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危机:记者是谁的通讯员?

2015-01-29 10:35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编者语: 知道越来越多,报道越来越少,这是中国记者的现状。当记者感觉到真相时,选择性的沉默成了记者的任务。 我们还能报道什么?媒体的公信力在下降,记者的尊严受到挑战

编者语:
    知道越来越多,报道越来越少,这是中国记者的现状。当记者感觉到真相时,选择性的沉默成了记者的任务。

     “我们还能报道什么?”媒体的公信力在下降,记者的尊严受到挑战,推出《媒体危机》讨论,试图找回中国媒体和记者地位。

【“钮”眼】“政府发布,媒体公布;通讯员来稿,记者发稿”,中国记者在这样简单的发布渠道中,担当起通讯员的通讯员,采写着“重要新闻”。

   记者是谁的通讯员?记者,不是通讯员的通讯员。

      在互联网信息“供大于求”的时代,记者却常常保持者“失语”状态。

“怪”之一:报喜不报忧,乐在其中?

       中国记者,独立观察报道的习惯,已经慢慢丧失。

       于是,“三鹿+领导视察+热情招待=好奶”的采访,诞生了把三鹿捧上断头台的“好记者”。

       在一个“把表扬当新闻”、“把邀功当新闻”、“把搞定媒体当成处理新闻”的时候出现时,记者面对的只有沉浸在“报喜不报忧”的麻痹中和被利用。

       因为,“报喜不报忧”的最大好处就是彼此获益和利用。

       三鹿事件出现前,记者被利用如何夸奖三鹿成绩《三鹿奶粉,1100道关》,奶源优、奶品好、奶人牛,表扬时“不加思索、滔滔不绝”,因为这时你在独立思考遇见真相时,任何条件都不允许你说出口。于是,记者就成了政府通讯员,企业通讯员,闭嘴和沉默成了首选。

      接着,政府发通知,只准报喜;企业来公关,必须报喜;媒体单位下命令,不准报忧,记者的嘴就轻松被堵住了。

      随后,真相就在“报喜不报忧”中消失,记者地位就在“报喜不报忧”中消失。

      然而,戏剧性的是在国庆期间,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在中国官方媒体公开报道称:“三鹿集团在事发之后,请求政府掩盖住知道真相的媒体,不让他们报道。”政府官员变脸把三鹿给抖出来了,求的是给上级领导解压。(据《联合早报》报道)

       记者就在这“真相和利益”之间,被戏弄着。

“怪”之二:谁都可以决定记者写稿?

       记者的稿件,谁都可以审,就像那包放了化工佐料的三鹿奶粉一样。

       政府审、企业审、条线审,不审就说记者瞎说,审完擦掉真相,满眼歌功颂德和各方利益,你就是好记者。

       记者的独立性和威信,就在这“审来审去”中,几乎丧失。

    没有人可以决定记者写稿,只有真实和真相,说出这句话时,自己都在笑。

       比如,记者深入调查之后发布真相,政府条线居然可以睁眼说瞎话:“我们没有说过,你们记者瞎说!”于是,记者就成了政府条线的通讯员,只有他们发布,记者才能如实公布。照如此,还要记者干嘛!

      再比如,记者深入企业调查之后发布真相,企业连夜通过公关,送钱、威胁、找领导通路子,想尽一切办法捂住真相,搞定记者。于是,在权力、利益和金钱面前,记者就成了企业的舌头。照如此,还要记者干嘛!

      三鹿事件再次证明:记者,不是政府的通讯员,更不是企业的舌头。

    否则,误了百姓、害了政府、毁了企业,真想劝自己别在这里“歌功颂德”。

“怪”之三:搞定记者,喝酒庆祝?

       如果把记者搞定,一定要喝酒庆祝,算是立功!政府如此,企业如此。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写了一篇报道《向摆平媒体的“功臣”敬酒》,文章说道,某副县长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敬酒,说:“如果不是你们一次次摆平新闻单位,到我们这里来找茬、曝光、捅娄子,那我们县就没这么好的环境。”县宣传部副部长回应说:“哪里,哪里!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于是,记者就在利益面前,不得不闭嘴。

       长此以往,记者也成了企业和政府的“战利品”,利用媒体和控制媒体,是他们最高目标。

       三鹿事件,曾经让记者闭嘴,躲过奥运、躲过孩子,直到最后再没法躲开。

       记者的“失语”,往往来自利益和被利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法律,发布的言论应符合法律。
评价: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友情链接

人民监督网 翻墙镜像 凤凰网 财新网 英国金融时报 纽约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英国BBC 美国之音 谷歌 中国舆论监督网 新京报网 南方报业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多维新闻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