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猛于虎。这不,新年刚刚开始,山西屯田就又失去74条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有谁要写一部中国矿难史的话,山西省近些年来发生的矿难可以大大写上一笔。山西这几年是发展了,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山西好风光渐渐离我们远去,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背后是沉甸甸的矿工们的生命。
每逢矿难一出,人们通常就会想到三件事:一是又死去多少条人命,还有多少能得到营救。因为生命是可贵的,特别是当下强调以民为本,失去多少生命自然会成为关注的重点。二是这起矿难又有什么教训可汲取。因为矿难得来的教训照理说应该可供借鉴,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三是有什么人会有责任,这责任追究哪一级。责任追究有警示作用,教育管理者、从业者按照既定的规矩办事,以儆效尤。
这几年各地发生的矿难已经不少了,每次都会写上一厚本的总结,教训不知有多深刻。可从实际看来,这些带血的经验并没有被很好地推广和运用。后来问责制的推行又让我们很兴奋,谁违反规定谁就要负责任,看看谁还敢不尽心?这几年追究的层次也越来越高,仅山西已经换了几任省长,可这一次矿难发生又是省长刚上任。
接二连三的矿难为什么治不住?从山西的情况看,仅靠换省长解决不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照理说,新省长不会对煤矿安全生产不重视,因为山西是矿难的重灾区,况且已经有前车之鉴,谁也不想前赴后继。省长既然这么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殚精竭虑,那恶性事故为什么还会出现呢?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矿难的背后,省长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一省之长要管的事儿多着呢,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矿井上,况且都放在矿井上也不行,因为矿井实在太多,看也看不及,看到了也无法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
事实上,把解决矿难这样的问题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哪怕他是一省之长,也是不可靠的。虽然这可以为刚刚起步的官员问责制造些声势,增些亮色。不信你试试看,如果现有的开采模式、管理机制不改变,再换几任省长,恐怕也是无济于事,该发生的估计还会发生。换一个省长也不打紧,对其个人来讲顶多是丢了仕途,但矿工的生命又不知要失去多少。
既然换省长不是解决矿难问题的最佳选择,那就得考虑下一个问题:在治理矿难问题上是不是得换换思想,改改思路?对待工作我们常有这样一句老话:不换思想就换人。这就说明思想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人本身。面对矿难这样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在屡换省长不起效果的情况下,我们势必得转换一下自己的工作思路:既然换人不行,就是从根本上找原因,从换思想上想办法、找出路。
解决和遏制矿难要换什么思想,这思想又从哪里来?好好看看每次矿难后沉重的总结报告吧,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真正总结出几条,弄成铁的规矩,甚至上升到法律,不达要求者不开工,不达标准者坚决停。唯如此,才能真正有效避免矿难的发生。
换省长不如换思想,这是近几年矿难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