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海伦·托马斯(1920-2013)美国记者
刚刚谢世的海伦·托马斯(Helen Thomas)被华府的同行们誉为“白宫记者主任”,甚至“白宫新闻第一夫人”。她长达67年的记者生涯是不折不扣的传奇:始于“二战”,终于反恐无人机时代,为女性记者开创了种种“第一”;专业地采访过十位总统,包括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鉴于这些总统有六位没有做满八年,所以未来几无可能再有美国政治记者能超过她的总统报道记录。
海伦·托马斯7月20日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3岁。她一生中并没有得到过普利策奖,没有发表过独立政治调查报道。之所以能被同行冠以“主任”称号,并在白宫新闻发布厅拥有惟一的个人前排座位,是因为她以漫长的报道生涯,定义了“驻白宫记者”的职业准则——拷问总统。她的做法,是把近乎羞辱式的问题直接抛给总统,但每次总统完成新闻发布后,她都以标志性的“谢谢总统”结束。有这样的“主任”在前面冲锋,其他同事的胆量也就被整体提高了。
被她折磨过的总统对她又恨又敬,其中最恨她的大概是小布什。2003年,海伦告诉另一位记者,小布什是她报道过的历史上最差的总统。这话传到白宫之后,引发不满。虽然她写了道歉信,但她几十年的前排座位被立刻取消了,只能屈尊后排。小布什在长达三年中一次都没让她提问,当然她也再没说过“谢谢总统”。而当小布什终于重新让她提问后,海伦一点都没觉得三年冷板凳是个教训,反而更加直接地追问总统:既然不是为了石油,不是为了以色列,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总统你到底为了什么理由去打伊拉克?
她的意识形态与奥巴马相近,都是自由派,而且生日相同。2009年8月4日,在她89岁生日时,奥巴马在记者会上专门送给她生日蛋糕。但这样的“总统级”示好,海伦也丝毫没因此“吃着嘴软”。她对这位黑人总统的抨击大概也是史上最严厉的,直接指他是历史上控制媒体最严格的总统:“当我们记者是什么?傀儡吗?拜托,是我们养活他们的啊!”
也只有享有“第一修正案”自由的美国人、受到专业新闻职业训练的美国记者,才有这样数十年挑战总统的胆量。海伦1920年生于肯塔基州,父母是叙利亚特里波利(今属黎巴嫩)移民,她的姓托马斯(Thomas)其实是父姓安托尼欧斯(Antonious)的美国拼法。1942年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乘着“二战”男人上战场、妇女开始工作的东风,她顺利进入了新闻行业,1943年转入合众社。由于足够优秀,她也没有因为复员军人回国工作而被解雇,而是一直服务于这个机构,直到2000年它实质解体。1961年,她成为第一位驻白宫的女记者。1972年是随同尼克松访华的惟一女记者。
奥巴马在悼词中说,海伦是一个“华府活机构”(a real Washington Institution)。这种赞誉,在很多方面也是她常年的焦虑。海伦做白宫记者那么久,虽然成功定义和改善了这个职位本身,但也在时时刻刻地吞噬自我意识。无论她对总统多么直言,她的作品都要严格按照新闻平衡的专业伦理去写。这种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作者不能袒露自我观点。2000年,她转做赫斯特媒体集团专栏作家时,曾对朋友说,既然不为合众社这样的电讯社工作了,就再也不想继续自我审查了。当然,这种“审查”指的是新闻媒体伦理上的技术限制。
然而,当她放弃“机构”这个身份,努力想回归个人声音时,却没能获得美国主流的支持。读者能接受她出于媒体立场对总统的尖锐批评,甚至她指着鼻子骂也没关系,但对她个人不审查的自我主张,很快难以接受了。2010年,她在接受采访时,抨击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政策,说让犹太人“他妈地滚回到德国、波兰和美国去”,这立刻引起全国的批评,她不但失去了专栏作家职位,很多已颁给她的荣誉奖项也被召回。
她始终没有对反对以色列现行政策的言论道歉。保守派论者批评说,这是海伦的阿拉伯民族底色在起作用——她一生都在支持巴勒斯坦事业,作为阿裔美国人,她始终没有挣脱对以色列的厌恶;自由派论者则辩护说,这和她敢于质问总统一脉相承:她终生站在弱者(Underdog)这边,认为现实的强者,比如总统或者以色列,必须肩负更多的责任。
2010年之后,海伦只收到了巴勒斯坦当局的奖项。去世时,除了全体美国媒体向这位老白宫主任致敬,控制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组织也为她发了悼文。■
作者为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