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中国第一本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15日发布,开篇即称中国已经迈进公民社会门槛,具有明显的官民双重性,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人的总体表现,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的公民社会质量。
中新社报道,《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二OO八》当天在北大——阳光公益创新论坛上首次揭幕。该书由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编,集合中国国内在此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二十余位学者历时三年完成。
该书指,公民社会的逐渐成形是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一项伟大成就。如果说,对中国已具备公民社会的形态这一事实的认知在2008年5月12日之前还模糊的话,那么,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人的总体表现,则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的公民社会质量。
该书称,中国公民社会具有明显的官民双重性,目前,中国的民间组织正在形成之中、中国公民社会也存在许多问题,未来亦将面临很多困难,但将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迅速崛起。
论坛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希望,有创新、重学术、高层次、专业性的慈善公益论坛,能进一步加强民间慈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论坛还邀请到了哈佛大学豪瑟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布朗、中国“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利等在中外公益事业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公益组织及相关政府、企业、媒体人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