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永:谈互联网对调查性报道的影响_人民监督网 

刘万永:谈互联网对调查性报道的影响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报道部副主任 刘万永 人民网强国论坛今日消息:2月14日下午网友爆料,辽石油化工大学惊现提拔门。王圣淇,女,1986年出生,2008年毕业,2010年晋升国际教育学院副

 

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报道部副主任  刘万永
   

    “人民网强国论坛今日消息:2月14日下午网友爆料,辽石油化工大学惊现提拔门。王圣淇,女,1986年出生,2008年毕业,2010年晋升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1986年出生的人被提拔为副处,传言其父是市长----这些要素迅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2月14日下午,新浪微博上出现的这则帖子,拉开了“辽石油化工大学提拔门”报道的序幕。


    2月15日,华声在线率先进行了报道。随后,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介入。媒体确认王父为市长。


    2月17日,华声在线称爆料网友“鬼文子”被跨省慰问。


    此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作出回应。一些论坛中出现了对校方回应的质疑。新闻报道告一段落。


    “王圣淇事件”只是新闻从虚拟世界转到现实的最新案例。从2008年天涯社区曝光“江西新余官员天价出国考察事件”,到2010年新浪微博直播“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互联网在新闻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转载报道从而扩大新闻影响力,延伸到目前的爆料、整合采访资源及至二次传播。可以说,互联网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深度,也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方式。
 

网络设置议题


    如果说,10年前的新闻竞争是媒体记者之间的竞争,5年前的新闻竞争是传统媒体与网络的竞争,那么,现在的新闻竞争还要加上记者与知情人甚至是新闻当事人的竞争。


    2010年,被新闻传播学界称为“微博元年”,短短140个字,经过裂变式的传播,会让一条信息迅速传播到网络社会的每一个角落。2010年9月,《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预测,年底微博活跃注册用户将突破6500万,2011年将突破1亿。作为“自媒体”中的一员,任何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发布新闻,也可以贴出相关图片,只要你的爆料足够吸引人,不管发布者的身份是否经过认证,都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关注,进而称为媒体报道的线索。


    2010年8月7日22点左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截至28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463人遇难,失踪302人。


    “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暑假在家的大学生王凯以“Kayne”为名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一条19字的信息。这条来自舟曲的信息,一经发出,迅即被转发65次,评论44次。此后,王凯在微博上陆续发布了大量照片、文字,记录了灾害发生后舟曲的情况。在媒体记者抵达前,王凯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是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被称为“一个人的通讯社”。


    越来越多的新闻当事人通过微博发布消息,实时公布事件进展。在满足公众期待的同时,成为媒体记者需要竞争的新对手。


    对于记者来说,能否第一时间获得线索甚至是独家线索至关重要,这不仅事关报道的主动权,还能为深入报道赢得时间。


    微博正式取代论坛、博客、新闻跟帖成为最快捷的线索来源。大约三年前,《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内部分工时,要求有专人每天登陆“天涯社区”、“猫眼看人”等论坛,从中寻找报道线索。现在,新浪、腾讯等网站的微博已经成为必须随时关注的“信息库”。


    为了抢到新闻的第一落点,一些传统媒体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做法。


    2006年10月,《南方都市报》创立了“网眼”栏目。该版面创立的初衷是要继承南都的舆论监督传统,因为很多新闻事件都是源自网络,后来变成媒体盛宴。


    “网眼”的操作模式是:“网眼”先发现线索,视其复杂程度决定如何操作,如果电话采访能够搞定,那就“网眼”当天做,如果事件复杂需要到现场,那就请深度新闻部记者介入。有时是“网眼”先发消息,深度随后做调查。所以,“网眼”本身不求深和狠,只求快和准。


    与“网眼”性质一样的,还有《信息时报》的“E网天下”。


    2010年11月23日,宁夏吴忠警方以涉嫌“诽谤罪”抓捕了举报大学同学公务员考试作弊的王鹏。这一“跨省抓捕”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12月2日深夜,宁夏吴忠市市委、市政府通报纠正了这一起错案,在解除对王鹏刑拘的同时,对负有责任的利通区公安分局局长、政委予以免职。次日,吴忠市公安局同意在支付王鹏1003.44元国家赔偿的同时,另外赔偿3万元精神抚慰金。


    这一报道的线索也来源于网络。


    2010年11月29日20点10分,网友陈杰人在新浪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宁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马崇林和吴忠市政协主席丁兰玉的儿子马晶晶,在报考公务员的过程中,被马晶晶在兰州大学的同学王鹏举报作弊嫌疑,11月23日吴忠警方以涉嫌‘诽谤罪’为由将王鹏跨省抓捕关进看守所。又一起因言获诽谤罪打压的恶性案件,敬请关注!”


    陈杰人同时附上了他博客中关于此事的更多介绍。


    从12月1日起,《中国青年报》用三天时间,以每天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为此,《中国青年报》三路记者分别在北京(王鹏父亲到北京求助)、吴忠(新闻发生地)、兰州(举报内容涉及兰州大学)进行采访。


    然而,最先报道此事的并非《中国青年报》。11月30日,《南方都市报》“网眼”率先披露了这一事件。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南方都市报》记者并未到达吴忠或兰州,而是电话采访了吴忠警方、王鹏的父亲等,加之王鹏父亲提供了“拘留决定书”等物证,完成了新闻要素的核实工作,赢得了此次报道的先机。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称,2010年,随着微博井喷式的发展,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地转向微博,论坛、博客在事件曝光方面的功能明显弱化。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


    《报告》说,微博在分散、下放信息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在加剧信息传播权的集中,造成微博信息流和意见流日益为意见领袖所掌控和引领。2010年影响较大的74起与微博相关的舆情案例中,有近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发布信息,其微博往往是舆论的源头;他们通过微博转发和评论,可以将某一事件迅速推至舆论高潮,甚至还可以设置议题,改变公共舆论议题走向。


    事实也是如此,当微博开始扮演“议题设置者”角色时,记者便会沦为跟风者和信息核实者。这是值得媒体人严肃对待的问题。


网络对采访的影响


    调查性报道要挖掘被遮蔽的真相。“被遮蔽”,意味着调查天然地会遇到阻力,有时,这些阻力会很强大。因此,找到知情人和当事人,拿到核心证据尤其重要。


    调查性报道传统的操作模式是记者依靠举报人接近消息源,或者依靠自身判断排查、寻找,然后尝试采访突破。问题是,某些情况下,记者并不清晰地知道谁知道什么,依靠“试错”的方式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贻误战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让“找人”变得简单了。


    2010年3月7中午,发生某官员抢夺记者录音笔事件。3月8日,财经网发表了相关报道,一时成为社会热点。


    以往,这一新闻的采写应是如下路径:当事人投诉,记者得知信息,多信源(一般媒体要求至少要有三个独立信源)核实,写作,发表。前三个环节耗时最长,不确定性也最强。


    这些在微博时代改变了。3月7日晚,“抢笔事件”出现在新浪微博上,先是一条简短的消息,被多次转发后,更多的目击者开始补充现场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发言的目击者都被加了“V”(即新浪微博的身份认证),看到的人会很方便地知道发言人的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这相当于向公众说:“我是谁,我知道真相!”如此一来,核实成了比较简单的工作了。


    对记者来说,微博成了动员采访资源的有力武器。我们经常会看到有记者在微博上发布消息,公布正在操作的选题,寻找新闻发生地的人脉资源,甚至是交通信息。


    对一些调查性报道来说,第一次报道的发表并不意味着报道的结束,恰恰预示着报道的开始,更多的内幕还在等待揭开。但对记者来说,下一步的方向是哪里,新证据该从哪里来,     是一个重大而急迫的问题。


    这时,网络能提供帮助。一些调查性记者将自己的报道发表在博客或微博上,向公众寻求帮助。这些具有影响的博客或微博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点击或转发,也会获得更多的留言。一些知情人士会留言或发私信介绍自己知道的内情,从而帮助记者判断新闻事件下一步的走向。


网络对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影响


    由于调查性记者经常面临各种风险,如遭遇暴力伤害、稿件发表后承受巨大压力等,因此,建立记者职业共同体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前,记者遇到暴力伤害,同行声援多在事件发生后,现在,同行的支持可以在事件发生中实现。


    2010年8月6日,《瞭望东方周刊》王立三和《南方周末》记者朝格图在吉林桦甸市调查常山镇大河水库溃坝致30余人死亡事件,遭常山镇派出所警员和市委宣传部跟踪,随后被扭送至派出所,遭遇辱骂和搜身,扣押逾两小时,采访录音遭删除。


    《凤凰周刊》记者邓飞接到王立三求助电话后,请他写了140字短信,加上“两记者现设法发出求援信息,请全国同行关注报道”,发到新浪微博。


    这条消息引起数百名同行关注。同时,邓飞在QQ群“蓝衣社”中发布了这条消息,该群有几百名记者。


    获知此信息后,很多记者给吉林省公安厅宣传处、省委宣传部打电话。随后,当地公安局和宣传部向记者道歉。


    2010年,《新世纪》周刊记者罗洁琪在宁夏海原县采访时也一度和外界失去联系。她在国外的家人通过新浪微博将这一消息公布,引发众多同行的声援,罗洁琪最后平安脱险。


    2010年浙江乐清发生的钱云会事件中,《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刘剑锋在当地调查了很长时间,但由于某些原因稿件不能发表。


    今年1月13日零点7分,《中国经济时报》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在新浪微博发帖:【乐清事件重磅调查急寻首发媒体】一位资深调查记者朋友,钱云会案发后即潜入乐清,经十多天扎实、深入、细致调查,成稿万余字。以我及部分同行的看法,是目前对该事件最缜密、公正、客观的调查,可颠覆此前的许多说法。因众所周知原因,所在媒体无法刊发,现急寻首发媒体。有意者请速与本人私信联系


    帖子发出后,很快引起热烈反响,截至1月15日凌晨,短短两天便有约1274次转发和411次评论。


    1月18日,该调查报道在昆明的《都市时报》刊发。


用脚采访不会过时


    用脚采访,用笔还原,一直是《中国青年报》对记者的要求。互联网为新闻采访提供了便利,但记者绝不能“依赖”互联网采写新闻,更不能直接把网络上的文字变成新闻稿。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今天仅仅靠脚板来做新闻,视野和深度就会受到限制。因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平面媒体的深度报道影响也是如此。一方面网络大大提高了深度报道采编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深度报道传播时效,但另一方面,使媒体之间竞争更加激烈,抢时效更加白热化,深度报道越来越以独家。


    如何应对?笔者认为,一方面,在以往应该掌握的技能,包括判断能力、突破能力等等之外,记者还应懂得社会学、传播学等知识,更应该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


    另一方面,记者也应摈弃“孤军作战”的传统思维,在重大报道中最大程度地整合采编资源(包括媒体资源、媒体自身资源),团队作战,快速出击。


    具体来说,媒体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特别是公信力。


    公信力资源,赢得读者和公众的信任,如果有问题就会主动想到你、找到你。如2008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安徽阜阳“白宫书记”系列报道,这是《中国青年报》独家首发、一个典型的由舆论监督转化为法律监督,最终推动反腐进程的案例。报道后,被称为“白宫书记”的阜阳市某区区委书记张治安及该区检察长都被判刑,受害人也得到了经济赔偿。


    这个线索是受害人家属向《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打电话反映的。为什么相信《中国青年报》?因为此前的3月31日,特别报道版刊登了《行贿事实曝光 行贿者乌纱帽照戴》,最终两名法院院长被免职。


    网络时代,人人可能是记录者,但因其信源单一,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和说服力,需要传统媒体的记者多方调查、核实。因为进行调查采访的公民,无法公正客观进行多方调查。而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身份能对真相调查进行突破采访、多方求证。深度报道记者的调查能力,尤其是突破能力、专业素质显得弥足珍贵。


    获得真相,网络永远是辅助性工具,记者用脚采访才是根本。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