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向煤矿讨要千万元分红法官被免职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神木法官打官司讨要入股煤矿分红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神木县法院一法官 违法违规入股煤矿 ,在连续两年未得到红利后,怒将煤矿方告上法庭。横山县法院一审判令这名法官胜诉,煤
陕西神木向煤矿讨要千万元分红法官被免职
神木法官打官司讨要入股煤矿分红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神木县法院一法官违法违规入股煤矿,在连续两年未得到红利后,怒将煤矿方告上法庭。横山县法院一审判令这名法官胜诉,煤矿方不服,这起国家公职人员入股煤矿案将择日开庭二审。

  法官是否可以依法索要违法所得?引来舆论一片哗然。日前,神木县委连夜召开常委会,对入股煤矿讨要1100万红利的法官张继峰进行调查。神木县人民法院则在24日夜免去张继峰监察室副主任一职。

  最新

  专案组调查入股资金来源

  24日,神木县委常委会议后,神木县人民法院连夜召开党组会议,党组会议认为张继峰入股煤矿严重违反《法官法》的有关规定,故立即免去其监察室副主任一职。

  据了解,昨日上午,榆林市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张继峰入股煤矿一事。会议要求,一是市检察院立即着手调查张继峰入股煤矿的180万资金来源;二是市法院要加快案件审理,尽快给媒体和公众一个答复;三是市纪委要对公务员从事或参与经营性活动进行调查;四是神木县要依法对当事人进行查处;五是启动问责程序,对该事件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榆林市纪委监察局执法室主任姜浩年表示,目前,入股煤矿法官张继峰已经被上诉至榆林中院,该案很快就会有结果。二审判决后,纪检部门会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立即着手对事件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责任倒查。另外,专案组已经从张继峰入股煤矿的180万资金来源入手展开调查。

  昨日,神木县成立了“全力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各乡镇首先进行自查,然后县上派出5个工作小组挨个排查,清查的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

  据悉,榆林市中院昨日召集张继峰一案相关人员进行听证会,案件在一两日内会有结果。

  缘起

  法官180万入股煤矿

  现年46岁的张继峰是神木县法院监察室副主任,之前担任过神木县法院沙峁法庭庭长,是一名法官。

  2005年2月,张继峰和妻子王和霞将共有的一套住房作价43万元,卖给张继峰的同学陈某。后来又将自己村里分给的街产以138万元变卖。随后,张继峰夫妇将夫妻共同财产以张继峰的名义与陈某等人合资,受让了他人所有的神木县孙家岔镇宋家沟煤矿,受让价款1800万元,其中张继峰夫妇180万元,占总投资的10%。入股煤矿后,张继峰夫妇先后从煤矿得到660万元,他们认为这些都是煤矿的红利。

  2008年4月,张继峰夫妇获悉陈某早在2007年七八月间将煤矿以5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冯某、余某三分之二股份,陈某持有三分之一股份,且将法人代表变更为冯某。张继峰夫妇认为对方剥夺了他们受让煤矿的权利,遂将煤矿方起诉至神木县法院,要求法院确认其和妻子持有煤矿10%股份,并判令煤矿方给付其1100万元的红利及逾期给付造成的损失。

  一审

  异地审理法官胜诉

  神木县法院立案后,因涉及法院内部人员,经请示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此案被指定横山县人民法院审理。在法庭上,原告方陈述了其180万入股煤矿的事实及所得分红的数额,并向法庭提供了相关证据。被告煤矿方陈某认为,原告入股的是60万而不是180万。而且,陈某认为,2005年2月张继峰夫妇以隐名合伙人入股,后来国家不允许公职人员入股煤矿,他们就给张继峰夫妇退还了两次共360万,算是退股,后来给的300万也是张继峰夫妇退出经营的费用。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宋家沟煤矿在2005年转让给陈某,煤矿价值1800万元。同年2月,张继峰夫妇在宋家沟煤矿入股180万元,陈某给张继峰出具了“今收到张继峰宋家沟煤矿入股款壹佰捌拾万元”的条据,占该煤矿1800万元的10%股份。2005年、2006年张继峰夫妇在宋家沟煤矿分红360万元(两次,各180万元)。2007年7月底,煤矿扩股为5000万元,新吸收合伙人余某和冯某,与陈某各占三分之一份额。

  冯某接管煤矿后,2007年按合伙金额100%分红,2008年按合伙金额120%分红,但2007年只给张继峰夫妇300万元,扩股后张继峰夫妇没有退出合伙,仍然是宋家沟煤矿的隐名合伙人,占煤矿股份10%份额为500万元。而陈某拿不出两名原告退股的证据,法庭不予支持。因此,一审法院判决,被告陈某在神木县孙家岔镇宋家沟煤矿的股份中,原告张继峰夫妇持有该煤矿10%股份;判令被告陈某给付两原告2007年分红款500万元、2008年分红款600万元共计1100万元(已付300万元),驳回其他请求。

  争议

  公务员参股是否受法律保护

  今年2月2日,一审判决后,被告煤矿方不服,上诉至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榆林中院撤销横山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张继峰夫妇要求确认其在宋家沟煤矿持有10%股份及要求分红1100万元的诉讼请求,并承担一审二审诉讼费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此案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就是身为公务员的法官张继峰到底能否入股煤矿的问题。

  在一审的判决书上,法院认为,禁止公务员入股办企业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合同是否有效,应当适用《合同法》规定的效力性强制规定,《法官法》《公务员法》并不调整民事活动,而原告只是在陈某名下的隐名合伙人。因此,原告不是煤炭企业的主管,并没有依职权直接参与办煤矿,原告没有违反《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故原告民事合同主体成立。

  煤矿方认为,张继峰是国家公务人员,以其身份,是不能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根据《关于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投资入股煤矿,已经投资的应当撤出投资。因此上诉人认为,当时给张继峰夫妇的钱就是国家出台政策后的退股及红利。

  张继峰一方则认为,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但这个规定是从权力管理角度出发,对公务员的私人法律行为资格进行了限制和剥夺,只是权力内部管理规定,不产生对外效力。公务员作为自然人进行的民事活动和效力应当依据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人身关系的民事法规来认定,违反《公务员法》的管理性规定并不必然导致当事人的民事行为无效。因此,当事人作为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应受保护。况且,张的妻子王和霞并非法官也非公务员,其投资权益更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5月17日,本案又因故被推迟。

  县委

  是否处理关键看二审判决

  日前,神木县委连夜召开常委会,决定由纪委和检察院联合成立7人专案组,对法官张继峰入股煤矿讨要1100万红利一事进行调查。

  神木县委宣传部部长雷江声表示,县委、县政府对法官入股煤矿一事非常重视。他称,目前二审法院未判决,这件事情还存在着不确定性,现在只能等榆林中院二审判决后,再拿出处理结论。

  神木县委23日在给榆林市委的汇报材料中表述:“张继峰是否在2005年9月22日退出煤矿股份,应是处理这一事件的关键,而这一事实双方分歧很大,只能由二审法院作出判定。如二审法院认定张继峰已于2005年9月22日前退出股份,则张继峰就煤矿入股问题不构成违纪;如二审法院认定张继峰在2005年9月22日前仍未退出股份,我们将按照《公务员法》、《法官法》和《关于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的通知》规定,对张继峰予以严肃处理。”

  分析

  双方当事人可能达成和解

  被曝光后,当事法官张继峰表示压力很大,可能公职不保。他说:“领导找我谈话,压力很大,我认了,想退出不打官司了。”

  据了解,按照法律规定,案子上诉至中院后,作为被上诉人无权撤销上诉。张继峰说,他老家在农村,走到今天不容易,他不想放弃公职,所以希望认输以求了结此事。

  上诉人陈某在与榆林中院有关人员谈完话后,始终躲避着记者的采访。据陈某的代理人分析,榆林中院可能在给陈某做调解工作。他认为,要陈某撤销上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就意味着一审横山县人民法院的判决会生效,陈某就要付给张继峰法官1100万元的红利。

  这位代理人分析,目前,在舆论的风头浪尖上,榆林市中级法院二审如果维持一审原判要冒很大的风险。但如果中院撤销一审原判发回重审,更需要相当大的纠错勇气,估计可能性也不大。

  他说,迟迟不开庭就说明中院目前陷入两难之中。他认为,这件事情最有可能的结局是中院做通当事人的工作,让两个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这样一审判决就被视为撤销。

  综合《华商报》报道

  链 接

  相关法规和纪律规定

  《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法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法官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违反者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05年8月出台的《关于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对逾期没有如实登记撤出投资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采取其他手段继续投资入股办矿的人员,一经查出,一律就地免职,然后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