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命案轻判”并非鼓励以暴制暴_人民监督网 

“拆迁命案轻判”并非鼓励以暴制暴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面对非法拆迁,挺身抗暴者将会有何遭遇?辽宁本溪公民张剑的故事,显然是一个生动注解。为反抗非法拆迁方的入室侵扰,张剑挥刀刺伤一名拆迁者,并导致其死亡,而法院最终以防

    面对非法拆迁,挺身抗暴者将会有何遭遇?辽宁本溪公民张剑的故事,显然是一个生动注解。为反抗非法拆迁方的入室侵扰,张剑挥刀刺伤一名拆迁者,并导致其死亡,而法院最终以防卫过当,可依法从轻处罚为由,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剑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中国青年报》10月19日》)。
 

  对一起命案而言,“判三缓五”当然算是轻刑。从司法角度来看,张剑为保护家庭、个人免受不法侵害,采取自卫措施,应当算是正当防卫,但在此过程中致人死亡则属过当,此外,本案属于拆迁过程中的民事纠纷,被害人本人亦有过错,再加上张剑系投案自首,主观恶性不强,不具有人身危险性,法院从轻裁判显得合情合理,也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旨。

  然而,针对这项判决,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有学者提出,既然张剑杀人后,自家房屋仍被拆除,因此,张剑的行为不构成防卫过当。也有律师提出,立法不应对正当防卫限制过严,应适当放宽条件,鼓励公民对非法拆迁行为使用防卫措施。相关专家也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本溪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作为“指导性案例”。

  作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体现,“辽宁拆迁命案”的判决当然有作为“指导性案例”的价值,但是,这一“指导性”,不能被片面解读为暴力应对非法拆迁应当轻判,更不能因此对防卫过当进行过于宽泛的解释。从刑法意义上看,“不法侵害”是指具有进攻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侵害,拆迁方华厦公司的“打人、砸东西、扒房”,都构得上“不法侵害”,张剑有权予以抵抗,但是,只要拆迁方的“侵害”没有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构成严重暴力犯罪的程度,张剑的抵抗行为仍应以不损及侵害方的生命为限,不能适用“无限防卫权”。如果动辄鼓励公民使用“无限防卫权”,将使正当防卫行为失去程度限制,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即便张剑的房屋最终未被拆除,也并不能成为张剑杀人的正当化理由。

  张剑最终被判处缓刑,当然对非法拆迁者有震慑作用,但对他一人的追诉,并不能最终遏制暴力、非法拆迁的泛滥。法律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宽严相济,还应表现为细密法网、平等适用,对那些非法侵入张剑住宅者,对那些肆意扒房、打人者,我们的司法机关完全可以以非法侵扰住宅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司法者在反思这一悲剧的同时,更应考虑的是,为什么被指定为本溪市“采煤沉陷区治理择址建设用地”的长青社区,突然变成了华厦公司“山水人家”豪华别墅群的开发地?为什么检察官会当庭把一个豪华别墅群列入“惠民”工程,而让张剑不要“漫天要价”?为什么政府已经下达《关于立即停止违规拆迁的通知》,开发商仍然明目张胆,大搞非法拆迁、暴力拆迁,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关联或内幕?我们相信,一个宽严相济的刑事判决,只是让人们感到司法的人情,但若干个能够回答并阐述上述疑问的判决,才能真正震慑黑恶势力,并增强民众对法治的信心。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