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称没有所谓血燕 将追究假冒官员责任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播放的录像显示一些加工作坊里对白燕窝进行熏制或染色后形成的问题血燕。近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接到网民举报,称7月26日以马来西亚濒危

 

 
马来西亚召开发布会:没有所谓“血燕” 将对假冒官员追究法律责任

 

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播放的录像显示一些加工作坊里对白燕窝进行熏制或染色后形成的“问题血燕”。近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接到网民举报,称7月26日以“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局长”为首的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其实是个“山寨新闻发布会”,其中的官员是请人假冒的,发布会的目的就是为血燕辟谣,以挽救整个以中国为最大市场的燕窝产业链。血燕到底安不安全?谁组织了这个“山寨”新闻发布会?是谁在坑害中国消费者?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作了调查。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马来西亚召开发布会:没有所谓“血燕” 将对假冒官员追究法律责任

 

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播放7月26日“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的视频资料,根据工商部门的调查,出席7月26日新闻发布会的两个官员是冒充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新华网上海8月27日电 (记者周蕊、章苒)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部27日专程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马来西亚只出产白燕,没有所谓“血燕”,并表示马来西亚警方已查实两名假冒官员的真实身份,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针对新华社中国网事8月15日稿件《“洋相”辟谣为哪般?“问题血燕”遭曝光引来所谓“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事件调查》独家披露的马来西亚政府高官被冒充,有人导演官方新闻发布会挽救燕窝市场一事,马来西亚官员在27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警方对在杭州伪造马来西亚官员身份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事件证据收集已基本结束,对两名马来西亚籍犯罪嫌疑人稍后将提起诉讼。据介绍,根据马来西亚法律,两人或被判处监禁。

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部兽医局总监阿布德·阿齐兹·本·贾迈勒丁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对中国多地工商部门此前查获的“血燕”事件表示遗憾,马来西亚并没有所谓“血燕”,只出产“白燕”,“血燕”只是不法出口商家为了获取更高利润而制造的噱头。

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近日组织抽检的303个批次“血燕”产品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千克,其中11个批次的“血燕”产品检出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均超过10000毫克/千克,由此引发了中国消费者对“血燕”神话的质疑,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进口燕窝产品绝大多数来自马来西亚。专家认为,亚硝酸盐具有毒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品将会增加患癌风险,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据马方介绍,燕窝业是马来西亚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到2020年实现燕窝产业年创造200亿马币产值。马来西亚方面估计,该国每年燕窝的生产量在60吨左右,其中约90%出口中国。

贾迈勒丁表示,近日广受中国消费者质疑的“血燕”事件,严重损害了马来西亚燕窝产业的声誉,也对市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兽医局对出口中国的所有燕窝产品负总责,将从几个方面着手整治燕窝出口乱象。

其一,通过制度手段保障中国消费者的权利和马来西亚燕窝产业的名誉。马方已经开始建设载有燕窝生产、加工、出口商名单的数据库,并拟与中国质监部门共享,让制造销售假燕窝和伪造马来西亚产地的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同时,在一个月内要求所有的燕窝生产和出口商按照农业部颁发的EGP燕窝产业发展指南进行生产和出口。

其二,提高法律威慑力。马来西亚农业部将出台特别法案,对违规者最高处以10万马币的罚款和监禁。

其三,马方认为,有必要采取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鉴于目前马来西亚销往中国的燕窝出口量远远小于市场上的实际消费量,对“假燕窝”还需要一定的科学手段进行甄别。

7月26日,自称是“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马来西亚出口兽医检验局、马来西亚燕窝出口公会”等机构官员的人士在杭州五洋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血燕”的亚硝酸盐超标问题进行“澄清”。新华社记者随后进行核实发现,马来西亚并没有当时所称的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进出口卫生部和出口兽医局,而浙江省工商局也证实,根据工商部门的调查,当天新闻发布会来头最大的两个官员是冒充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