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人民监督网 ->首页 首 页繁體中文
人民监督网文章资讯关注中国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 ››江西省高级法院副院长郭...
  • ››山西省长不好当 孟学农真...
  • ››中央将接访上升为“规定...
  • ››SARS+溃坝 孟学农五年两...
  • ››媒体称网络舆论成中国政...
  • ››淳安县移山填湖大肆破坏...
  • ››河南老村长阻止耕地违规...
  • ››史上最背的高官——孟学...
  • ››九月中国问责风暴:19名...
  • ››纪委书记为啥住三年总统...
  • ››房产局长抽天价烟续:网...
  • ››让问责成为失职官员的制...
  • ››新闻"内参"与...
  • ››北京“豪宅”奥东18号降...
  • ››胥敬祥冤狱案申请国家赔...
  • ››北京开发商雇人扮演抢购...
  • ››公开惩处涉腐贪官显示中...
  • ››吉林四平市政府违法会议...
  • ››中纪委调整最高法院等多...
  • ››杨俊泽律师就冷国权贩毒...
  • ››四川理工学院出怪事!统...
  • ››张鸣:领导一怒狗掉魂
  • ››浙江湖州女副市长倪玲妹...
  • ››解密丹东市公安滥施酷刑...
  • ››陕西子长县政协常委出资...
  • ››人民监督网特稿:人民公...
  • ››贵州晴隆县一煤矿透水 6...
  • ››浙江千岛湖旅游风景区成...
  • ››法航失踪客机上有辽宁副...
  • ››最高法副院长:中国公民...
  • ››中国电信网络19日晚大范...
  • ››郑州拟出台规定 民告官案...
  • ››江西萍乡、广东深圳两地...
  • ››西门子搞腐败向中国官员...
  • ››住建部专家称公务员住房...
  • ››中央要求县长及书记每月...
  • ››记者称在湖南遭城管殴打...
  • ››党刊称突发事件越捂越炸...
  • ››地图上已搬迁的村落仍在...
  • ››把网络当成一种争取权利...
  • 相关文章
  • ››河南1所民办高校被证实...
  • 河南1所民办高校被证实发生多起冒名顶替事件
    作者:记者 甘丽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05-07 14:30:28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在“商丘科技职业学院2006年高职数据排序3323人录取名单”中,第N列被命名为“标记”。其中,左下方的说明显示:“t”表示“调专业”,“k”表示“空没用”。记者发现,还有部分考生信息中有“丁华英专用”的字样(灰色底色部分)。

      4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毕业季再现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河南一民办高校被指集体作弊》的报道。4月26日上午,被指集体作弊、助学生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河南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有关领导来到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向被冒名顶替的王帅当面表示歉意,并向本报通报了对涉及该事件的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

      对于是否还存在类似冒名顶替情况,商丘科技职业学院负责人当时表示将在近期进行详查,并通报有关结果。

      5月1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苏进行电告本报记者:学校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类似的冒名顶替事件。

      但在4月28日,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报道部接到一封署名为“良知”的举报信,信中透露:每年高考前学校招生人员都要下到各地去招生,走前学校为他们编好各种宣传用语,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忽悠学生和教师。“这些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无论报没报本校志愿,无论分数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都无所谓,先招来再说,进来之后有各种办法来摆平学生。”“现在想起来真是感觉自己良心备受谴责。”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进一步调查,证实了多起发生在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冒名顶替事件。

      招生人员要学生改名顶替“死档”

      “良知”在信中表示,自己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一名招生人员。看到中国青年报关于该校冒名顶替事件的报道,他说:“这些报道都是属实的,而且对学校这种将一切责任推卸给我们招生人员的行为感到愤慨。”

      “良知”认为,这些都是学校的行为,并非像学校有关人员声称的“民办学校人员流动性大,当时的招生人员已经离开学校了”。我们这些招生人员自始至终都在,且流动性很小。其实,我们这些在一线的招生人员是最辛苦的,学校给的提成也很少。

      “良知”透露:对于非正常渠道招来的学生,可以忽悠他们上本校的其他非国家统招性质的专业。但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在报到之初学校就承诺他们是正式的学籍。这就需要做下面的工作:在大二时,由我们这些招他们来的招生人员去做工作,要他们回家改名字,改完后来学校顶替那些报了名没来上学的死档,这样的话该学生的正常毕业时间就是顶替档案学生的毕业时间。如某学生是2005年招来的,正常应该在2008年毕业,若他顶替的是2004年的学生的档案,那他就在2007年毕业,学校一切按正常走,2007年教育部毕业证下发后先扣留一年,待2008年再发给学生。这么做一是因为担心提前发给学生会起事端,二是还可再收一年学费。

      “良知”还透露:虽然通过上面第二种方法暂时解决了学生毕业证的表面问题,但最基础的事情没办法解决。就是虽然名字甚至姓氏可以通过花钱活动更改,但身份证号码却无法更改,因为身份证号码是跟随一个人一辈子的。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招生人员都在抢大表(即招生录取名单——编者注)上的“死档”,为自己招来的学生顶替,因为学校有规定:谁招的人谁负责到底!由于缺乏沟通,这时往往会出现几个招生人员同时用一个“死档”的问题,好多学生都是改过名字了才发现和别人的改名冲突了。

      在信中,“良知”提供了一份该校2006级招生录取名单,这份名单的特别之处在于很多学生都标注了“k”或“t”。“k”代表没来学校报到上学的空档,也就是信中提到的“死档”。“t”则代表“调专业”。

      记者发现,在名单的某几位被标注“k”的考生信息中,还有“丁华英专用”的字样。丁华英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学籍科的负责人。

      证实多起“冒名顶替”,部分冒名顶替者学籍已被取消

      按照“良知”提供的2006级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名单,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仔细的调查。

      例如,名单上共有两个名叫“赵淑萍”的学生,其中一人被标注为“k”,来自甘肃省定西市,被录取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该赵淑萍告诉记者,自己当年确实收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电子方面的”。打算复读的她没有去学校报到,而是选择了复读。

      记者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现,“赵淑萍”在2006年9月1日进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普通全日制三年专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籍状态为“已毕业”。学历信息部分完整,并附有一张照片。

      复读一年后成绩依然不理想,目前在家待业的赵淑萍表示,自己将来不太可能再读书,不太介意别人冒名顶替自己上大学。她否认有人出钱购买自己的学籍档案等。

      同样被标注为“k”的何吉庆来自甘肃省古浪县,现在就读于吉林北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接到记者调查电话后,他当即注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现自己的名字之下果然有一个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专科学籍,其信息显示2006年9月他入学该校经贸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但学籍状态为“取消学籍”。

      何吉庆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更没有举报过冒名顶替者,他很惊讶冒名顶替者的学籍信息被“主动”取消了。

      据他回忆,2006年,他曾接到一位自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老师的男士电话,问他来不来上学;不来的话,有人出5000到6000元买他的学籍档案。何吉庆当即表示不可能,后来再也没有接到这位男士的电话。

      同样被“主动”取消学籍的还有宋晓艳。宋晓艳来自甘肃省秦安县,2006年高考后接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通知书,没有到校报到,而是选择了复读,之后被甘肃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录取,目前是在读最后一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宋晓艳”的名字之下有两个学籍信息,一个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注册学籍”,一个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取消学籍”。

      来自河北保定满城县的曹柳也有两个专科的学籍信息,一个是2006年入学的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个是2007年入学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不同的是前者状态为“取消学籍”,后者为“注册学籍”。

      记者的调查还发现,该校录取名单上的贾存江、周长钦均有两个学籍。但来自甘肃靖远县的贾存江的妹妹证实,哥哥没有去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上学,而是就读于甘肃的一所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自河北衡水枣强县的周长钦的家人证实,周长钦就读于山东济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上学。

      到底还有多少冒名顶替者

      据“良知”介绍,“t”是指该学生需要调剂,而“k”就是所谓的“死档”,也就是拿假学生往上顶的学生信息。“2006年如此,其他年份也就不必多说了。”看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向该名学生道歉的追踪报道,“良知”表示:“其实处理的这些人只是替罪羊而已,整个造假事件的主题(原文如此,应为“主体”——记者注)是学校。”

      记者统计后发现,整份名单共3323人,其中标注“k”的有528人,标注“t”的有881人。

      前期报道中提及的被冒名顶替的王帅也在名单内,其标注的是“t”。名单显示其录取专业为建筑工程技术,之后转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据王帅回忆,当年他所接到的通知书上的专业的确是建筑类的。他同样被冒名顶替了。

      对该事件表示关注的湖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高考咨询专家张才生分析,包括独立学院、新创办高职院校在内的部分院校为了生存,出现一些违纪违规行为。让学生冒名顶替已被录取、而又没有来报到的学生学籍、身份等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其他形式还包括“先上车、后买票”,先把学生招进校,然后逼迫教育行政部门来解决学生学籍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转为自考或成教学籍等。

      张才生认为,国家应该出台专门的教育考试法,通过法律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光靠新闻监督或者曝光一起处理一起的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还建议,随着近年来高中生源的减少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质量的提高,应该建立退出机制,一部分在招生、教学质量、就业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校应该被淘汰,或者转轨为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

      5月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苏进行。苏进行表示,目前学校没有查出其他类似“王帅事件”的冒名顶替被录取、未报到学生的事件,对于学校被指存在帮助没有正常学籍的学生修改姓名、身份等个人信息,顶替那些被录取而没有来校报到的“集体作弊”情况,苏进行以“绝对没有”予以否认。

      他表示,2006年,学校对于没有来报到的学生统一进行了退档,之后在9月底进行了补录,不存在让其他学生顶替这部分学生学籍、档案、身份的情况。本报武汉5月6日电

      又一起冒名顶替事件出现在河北一民办高校,被冒名顶替学生表示——

      这事不解决,心里放不下

      中国青年报4月23日刊发《毕业季再现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河南一民办高校被指集体作弊》报道后,本报特别报道部陆续接到反映自己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举报电话。

      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的李伟目前就读于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去年12月,河南学籍管理部门到学校检查学籍登记情况。学校通知学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看自己的学籍信息。

      李伟登录后发现自己有两个学籍,其中一个是自己正在就读的学籍,另一个则是2006年入学的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籍状态是“已毕业”。李伟当即给辅导员打电话。该学院学生工作处管理学籍的老师获悉后让李伟赶紧和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联系,让对方注销冒名顶替者的学籍。

      李伟回忆,2006年高考结束后,他在补录时报考了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在录取通知书发放之前,该校曾来电话问李伟去不去上学。李伟母亲接到电话,表示不去,李伟将复读。

      但之后李伟还是接到了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随通知书寄来的还有一个学校的宣传光盘。2007年李伟复读,之后被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李伟在查询中发现,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改名为保定科技职业学院。其招生简章介绍:保定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校专科学历证书资格的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高校。

      和保定科技职业学院学籍科的一位李姓老师取得联系后,李伟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反映。从“正在核实”,到“院长不在家”,再到“已经注销学籍”,李伟总共打了几十个电话,每次的答复都不一样,只是自己的名字之下依然有两个学籍信息,其状态也没有发生变化。

      5月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这位李老师。李老师表示自己对近几日不断接到李伟的咨询电话感到很苦恼。据其介绍,保定科技职业学院已经查实,本校的学生“李伟”是冒名顶替的,学校已经申请注销其学籍了。冒名顶替的学生在该校只读了两年,没毕业就离开学校了,属于“肄业”。

      对于录取通知书、准考证等相关证件都在李伟本人手上,冒名顶替者是如何成功报到入学的,李老师表示“不清楚”。

      李伟在上大学期间入了党,担任班干部,是河南省2010届大中专优秀毕业生。眼看6月7日就要开始专升本考试了。他因为联系取消冒名顶替者学籍而不断打电话、上网查看自己的学籍信息。

      近期,被看作学校专升本考试“种子选手”的他已经有4天没有参加学校专门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培训班的课程了。“这个事一天不解决,我心里便一天放不下。”


    Tags:河南 民办高校 被证实 发生 多起 冒名顶替 事件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请你记住,无论你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个角落,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请你记住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相关文章评论∷    (欢迎对相关文章予以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民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请勿使用以下字符[';%]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 验证码:


    联系我们 - 本网简介 - 证件查验 - 用户中心

    主管:人民监督网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