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过低引发“菜贱伤农”_人民监督网 

粮价过低引发“菜贱伤农”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白居易有一句诗叫做人间四月芳菲尽,我把芳菲尽改为尽伤农。因为今年的四月到处出现了菜贱伤农的事情。 对菜贱伤农,不少媒体和专家进行了剖析,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白居易有一句诗叫做“人间四月芳菲尽”,我把“芳菲尽”改为“尽伤农”。因为今年的四月到处出现了“菜贱伤农”的事情。

    对“菜贱伤农”,不少媒体和专家进行了剖析,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去年蔬菜价格较高,导致农民今年扎堆种菜。二是燃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三是气候异常使南北方蔬菜上市时间撞车。四是菜农处于农业产业链的底端,缺乏参与定价的话语权。这些都分析得有道理,也与菜贱息息相关,我认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粮食收购价格太低。如果种粮食能赚钱,就不会有这么多农民扎堆去种菜。山东聊城于集镇王寨村村民王学金说:“3亩地的菠菜,去年卖了1.4万元,今年才收入4000元,亏得一塌糊涂,还是种玉米的收成稳定。”(《21世纪经济报道》4月26日)种玉米收成稳定,那他为何还要种蔬菜?因为种粮食利薄,一亩田纯收入才200元,而去年他种菜一亩的纯收入是1600元。

    中国至今还是廉价粮食的时代,这与国家定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关。当然国家把粮食收购价格定得低是出于物价和稳定考虑,但是如果价格过低,就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990年,我国的粮食(水稻)收购价是0.22~0.24元/斤,2011年的粮食(水稻)最低收购价是1~1.1元/斤,只涨了大约4倍。但同期的生产资料价格涨了20多倍,各地的工资也涨了数十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与在家种粮的收入差距愈拉愈大,过去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现在则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种粮的收入与其他农产品生产的收入也愈拉愈大,粮猪1∶8.8,粮棉1∶6.1,粮鸡(肉鸡)1∶5.5,种植蔬菜水果等差距更大。(《经济参考报》3月16日)这就是农民宁可冒风险种蔬菜,也不愿种粮食的根本原因。如果农民种粮利不薄,就不会去冒险,而会合理搭配种粮种其他农产品。

    要解决“菜贱伤农”问题,根子还在于解决农民种什么能赚钱不亏本的问题。种粮是农民的主导产业,国家除了增加补贴,还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价格低贱,政府兜底。政府宏观上的巨额补贴,起到了巨大的平衡作用。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因为通过了“农产品补贴法案”,10年来,对农业的拨款增加到了1815亿美元,从而让农民真正旱涝保收。如今中国已经要进口粮食了,增加补贴,合理规划农民种粮种菜,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蔬菜都丰收,就不会反复出现“菜贱伤农”、“谷贱伤农”的事了。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