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应该让新闻专业精神成为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国民心态的压舱石,构建稳定、开放、包容、理性的多维公共舆论空间
【背景】从今年8月下旬起,互联网空间的关键词写满了:造谣传谣,寻衅滋事,揭批大V,治安处罚,刑事拘留。政府化被动为主动,号召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敢于“亮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与前些年,互联网空间的关键词是“网络问政”,打捞“沉没的声音”,为改变政府工作在网上经常处于被“围观”批评的局面,“政务微博”异军突起,努力回应“网民关切”的情形形成对比。
公权突然发力,用力之猛,让不少领导干部有收复“失地”的兴奋,同时也让习惯于“吐槽”的网民,特别是近几年自我感觉良好、刷微博“像皇帝批阅奏章”的“意见领袖”措手不及。
在运动式的强力整顿之后,互联网生态将发生哪些深刻变化?如何建立互联网治理的长效机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分析称,观察评估近一个月来集中打击网络谣言的进展和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时政类大V将集体退场,专业背景的中V崛起。祝华新说,微博客时政类大V中,杂家居多,越界发言的居多,对公共事务的看法更多是直抒胸臆,或信口开河。而社会转型期很多复杂问题和矛盾纠结,需要专业判断,理性考量,利益均衡。时政类大V作为一个群体退场,从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强行挤掉“舆论泡沫”,虽然手法有些粗糙。今后,有专业背景的中V将崛起,将以扎实的专业背景和学理分析,赢得网民的理性认同,而不是像先前的大V一样单单“吸引眼球”。建议公权力对于“专家论政”给予更多包容。
二是亟须包容和保护草根网友的意见表达。祝华新称,在这次互联网整治中首当其冲的大V即使完全消失,对网络舆论生态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但草根网友对于舆论生态和整个社会生态来说,更有价值。互联网是中国社会的出气孔和安全阀。草根网民的呼声,哪怕是偏激的诉求,释放出来,也有利于上级政府和全社会发现基层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祝华新说,善待互联网,就是爱护社会的“植被”。没有植被的荒原,人心容易沙化,空气中能闻到火药味。网上流传的一幅乡村土墙上的标语,道出了部分官员内心的隐秘:“不信谣,不传谣,政府的解释是惟一依据。”这种惟我独尊的心态,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倡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背道而驰。
祝华新指出,在运动式的强力整顿后,还需要建立互联网治理的长效机制,把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纳入法制和社会建设的日常轨道。
他认为,对于网上的杂音,应分清娱乐(审美趣味)、道德和法律三个层面,分类处置,精细化管理。对意识形态问题,多用意识形态的方法来解决。对于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多用舌头少用拳头。互联网治理需要刚柔并济。当前采取法律强制,一举解决互联网管理多年的历史欠账。但互联网作为网民自组织社区,离不开网民自律,提升媒介素养,还需要网上“意见领袖”增强社会责任感。
祝华新认为,“净网”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互联网本是通过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意见对冲,动态还原事实真相。比“净网”更关键的,是传统媒体做好网络信息和情绪的把关人。应该稳步放开传统媒体,让新闻专业精神成为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国民心态的压舱石,构建稳定、开放、包容、理性的多维公共舆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