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再谈《新闻寻租不可恕》_人民监督网 

胡舒立再谈《新闻寻租不可恕》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10 月 26 日,在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拘捕 8 天后,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出现在央视的报道中,面对镜头供认了自己收钱帮人写报道的事实。 11 月 2 日,财新传媒总编辑胡

1026日,在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拘捕8天后,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出现在央视的报道中,面对镜头供认了自己收钱帮人写报道的事实。112日,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针对此事的评论《新闻寻租不可恕》(以下简称《不可恕》)一文在财新网率先发出,随即便引来业内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胡舒立把对《不可恕》一文的反对意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注新闻自由,关心程序正义。第二类则直言当今中国新闻界惨淡经营,记者拿钱无可厚非。“对于前一类意见,我认为没什么可争的,大家求同存异。”而对于后一类看法,胡舒立坦言,“我很吃惊,甚至悲哀”。

 

1116日,胡舒立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围绕“陈永洲事件”及《不可恕》一文引发的记者生态、新闻寻租、媒体腐败及行业自律等话题,与新闻学子交流。

 

低门槛 有靠山 不破产——中国记者没那么惨

 

 在《不可恕》一文的反对声中,我们也可以频繁的听到“记者不好过”“记者这么难”之类的苦水。然而,中国记者到底有多苦?中国新闻界又是什么处境?讲座现场的同学们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坦率的讲,中国的记者没那么惨。”胡舒立认为,中国的新闻界,除了因为新闻这个行业本身比较有趣,大家比较热爱之外,实际上也是一个有靠山,有后台的行业。

 

 同时中国的新闻业是一个“不破产、不退出、不下岗”的行业,这一点在体制内的媒体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加之新闻界本身门槛并不高,因此还是有人愿意干新闻这一行的。况且当今的中国市场足够自由,从事新闻这个行业是“选择”的结果,“市场是个谈判的过程,既然选择做记者,还是有其原因的。”

 

“媒体有多重要,媒体腐败就有多可恶”

 

 “我觉得这真是太坏了。”当话题来到新闻寻租时,胡舒立毫不掩饰内心的愤慨。

 

  胡舒立指出,新闻寻租这条路是部分媒体或媒体人堕落的捷径。敲诈勒索、财经公关、IPO有偿沉默、有计划把企业搞垮。从报社有计划的敲诈,到个人受公关公司左右,形成一个完整的敲诈产业链。“这背后根本不是监督的思想,也根本没有正义原则,相反它就是仗势欺人”。

 

 胡舒立说:“我自己是做财经新闻的,深知市场体制建立和企业成长的困难。”一个克服重重阻力成长起来的企业,一年创造几百亿的收入,几十亿的利润,创造了那么多就业,却因为媒体的腐败而被搞得颤颤巍巍。企业怎么办?企业也需要生存。

 

 她认为,国家的进步需要经济推动,需要企业和企业家。而企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市场公平,也需要一个公正的舆论环境。媒体腐败会腐蚀市场体制的基础,阻碍商业社会的成长。转型国家需要真正的新闻,“媒体有多重要,媒体腐败就有多可恶”。

 

媒体自律须从内部建立“防火墙”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新闻界从未停止过关于“媒体自律”的讨论,而此次“陈永洲事件”则令这一话题再度升温。中国媒体自律有多远?媒体自律该从哪出发?

 

“媒体怎么自律?自律第一件事就是内部建防火墙。”媒体要在内部明文规定:广告经营不准干预新闻编辑。说到这里,胡舒立用证券市场防“老鼠仓”的例子来解释“防火墙”的必要性。证券市场要防止“老鼠仓”,不是说所有的基金公司一起宣誓说“我们决不当鼠”就没有鼠了,也不是说猫有多大就没鼠了。关键在于内部的“防火墙”机制。

 

 此外,胡舒立认为,记者要做好利益冲突下的主动申报。如果一个记者最近在跑电信的新闻,而同时他又买了电信的股票,这时候就应该主动向编辑申报,回避这个报道。但胡舒立最后也透露:“这其实都很简单,但很少有媒体敢真正去做。”

 

 “我们这个行业的确很难。但大国的优势就是,人们不容易失望。”胡舒立坦言,当今中国新闻业就是很难,其他行业也很难。但在艰难的现实面前,我们要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只要选择对了,现实越难,我们的坚持也会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