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大常委翁振杰称“受贿涉黑”举报为污蔑_人民监督网 

重庆人大常委翁振杰称“受贿涉黑”举报为污蔑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西南证券、重庆三峡银行、益民基金三家金融机构的董事长翁振杰。图 /CFP 本报讯(记者李蕾 张羽飞)有媒体昨日报道称,重庆 两 会 期间,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重庆同创置业 (

 

            

西南证券、重庆三峡银行、益民基金三家金融机构的董事长翁振杰。图/CFP

本报讯(记者李蕾 张羽飞)有媒体昨日报道称,重庆期间,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重庆同创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明渝,实名举报重庆第三届人大常委、西南证券董事长翁振杰受贿涉黑。翁振杰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张明渝是利用重庆两会这个特殊敏感的时刻,利用两会代表的身份对其进行造谣污蔑、恶意中伤。

5000字举报信披露细节

重庆市两会18日起召开,作为重庆的人大代表,张明渝属于沙坪坝区小组;而翁振杰作为人大常委被列入潼南小组。就在重庆两会首日,张明渝在某论坛挂出帖子,实名举报翁振杰受贿涉黑,并在帖子中公布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此后,张明渝向多家媒体表示,他将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与沙坪坝区小组讨论时,当众向黄奇帆提出对翁振杰的举报,并在会后向黄奇帆递交书面举报材料。他同时称,将对翁振杰相关实名举报材料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在这份长达5000字的帖子中,张明渝称,翁振杰挪用公款1.84亿,向黑社会提供放高利贷的资金,成为背后金主,涉及人员包括重庆黑老大陈坤志、龚刚模、戴克伟、税可、杨云等团伙,和这些黑社会团伙开设的民间担保公司。举报信中还披露了举报人所保留的证据。

翁振杰指对方造谣

针对举报事件,翁振杰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知道张明渝举报的事情,对此感到非常气愤。张明渝是利用重庆两会这个特殊敏感的时刻,利用两会代表的身份对我进行造谣污蔑、恶意中伤,翁振杰表示,相信司法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会将事情调查清楚,给社会一个真实的结果。

西南证券办公室李主任昨日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没有受到这一消息影响,董事长工作及公司运营一切正常。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人士透露,张明渝的举报活动已非首次,重庆打期间就已经听到过风声,两人背后的恩怨是怎样的,外人难以猜测。

据一位重庆媒体人士称,举报很早就已经出现,只不过之前都没用实名,所以大家不相信。

西南证券股票昨日盘中出现跳水,一度跌逾3%,尾盘跌幅收窄,收盘报11.34元,下跌1.73%

人物

翁振杰

重庆金融领域的拼命三郎

翁振杰,同时担任基金、证券、信托和银行主要领导的高级金融管理人员,被市场人士称为创新型金融掌门人翁振杰是拼命三郎,工作强度太大,两个秘书的身体都吃不消。重庆国际信托董事长何玉柏曾如此评价自己的搭档。

翁振杰在重庆金融领域的声望始于对重庆国际信托的重组,成立于1984年的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到2001年已面临破产清算的边缘。2001年,市政府决定对重庆国际信托引资重组,素有投资高手之称的翁振杰空降重庆,与何玉柏搭档创业。此后,重庆国际信托逐渐发展为管理资产规模600亿元、连续3年利润超过5亿元的西部第一信托公司,任首席执行官的翁振杰功不可没。

据悉,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此前为翁振杰配有两个秘书,两人轮流值班,隔天休息。即便如此,去年最忙时,一个秘书于凌晨两点突然在办公室昏倒,医生检查说是疲劳过度。

2009年底,翁振杰被赋予重任,履新西南证券董事长,此后不到半年时间,西南证券上市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实现了上市。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去年给西南证券描绘了3年内市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蓝图,对于这个目标,翁振杰当时称很有信心,并表示将全力研究银、信、证三方合作的金融创新。

目前,翁振杰任西南证券、重庆三峡银行、益民基金三家金融机构的董事长。同时担任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还曾获得“2009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张羽飞)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