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原标题:两会授权发布: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分别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4日分别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同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商国是。
4日下午,习近平参加了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联组会上,干勇、王光谦、刘建、甘晓华、李维斗、万建民等委员踊跃发言,就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等问题发表意见。习近平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在听取了11位委员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要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增强创新自信,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建立健全优先使用自主创新成果的机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俞正声一同参加了联组会。
4日下午,李克强参加了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厉以宁、钱颖一、何一心等十几位委员就深化改革、经济稳定、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等分别发言。李克强同大家热烈交流,深入互动。李克强说,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取得新的显著成绩,这其中包含了经济、农业界政协委员们的心血和智慧。今年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阴霾远未散去,主要储备货币持续宽松等因素又积聚了新的风险,通胀压力加大,国内发展和改革面临的矛盾也很多。面对挑战,我们要在“有效应对当前、更加注重长远”两个方面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突出扩大内需这个立足点,着力稳增长、稳物价;突出结构调整这个主攻方向,运用好市场倒逼和政策激励,促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突出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下大力气解决阻碍发展、影响活力的深层次矛盾。要发挥各方面力量,努力化解各种风险,实现增长有质量、企业有效益、民生有改善的健康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粮食产量已经“九连增”,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巩固农业好形势,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三农”工作决不能放松。要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动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切实保护好耕地,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希望政协委员们发挥专业优势,为发展和改革更多建言献策。
4日下午,张德江参加了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联组会。郑心穗、杨健、陈玲等委员围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发表意见建议。在认真听取委员们发言后,张德江指出,要继续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张德江强调,要牢牢把握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两岸经贸往来,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要进一步扩大文化交流,增强一脉相承的民族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筑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文化基础。要进一步密切人民往来,发展两岸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众交流,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张德江指出,民革、台盟、台联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民革、台盟、台联牢记历史使命,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台湾同胞多做实事、多办好事,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更大作用。
4日上午,俞正声参加了中共界委员联组会。陈元、张连珍、罗正富等委员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意见。俞正声认真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同大家一起讨论。他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和执行过程中,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以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作用。大家作为政协委员,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俞正声强调,当前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面临很好的形势。中共界委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要切实加强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成效;立足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国是、协商议政,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献计出力;加强团结合作,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坦诚相见,共谋国是,共同促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大政方针,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关于人民政协的决策部署。同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使人民政协更好地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4日下午,刘云山参加了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委员联组会。罗梅、倪健民、甄砚等委员围绕汇聚各方正能量、共同托起伟大“中国梦”争相发言,讨论十分热烈。刘云山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内外反响强烈。“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向着“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进发。我们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每个人都要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事情,对照一张好的蓝图,一代一代接着干,经过几代人的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每个人都应在中华号巨轮上齐心协力、奋力前行,每个人都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刘云山希望各级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组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群众在本职岗位上多做贡献,更好地把力量凝聚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上来;希望各位政协委员多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的诉求,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诤言、献良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4日下午,王岐山参加了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委员联组会。王新陆、戴晓雁、蔡威等委员纷纷谈感受、提建议,王岐山听得十分专注。在委员们发言后,王岐山强调,中共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心坚定,人民期盼高,党内外瞩目。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抓好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硬,打造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全党动手一起抓,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抓,坚持住、可持续,积小胜为大胜。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要害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运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抽查,求真务实,务求实效。王岐山指出,过去的五年,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汇聚力量。希望农工党和九三学社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参加了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李谠、王玉锁、曾钫等委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会场气氛活跃。在认真听取委员们发言后,张高丽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就业的主渠道、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实践充分证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是完全正确的。张高丽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做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要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铁路、金融等重点领域方面取得新突破。张高丽希望民营企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把握机遇、积极进取,更加自觉地调整优化结构,更加自觉地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加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创新业、立新功;希望民建、工商联继续发挥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广泛汇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