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毒餐具超两成来自黑作坊 大量细菌残留_人民监督网 

北京消毒餐具超两成来自黑作坊 大量细菌残留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餐具消毒企业1/4是黑作坊 目前尚无专门法规 准入门槛几乎为零 晨报讯(记者 肖丹)塑封包装、清洁白亮的消毒餐饮具几乎成了很多餐馆的标配。但这些餐具真的消毒了吗?北京市餐饮具集

  餐具消毒企业1/4是黑作坊

  目前尚无专门法规 准入门槛几乎为零

  晨报讯(记者 肖丹)塑封包装、清洁白亮的消毒餐饮具几乎成了很多餐馆的标配。但这些餐具真的消毒了吗?北京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高峰会上表示,本市餐具消毒行业里有四分之一是黑作坊。业内人士呼吁,目前该行业尚无行业标准,准入门槛极低,应尽快建立监管体系。

  走进餐馆,几乎所有的消毒餐饮具包装上都会用明显字体写着“高温消毒”。但实际上,所谓的“高温消毒”有很大一部分是“水+洗涤灵”式的手工操作。北京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会长张宏艳告诉记者,目前本市餐具消毒行业里,这种打着“消毒”之名实则“水洗”的黑作坊至少占四分之一以上。不正规的消毒令大量细菌留存在餐具上,“本来只有大肠杆菌,抹布一抹就什么都有了。”

  据悉,北京市区域内具有餐饮具消毒资质的工商注册企业在80家左右,从业人员7000人以上,配送服务的餐厅饭店客户8000家,供应集中消毒餐饮具每日100万套以上。但如此大的市场规模,目前却没有专门的法规进行监管。据了解,2004年国务院取消了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许可证,导致餐饮具集中消毒业无法纳入《卫生许可证》监管范围,因此除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外,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加之行业之前一直没有落实政府主管职能部门,没有行业标准和卫生规范,由此导致行业鱼龙混杂。部分从业企业甚至是无工商营业执照、无烘干消毒设备和自动包装设备、无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地下家庭式生产作坊。

  北京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会长张宏艳表示,餐饮具消毒行业目前仍处在没有标准、监管缺失的尴尬中。“现在企业都是凭想象洗的,照着大概怎么才干净的方向去做,最后检验出来大肠杆菌没超标,就算过关了。”张宏艳表示,对规模化的餐饮具消毒企业而言,最难受的不是监管太多,而是监管太少。

  晨报讯(记者 肖丹)塑封包装、清洁白亮的消毒餐饮具几乎成了很多餐馆的标配。但这些餐具真的消毒了吗?北京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高峰会上表示,本市餐具消毒行业里有四分之一是黑作坊。业内人士呼吁,目前该行业尚无行业标准,准入门槛极低,应尽快建立监管体系。

  走进餐馆,几乎所有的消毒餐饮具包装上都会用明显字体写着“高温消毒”。但实际上,所谓的“高温消毒”有很大一部分是“水+洗涤灵”式的手工操作。北京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会长张宏艳告诉记者,目前本市餐具消毒行业里,这种打着“消毒”之名实则“水洗”的黑作坊至少占四分之一以上。不正规的消毒令大量细菌留存在餐具上,“本来只有大肠杆菌,抹布一抹就什么都有了。”

  据悉,北京市区域内具有餐饮具消毒资质的工商注册企业在80家左右,从业人员7000人以上,配送服务的餐厅饭店客户8000家,供应集中消毒餐饮具每日100万套以上。但如此大的市场规模,目前却没有专门的法规进行监管。据了解,2004年国务院取消了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许可证,导致餐饮具集中消毒业无法纳入《卫生许可证》监管范围,因此除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外,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加之行业之前一直没有落实政府主管职能部门,没有行业标准和卫生规范,由此导致行业鱼龙混杂。部分从业企业甚至是无工商营业执照、无烘干消毒设备和自动包装设备、无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地下家庭式生产作坊。

  北京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会长张宏艳表示,餐饮具消毒行业目前仍处在没有标准、监管缺失的尴尬中。“现在企业都是凭想象洗的,照着大概怎么才干净的方向去做,最后检验出来大肠杆菌没超标,就算过关了。”张宏艳表示,对规模化的餐饮具消毒企业而言,最难受的不是监管太多,而是监管太少。

责任编辑:rmjd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