷款8万,受损房子交出来折抵一部分,其余自筹;两层楼14万,国家补助5.3万;一层楼总价8万,国家补助4.3万。
马龙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据杨杜荣介绍,小海子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还贷,成了压在一些村民心头的巨石。
村民王慧英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化工厂工作的丈夫水灾前得癌症死了,花了20万。如今,银行只给她家新房子4万元贷款,她无奈只好又贷了4万元高利贷,住进了总价18万元的新房。她抹着眼泪说:“两个孩子都在读初中,家里如今连每月500多元的利息都还不起。”
对于村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张友聪认为:“经济头脑好的两三年贷款就还上了,懒人和笨人到哪里都没办法。”
上楼成本高,农民自建房怎么样?
7月18日,村民彭成所家正在盖房子。彭成所介绍,水灾前老伴牛凤花肺病病了三年多,掏不起贷款之外上楼的钱。他找村干部反映,干部答复:你家的情况最后处理。等到别人搬家时,彭成所才知道自家没有新房的份。
看彭成所老两口住在帐篷里实在可怜,亲戚们凑钱给他们建房子。截至记者发稿时,彭成所家没得到一分钱灾后补助款,尽管他家三间土木大房子、六间小房子和一座烤烟房被洪水冲垮,尽管他的自建房离统建点还不到两公里。
原来,灾后重建补偿有一条“硬杠杠”:不交回原有的老房子,就不能参加统建房,也不能领国家的救助款。村民们向记者证实,因为这条政策,小海子村有50多户受灾群众没得到一分补偿款。
村民张洪坤告诉记者,自己的老房子被洪水冲毁了,因为家里还有5万元的“老债”,怕再贷款压力太大,就主动放弃了国家补助。如今张洪坤已经建好了自家房子,虽然没补助,“至少不用为房屋质量发愁”。
村民张洪章本来在统建点有一个“户头”,但因为觉得自家刚盖好两年的房子拆了可惜,就一直拖着没办银行贷款,并最终放弃了要新房的机会。像他这样的,小海子村共有五户。当然,他们也不能“沾政策补助的光了”。张友聪对此解释:“这是为了制约农民参加统建,谁能保证再建房不再被水冲?”
村民们向记者反映,灾后定损量面积,村干部亲戚家空地上“长”出六七百平方米房子。张贵珍气愤地告诉记者:“我家八间大砖房,量不过人家三间房。”
村民张木文说,他家报的是三层楼,因为差了7000元欠款,被村干部私自调成二层楼。更让他气愤的是,住着二层楼,却要还三层楼的贷款,尽管多次反映,但多出的4万元贷款就是退不出来。他不服每月凭空多付200多元的利息,准备到法院起诉。
烦恼
房子不实用,“没法养鸡养猪”
“新房子没法养鸡养猪”,除了质量和贷款,村民还有新的烦恼。
王慧英家的几只小鸡在客厅乱跑,也有村民在院子里搭棚子养殖。没装太阳能的村民,晚上索性把骡子牵进卫生间。村民张贵珍苦笑:“这样的小洋楼咱农民享受不起。”
张友聪告诉记者:“我们也发现房子有些不实用,所以又在村边专门建了100间猪舍。”这片建好一个多月的新猪舍至今空着。村民们反映,新猪舍400元一平方米,一个猪舍12平方米,谁买得起?更何况,猪舍外墙已经开始裂了。
作为灾后重建和新村庄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当地曾当面向省领导汇报说:小海子村要做到人均“一头大肥猪,一亩浅水藕,一亩蔬菜地,十亩核桃林。”养猪有困难,其他的许诺落实如何呢?
17日、18日,记者两次来到小海子村大棚蔬菜基地,“基地”的大牌子在公路边很显眼,只是连片的大棚蔬菜基地里空无一人,大棚里没有几棵菜,大棚外荒草疯长。杨杜荣说:“投资方昆明老板得癌症了,正准备撤出。”
按照原先规划,蔬菜基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里租来,再吸收失地农民打工,每天每人40元这都是意欲帮农民增收的举措。在基地里打过8天工的王慧英告诉记者:“老板允许打工是为了租地,可租地合同一签完,我们20多个临时工就被辞退了。”
而浅水藕方面,记者了解到,县农业局引来藕种,还给农民送化肥,把以前种稻子的水田改成荷花塘。一亩地能收多少?杨杜荣书记告诉记者:“10月份收获,一公斤藕4块,按亩产两三吨算,上万元吧。”听到记者质疑,他马上改口说:“价格不稳定,起码四五千吧。”他同时承认,种藕成本高,开始一亩要投入3000元。村民张开赵等向记者反映,小海子村民小组三个社,“因为要连片种植,一社社员一只藕都没有。”
至于核桃,小海子村去年种了不少,可得三五年才挂果。
从外观上看,无论远观还是近看,小海子统建点都让人眼前一亮:在万寿菊和浅水藕的包围下,村内水泥路四通八达,簇新的民房时尚现代,公共活动场所齐备大气,不愧为“新村庄”的代表。
村民搬进新居后,来小海子村参观的人很多。村民们说,领导们去的都是有数的几家,一般村民“连边都沾不上”。今年初有省领导来,经常反映问题的张石桥头天就被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又被“请”到派出所,直至领导们离开。
从今年春节后开始,村民们就开始陆续反应小海子村统建点的各种问题,村民张正培告诉记者,自己2、3月份就去过两次乡里,一次马龙县信访局,但时至今日,没有人给村民们一个正式答复。
采访中,乡亲们都表示,“住进新房永远记着党和政府的恩情,上级领导们是在黑处,被下面糊弄了,不能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