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局长畏罪自杀,局长“仗义”送葬?

2006-10-17 21:03 来源于:人民网 | 作者:张凡新 | 浏览:
宜昌市夷陵区交通局一副局长因经济问题接受调查时开枪自杀。事发后,该局竟为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局长还组织30多辆车为其送葬。宜昌市委书记对此提出严厉批评,认为这是对反
    宜昌市夷陵区交通局一副局长因经济问题接受调查时开枪自杀。事发后,该局竟为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局长还组织30多辆车为其送葬。宜昌市委书记对此提出严厉批评,认为这是对反腐问题的麻木。
 
    众所周知,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它意味着权力行使者有意识地对公权力采取不合法的或违规的运用方式,对公共资源进行不正当的配置,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正因如此,腐败分子才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作为其他官员,本应引以为戒,保持政治敏感性,端正政治立场,和腐败分子划清界线。而夷陵区交通局却为作为腐败分子的副局长举行隆重的送葬仪式,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也许该局奉行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金科玉律,把维护局领导班子的团结放在了第一位。这种无原则的团结说明这位副局长生前与该局其他领导相处得是何等融洽。同时,这也不能不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是否副局长的违规违纪行为得到了局长等领导的默许?
 
    诚然,人既已死,我们理应对其保有一定的宽容,但以如此多的车马和庞大的送葬队伍寄托哀思,会传达给人们什么样的信号?腐败分子本应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而这位副局长死后竟如此风光和体面。
 
    既然腐败不会让自己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出事以后还会有人袒护,死了以后也还能火上一把,腐败也就成为了腐败者的通行证,腐败的风险和成本变得如此之低,腐败分子还有何畏惧,还有什么后顾之忧?果真如此,他们还有什么事不敢做,还有什么法不敢违?夷陵区交通局局长在副局长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糊里糊涂地为他讲生平,大讲其成绩,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难道人们已经政治成熟到可以容忍腐败合理存在了吗?难道人们已经麻木到可以对权势者的恶行习以为常、见惯不惊了吗?正是这种麻木,才给腐败提供了更适宜的滋生土壤和泛滥温床,才使得腐败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反腐败却变得难上加难。
 
    古人云:“哀大莫过于心死”。其实有腐败存在并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对腐败问题的麻木。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对腐败问题保持足够的警醒,腐败问题不能成为社会成员的切肤之痛,社会成员没有对公共权力行使过程进行制约和监督的责任感,这个社会就不能集中国民的大智慧,为反腐败献计出力,也就不能为根治腐败开出一剂良方,腐败必然大行其道。
 
    腐败问题已成为一大公害,严重危害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只要人们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反对腐败的决心和信心,人类文明就不会被腐败所践踏。相反,以麻木和冷漠的心态对待腐败问题,才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责任编辑:rmjd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