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周日将飞往北京,加强让美国外交策略再次聚焦亚洲的努力。不过,当他抵达时,他将见到一个近来做了太多事来让自己受挫的人,那就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V. Putin)。“你们正在转向亚洲,”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上周说,“但我们已经在亚洲了。”
奥巴马重返亚洲的同时,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已经在拉近。这对美国和欧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为乌克兰问题而与西方对立的普京,本周也将来到北京。他正在寻求经济和政治上的支持,试图通过组建一个联盟来对抗中俄两国眼中的美国的傲慢,从而颠覆现有的国际秩序。
普京的举动到底是做给外界看的,还是在动真格的?这个问题已经在华盛顿引发了激烈的辩论。一些政府官员和国际问题专家认为,俄罗斯和中国绝不会结成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联盟,因为这两个国家存在着根本分歧。但另一些人表示,在莫斯科寻求与北京达成能源、金融和军事协议的时候,奥巴马政府应该认真对待这一威胁。
“我们对毗邻的亚洲地区越来越感兴趣,”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谢尔盖·I·基斯利亚克(Sergei I. Kislyak)说。“他们是我们的好伙伴。”他还表示,莫斯科和北京最近达成的一项天然气协议预示了这样的未来。“这才刚刚开始,”他说,“你会看到我们和中国合作越来越多的项目。”
俄罗斯转向中国的策略,成为了当前白宫主导的围绕美国对莫斯科政策的宏观评估的考量因素之一。这次评估已经得出了几份政策草案,而该政策旨在长期遏制一些官员所说的“普京主义”,同时寻找合作的机会,尤其是在伊朗、恐怖主义及核不扩散等问题上。
在奥巴马政府内部,大家对普京的看法并不存在大的分歧,但对于应该对俄罗斯采取何种策略却存在激烈的争论。知情人士表示,这次评估诞生了两种对立观点,一方主张加强接触,另一方则主张加强遏制。主要问题是,在乌克兰危机上的冲突,应该如何界定两国关系,又会如何影响两国拥有共同利益的其他领域?
在奥巴马政府内部,普京与中国交好的举动被看做是对华盛顿的威胁,但中俄两国关系充满着复杂的历史、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以及深层的经济差异,而这些因素最终将让普京的努力难以维系。“他们将相互利用,”一名政府官员说。由于涉及内部评估,此人不愿公开姓名。“当其中一个厌倦了或者看到了更好的交易时,他们就会分道扬镳。”
不过,另有一些人警告,不要低估中俄两国关系的潜力。“有太多证据可以证明,它们的关系正在变得日益亲密,”普林斯顿大学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 Rozman)说。他今年出版了《中俄挑战世界秩序》(The Sino-Russian Challenge to the World Order)一书,并于上个月在《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上发表了一篇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他还表示,中俄交好在乌克兰危机之前就开始了,现在则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他们正在向中国靠拢。”
哈佛大学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Harvard)主任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认为,普京似乎已经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你可以看出两个人很合得来,”他说。“他们彼此喜欢,能产生共鸣。他们对话时的那种坦诚和合作态度,是在其他伙伴身上看不到的。”
上台后,习近平将俄罗斯作为自己首次出访的目的地,并在奥巴马和欧洲领导人联合抵制索契奥运会时,出现在了现场。两国均在国内打压不同意见,且一致认为美国是一个四处干预的帝国主义国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对世界经济秩序的管理不善。
尽管过去的中国领导人对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抱有戒心,但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亚洲问题专家道格拉斯·帕尔(Douglas Paal)表示,“习近平没有被普京吓到。”
乌克兰和香港爆发的危机对这种结盟起了激励作用。在俄罗斯的官方电视台上,香港的民主抗议活动被描述成受到了美国的鼓动,旨在破坏中国。与之如出一辙的是,基辅的抗议活动,被它们描绘成由美国发起,为的是让俄罗斯的盟友脱离莫斯科。中国媒体则将普京描述成一位勇敢抵抗外国干涉的强势领导人。
今年5月,随着美国和欧洲因乌克兰问题对莫斯科实行制裁,普京与中国达成了一项向其输送天然气的协议。合同价值4000亿美元(约合2.5万亿元人民币),期限为30年。上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莫斯科一口气达成了38笔交易,包括一项货币互换和税收协议。上周,普京称双方已就另一项重大天然气协议达成了共识。
在此之前,两国已加强了经济联系。2010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接近900亿美元。而今年,随着与欧洲贸易规模的缩减,这一数字正在急剧增加。
“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行动和政治压力,正在使得俄罗斯疏远西方,并将其进一步推向了中国,”在位于莫斯科的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U.S. and Canadian Studies)担任所长的谢尔盖·罗戈夫(Sergei Rogov)说。“在俄罗斯,中国被认为可以替代西方来提供信贷和技术。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访问学者玛莎·李普曼(Masha Lipman)表示,莫斯科对转向中国“非常重视”,并且“评论人士认为这一转变是一种理所当然、合情合理且不可逆转的协议。”
然而,考虑到深刻的文化差异,以及冷战期间争夺共产主义世界领导权的历史,中俄联盟的说法尽管已持续存在了几十年,却从未完全实现。而且长期以来,北京一直反对分离主义运动,对莫斯科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反叛势力的举动颇为不安。
在莫斯科,一些人担心,由于目前的不利局面,俄罗斯将自己变成了正在崛起的中国的一个低级合作伙伴。尽管中国眼下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俄罗斯仅是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而美国保持着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的地位。此外,虽说俄罗斯的大型国有企业能与中国做生意,但对大部分企业和银行而言,中国不会取代欧洲,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发达的商业债券市场,可以向外国提供类似于欧洲债券的产品。
曾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的约翰·贝尔(John Beyrle)表示,同俄罗斯商界领袖进行的讨论表明,他们有些紧张,觉得转向中国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来自西方的贷款和投资正在枯竭。“他们中间有一个人说,相比于对西方的依赖,对中国的依赖要让俄罗斯精英阶层担忧得多,”他说。
身在莫斯科的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分析师莉利亚·舍夫佐娃(Lilia Shevtsova)表示:“转向是人为的。这种转向不利于俄罗斯。”
本周,奥巴马和普京将会有两次交集。第一次是在北京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论坛上,然后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20国集团会议上。奥巴马希望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贸易协定。俄罗斯和中国非常清楚,它们被排除在了这个提议中的集团之外,并且普京表示,没有俄中两国,该协定将无所作为。
俄罗斯官员称,这类问题只会加速俄罗斯转向中国的步伐。如果美国和欧洲不再是可靠的长期伙伴,那么中国就会看上去更具吸引力。“我们信任他们,”基斯利亚克说,“我们希望中国也同等地信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