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茅台冠名机场引争议 政府被指为功利越权_人民监督网 

五粮液茅台冠名机场引争议 政府被指为功利越权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23日,四川宜宾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宜宾市副市长谢杰称,5月14日,四川省政府关于《四川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请示经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立项,宜宾机场将从宜宾市翠

    23日,四川宜宾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宜宾市副市长谢杰称,5月14日,四川省政府关于《四川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请示经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立项,宜宾机场将从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迁至宜宾市西北11公里处的翠屏区宗场乡进行重新修建,并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

    机场迁建更名获立项批准

    对于机场为何以“五粮液”企业命名,宜宾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表示,机场迁建和更名,是经过立项批准的,将会为带动整个宜宾的经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该工作人员还称,四川宜宾以五粮液企业命名机场,绝不是全国第一家以企业命名的机场,贵州“茅台机场”,也将在今年开建。

   “冠名筹资建机场也是途径”

    对此,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中国机场数量远远不够,尽管民航每年会有200亿元建设基金助力民航业发展,但很多地方建机场仍需自己筹集资金,如果能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通过,通过冠名的方式让一些地方企业作为股东或者出资人提供资金,也是一种途径。

    该负责人称,例如,茅台机场资金筹措由贵州省政府统筹,茅台酒厂、遵义市政府、仁怀市政府共建,其中,仁怀市政府、茅台集团公司各先垫付200万元开展前期工作。

    新机场工程概算为11.76亿

    不过,该负责人称,在国际上,以企业命名机场并不常见,通常以人名或地名为主。据了解,现在的宜宾菜坝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先后于1991年、1993年进行了两次扩建,由于发展受到诸多局限,机场本身已无扩建能力。宜宾五粮液机场工程概算为11.76亿元,建设用地4435亩,预计建设工期为3年,到2020年建成。

     ■ 社论

    用名酒命名机场,合适吗?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对机场命名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运输机场名称应当由机场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称后缀机场所在地具体地点名称组成。”

    据报道,5月23日,宜宾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2年5月14日,四川省政府关于《四川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已经批复,宜宾机场将迁建,并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在回应争议时,宜宾方面举出了“茅台机场”例子。其意图或许是在说,用“茅台”命名机场可以,为什么“五粮液”就不行?

    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四川宜宾、贵州仁怀需要新机场,可以理解,但是,将新机场命名为“五粮液机场”、“茅台机场”,就难以令公众接受,和人们的习俗、文化、价值观念存在冲突。用名酒命名机场,不但在文化上有“恶俗”之嫌,也相当于在一地唯一的甚至排他性的公共设施上做植入广告。如果此风助长,是不是很多机场都可以用企业冠名,是不是火车站、汽车站等都可以植入企业的名称?

    多了不说,具体就名酒冠名机场一事来说,就违反了《民用机场使用许可》的规定,而且在公私、政企利益冲突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似乎不妥。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对机场命名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运输机场名称应当由机场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称后缀机场所在地具体地点名称组成。”这就是说,不管是茅台还是五粮液,都不可以作为机场的名称。如果一定要建“茅台机场”“五粮液机场”,那么,这一机场应该就在茅台镇,而“五粮液”也应是某一具体的地名。可是,实际情况都不是这样。

    而企业冠名公共设施,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此前,很多地方公交站点曾经用企业冠名,一些体育、文化等公共场馆企业冠名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企业冠名公共设施都有冠名费,不知道茅台、五粮液机场的冠名费又是多少?

    即便有冠名费,有些公共设施也是不能被企业冠名的。实际上,纵观国内外,机场、火车站等地方唯一、排他性的公共设施,有用地方命名的,也有用人物命名的,但极少有用企业冠名的。因为,这些场所的名称也关乎一地的公共利益,关乎人们对待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不管茅台、五粮液对当地经济、财政贡献有多大,其都是企业,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他们不是地方政府,也不能代表公共利益诉求,因而出现在地方重大的公共设施上也不合适。

    地方政府积极为地方企业冠名机场奔走,看似扩大企业的品牌效应,符合当地的利益,恰恰逾越了政府行为的边界。知名企业当然值得重视,但是,地方政府最应该做的还是维护市场的公平,对所有的企业都一视同仁,不应动用公共资源向某一企业倾斜。

    依法行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各级政府应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而不是想方设法突破规则。或许,在五粮液机场、茅台机场命名问题上,能给当地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就社会整体而言,为功利目的而牺牲规则,必然导致更多类似行为的发生。而社会为此付出的成本,远远不是企业冠名机场的广告效应所能弥补的。

    好在,现在“五粮液机场”“茅台机场”还只是在建设之中,有关部门,仍然还有纠正的空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