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学生事件何时能不再上演?_人民监督网 

体罚学生事件何时能不再上演?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发微博称,经连夜调查,10月25日中午依法对两名涉嫌体罚幼童的女教师作出处理。颜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另一名参与拍照的女教师童某,因寻

 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发微博称,经连夜调查,10月25日中午依法对两名涉嫌体罚幼童的女教师作出处理。颜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另一名参与拍照的女教师童某,因寻衅滋事被作出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10月24日,网络上爆出一组图片显示,该颜姓幼师双手扯住一名男童双耳,将其提起离开地面。另一张图片则是其拍摄一名少儿被她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场景。

  早有耳闻教师体罚学生,此前也陆续有教师虐童的新闻爆出,每次目睹这些图,内心寒战顿生,隐隐作痛。都说人心是肉长的,她们的心难道是铁做的么?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教师法第三十七条也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有明文规定,但这些衣冠楚楚的人们却视而不见。好在相关部门及时发力,希望能起到教诲和训诫的意义。

  为什么体罚学生的事件屡屡上演?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至今绵延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观点,让教师在学生面前拥有绝对权威,甚至动用戒尺体罚也理所应当。包括许多父母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如何教育,交给老师和学校由他们说了算。

  古有一说,鞭下才能出状元。近些年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更是让各方将“打是亲,骂是爱”看做是出于对孩子的一片好心,情非得已。不少幼儿园推行小学化教育,将原本以游戏为主的课程变化为填鸭式灌输,幼儿稍有表现不好,难免受到斥责甚至体罚。

  另外,一些地方幼儿园师资管理不规范,导致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无良从业人员混入教师队伍,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个人素质偏低,无法正确教导孩子,方法简单粗暴。这次温岭虐童教师也查出是“靠关系进的幼儿园,没有教师资格证”。

  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理应以孩子自身为中心,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在英国,父母和老师要弯下身体与孩子平等交谈,很多事情要与孩子交流讨论。犯了错误的孩子也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但首要前提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因此,探索师生双方在人格上的去等级化、在管理上去行政化,以平等身份对话,是我们现在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需要各方的监督和努力,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法律的及时惩处。

  说得具体点,为了防范体罚学生,可以在幼儿园、教室等处安装监控;定期给孩子们进行体检,比如听力检查、外伤检查;鼓励孩子们汇报一天在学校的生活,教会他们遇事的处理能力,一旦发生问题,家长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甚至报案、申请赔偿等。

  假如我们都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扪心自问,积极探索更多合理的教育方法,体罚学生现象就有望逐渐消失。(王地)

责任编辑:rmjd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