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反腐如何“久耕”_人民监督网 

网民反腐如何“久耕”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咱们网民有力量,每日每夜搜索忙。继最牛书记张志国、海事局长林嘉祥之后,南京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成为本年度第三个全面接受网络舆论洗礼的官员。由于此公公然言称要处罚低

    咱们网民有力量,每日每夜搜索忙。继“最牛书记”张志国、海事局长林嘉祥之后,南京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成为本年度第三个全面接受网络舆论“洗礼”的官员。由于此公公然言称要处罚低价售楼惹恼民意,很快被揪出抽豪华“九五至尊”香烟、戴国际名牌手表、坐高档凯迪拉克等一堆“劣迹”。(12月20日《华商报》)
  
  高歌猛进,很悍很强。连日来舆论很亢奋,据说已令久耕先生“有段时间不敢上班”了。但在一片亢奋之中,敝人却突然心头一紧,对其能否可持续开展心生忧虑。
  
  能混到县、局级的官员,当然都不傻,且有时“学习”能力是惊人的——— 那么,从包括“久耕式反腐”在内的三次网络监督事件中,广大“奋斗”在一线的领导同志们会接受怎样的“教育”呢?
  
  天下最易之事莫过两件:一曰“装 ”,二曰“装穷”。“装强”很难,别看都说打肿脸能装胖子,那也是需要有足够底气的,骨瘦如柴,打得再肿也难像胖子,但“装 ”就要容易多了,只要在公开场合管住嘴巴,少说得罪民意的强悍话,偶尔再亲自打打伞或给老百姓打回伞,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装富”也很难,兜里没钱非要装大款,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弄不好还会因假货满身被海关拿下,但“装穷”就不一样了,只要穿的简朴点用的大众点处处低调点,亿万家财很容易就鼓捣出穷酸扮相来。
  
  说这话啥意思?就是说在“久耕式遭遇”等教育之下,官场保不齐会出现如此倾向:大家更注重“演技”了,说话干事低调了,穿着打扮朴素了,必要时也会装装 ,装装穷——— 充分回避舆论汹涌的剑锋。“严查低价房”之类得罪民意的话可以不说,因为不说也不妨碍直接去做;天价香烟可以不拿出示人,因为让秘书将豪华烟装到廉价烟烟盒里也没多麻烦;高档凯迪拉克也可以不坐,坐坐低档的,甚至像某贪污千万的贪官学习一下骑骑自行车,一能锻炼,二能被舆论夸,三还能欺瞒舆论、过过“演员瘾”,岂不一举多得?
  
  说起来,让官员有所顾忌,甚至“装装孙子”,比现在这样招摇过市地“装大爷”要让大家舒坦得多。但舆论反腐的目的,可不是简单地提醒官员把露出水面的劣迹隐藏好,让屁股不干净的学会把脑袋缩进鳖壳里去,然后就高呼“形势一片大好”——— 若如此,俨然舆论的自欺欺人,我们傻笑,有人便会藏在犄角旮旯嘲笑、奸笑。
  
  网络监督不该成为表面的盛宴,而需成为网络时代反腐败的一支奇兵、一把尖刀。细想想,这还真不是我广大网民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若没有体制内的力量帮扶,纵然磨刀霍霍,充其量也只能是“自磨”,“自磨”久了,难免有点像“自慰”。
  
  “久耕式反腐”最大启示是:民间仍然存在强大的“反腐力”没有被充分利用。这些立身于网络平台的力量一经释放,将令我反腐战线获得超强动力。纪检部门老说精力有限,但有没有心态麻木、主动性不强的惰性?比如“九五至尊”曝光后,有纪检人员竟称“官员偶尔尝尝鲜也没什么”;比如久耕同志都成网络红星了,有纪委人士还以“目前没有收到举报材料”而回避。监督干部又不是民事诉讼,焉能民不举官不究?网络曝光都快成连续剧了,还不算“举报”,难道纪检机关的电脑只是用来“挖坑”的吗?
  
  张志国、林嘉祥、周久耕,之所以能够成为 “网络红星官员”,根源在于网民们“反”得很辛苦,如同打老虎一样需要聚群体之力迎难而上——— 这是舆论亢奋的理由,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亿万网民忙活了一年,也就“搞”了几个“县局级”,平均下来一个季度还摊不上一个,动静算得上轰轰烈烈,但效率怎样就不好说了。当这个搞法过了新鲜劲,亢奋冷却,又何以为继?所以,纪检部门实在应统筹研究研究:在网络舆论汹涌的当下,怎样与网民的反腐热情形成互动,用好民间每一份力量,使其尽快进入体系反腐的常规渠道。万万不可容忍一些人屎堵屁股也不见动一动!
  
  不是有人说中国反腐遭遇 “肠梗阻”了吗?充分用好网络平台、网民智慧,尊重每一个公民质疑,或许我们会蓦然发现——— 这就是奇兵,这就是尖刀,这就是新时期反腐败的新动力!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