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一种普及的交流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有人称网络是言论自由的乌托邦。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从几年前舆论监督网的多次被封杀和新近关于博客案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受限的言论,这些话语权为什么受到了控制,要如何摆脱这些控制,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网络;话语权;言论自由
网络媒介在诞生的那一天,就因为其天生的匿名性和交互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技术尤为发达的今天,匿名的即时交流已经使人们品尝到了充分自由地发表言论的果实。网络为平民的话语权开启了一扇低门槛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践他们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但低门槛不等于无障碍,在看似虚拟的网络社区中,仍然存在着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使得大部分的网民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话语权。
为什么公民的话语权在以匿名、平等和自由的网络上仍然会受到压制?为什么虚拟的网络社区仍然要面对诸多的压力?这些压力从哪里来?要解答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只能针对现有的案例做简单的推测,并给出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媒介中公众话语权的现状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例子多不盛数。作为一个媒介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同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几个事例进行分析,从而窥探网络媒介中公众话语权的现状。
1. 关天茶舍的民主选举
这次的斑竹选任可以说是群体式的网络民众参与民主生活。实际上,“公推公选”是江苏省在2003年创制的一种选拔党政干部的新方法,其主要程序是经由大范围的民主推荐和测评,再经全委会票决,这种方法在当时被认为是干部任用体制的一种创新。而关天茶舍斑竹的选举方式尽管借用了这个名称,但范围显然宽泛得多。[1]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网民自由意愿的表达。最终产生的四位斑竹都是根据网民的投票结果选定,这些斑竹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需要,代表了整个论坛大多数的声音。与以往的上任斑竹委任人选制相比,在网民心目中的满足程度显然要更大一些。
但选举后的结果也没有全然让网民钔满意,上任后不久,“中国杨神经”便因为治版理念与其他三人的不合而辞去了斑竹职位。这对于“公推公选”制的可行度和权威性提出了新的质疑:到底网民们的选举权力有多大?网民们的选择是否能够使论坛更好地运行?这些都是在选举时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公意推选的斑竹辞职后,这个问题才暴露出来。
然而现在对于这些疑问还没有明确的定论。网络的虚拟性使它在政治决选上始终显得模糊和不真实,时间的考验也许是验证的唯一方法。
2.拉下腐败副市长的舆论监督网
扳倒济宁市的下跪副市长,是“中国舆论监督网”和它的创办者李新德最为得意的一件事。这个2003年创办的网站,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04年6月,走投无路的女子李玉春将下跪副市长李信的劣迹发给舆论监督网后,才引起了社会上的轩然大波。而舆论监督网也因此扬名国内外,许多网友纷纷发贴反映自己遇到的不公正现象。舆论监督网给了网民们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但舆论监督网并没有长久的办下去,在李新德对李信进行了揭露后不久,他本人便面临着主管单位以涉嫌诽谤为名的调查,而舆论监督网更是屡次遭到封杀,李新德最终不得不抛弃了原有的主站点,在其他的服务器上寻求运营。我们现在利用网络可以搜索到的“舆论监督网”都是李新德在各个不同的博客运营商下建立的个人博客。“中国舆论监督网遭到了无数次的封杀,本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了,只好在这个地方做个博客!”这是李新德在TOM博客上无奈的留言。
3.个人网络空间——博客——的发展和争论
作为新生代的自媒体,博客在我国还处于一种蓬勃发展的状态。最初的博客在我国的定义更趋向于个人的网络日记。那个时候的博客还极为私人化。依赖着网络的匿名性的保护,网民们在博客上自由的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表达着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肆意的抒发爱憎等强烈的情感,因为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关注自己的博客,所以在写作的手法上也就更加自由和随意,有更能够清楚的表现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博客,是网民话语权最为自在的一个时代。
当然我们也要认清这样一个现实:因为那时博客的私人化,尽管感情的宣泄得到了满足,但在信息的传达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因为倾听者的有限,个人的观点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传达到应该接收的人那里,这时话语权的自由实际上是相对的。
以芙蓉姐姐为首掀起的博客公开化的风潮,和新浪强势推出的博客名人化政策,使得网民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一种燥狂的状态。因为主流媒体对于名人博客的追捧,点击率超过内容的实质性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因素。出于追求时尚和虚荣心理,盲目追求点击率便成了许多博客写手的终极目标。这个时候的博客成了一场混战。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写出的不符实际的、违心的文章,在很大的程度上伤害了原本应该畅所欲言的话语权。
而最为明显的伤害事件则更多的发生在高点击率博客之间。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引起纷争,并带动各自的维护者们加入战争,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口水战。在战争中劣势的一方注定被打败,并不得不退出话语权的争夺。而衡量彼此力量的并不是观点本身正确与否,也不是支撑者的多寡,政策的压制才是关键。在我们目前可知的几起博客纷争中,政策的参与意识是极为强烈的,在这种情况下被迫放弃话语权,带来的并不是仅仅是在于网络上的影响,更多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的负面作用。
二、网络话语权面临的障碍
1.政府对言论过度多元化的恐慌
正如我们所认识到的,网络是一个极为自由的意见交换市场。在网络上,任何观点都有着可发布并得到认可的权利。因为没有十分有效的信息过滤装置和监管,常常会有居心叵测的敌对者发布对政府不利的言论,并以匿名的方式为自己造势,以期赢得更多人的赞赏。同时,由于我们的社会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社会现象的多变可能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也都是通过网络得以发泄。这些不同的观点如果大量的在网络中繁殖,必然会给人们营造一种国家腐朽落后的假象,导致社会的动荡,这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政府要通过政策上的调控,对负面的信息进行控制,以达到一种信息上的平衡。
这或许会使一部分人无法正常行使话语权,但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说的,“基于正确的理解,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绝对的,而政府为了确保传播市场的功能——服务民主自治和其他重要的社会价值——所采取的必要行动,也不能以言论自由来加以妨碍。”[2]为了保障大多数公众的基本利益,缓和言论过度多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被迫放弃一部分的话语权是国家作为社会公器必须采取的措施。
2.团体利益间的冲突
群体性是人们作为社会动物的必然属性。正因为有了不同的群体,人们对于自己身份的归属感也各有不同。维护自己所在群体的利益是每个群体分子的必然行为。这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在网络上也是不可动摇的。因为意识到网络媒体日益强大的影响力,网络媒体对负面信息的迅速散步作用,人们在禁止网络上对己方的不利言论同样也是不遗余力的。而在网络上的言论权被没有明确的给出保护的条例,面对群体性或个人性的威胁、反抗和诱惑,网民们更容易放弃自己的原有观点而屈从与对手。这种情况在网络上并不少见,当然也可能会激起一部分人更为强烈的反抗,这时带来的信息暴力和信息躁动,对于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网络环境来说显然是最为不合心意的。这也就引起了下面即将提到的一个问题:民众对于网络暴民的逆反情绪。
3.面对网络暴民的逆反情绪
就在前不久,文明上网成为我国网络的一个主要呼声。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口号,无非是为了控制网络上泛滥的垃圾信息、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尽管我们的互联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大部分普通网民,而是少部分情绪极端的信息暴力者。这里所说的暴力并不是指身体上的伤害,而是指一部分人在发布信息时,由于缺少对大局的整体性的认识,或者缺乏基本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任意妄为的发布反社会主义(如煽动民族仇恨情绪、反对执政党等)的言论、散播色情恐怖信息,随意撒播污言垢语等,并且这些信息对普通网民产生情绪上不安定的有害侵犯。这样的网络使用者无疑是需要进行控制的。但由于我国网民数量上的庞杂性和隐匿性,想准确的找到这些信息暴力者还具有极大的难度,而出于这种考虑对一些无辜网民的错误性控制也并不罕见。这种在绝大多数人认可情绪下对网皿话语权的控制,要比政府机制和团体集团间的控制更为严厉和无法摆脱。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公众话语权
以上我们分析了来自政府、利益团体和公众三方面对于话语权的控制和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主要还是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1.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信任度
政治方面的担心,实际上反映了政府对公众的信任危机。因为不能完全相信公众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对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充满忧虑,所以急于防患,把公众的话语权牢牢地把握在政府的手中。诚然,我们上文说过言论自由相对性的必要。但和绝对性一样,相对性也要有一个限度。过于集中权利会给公众被操控感,使他们感觉自身游离于社会活动之外,不能主动发挥他们在政治上的功能,从而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
要避免这些可能产生的恶性后果,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话语权,首先要端正政府面对网络时的态度。要给予公众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辨认善恶、黑白的能力,能够主动传播正面信息,抵制负面信息,并对负面信息做出积极的反抗。要开放网络空间,接触不必要的限制,对政府公务网站要做到真正服务与民,而不再只是一个花架子,要给公众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平台,消除公众对于政府公务和社会制度的不确定性。
对于批评性的声音要拥于接受并善于核实,要把公众的声音笼络到政府的网站上,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要秉承为公众服务的态度,给舆论批评生存的空间而不是扼杀。只有这样,公众所身处的才是一个民主的国家,而不是专制。
2.保障多数人的利益(话语权)
团体间的相互厮杀是令公众丧失话语权的最主要因素。网络媒体实际承载了二种利益,一是各个团体间的集团利益,二是作为普通网民的个人利益。这两种利益的直接关系看似不大,但一旦涉及到团体之间的利益纷争时,个人利益的缺失便变得格外明显。中国人是个讲求集体的民族,因此为了维护一个集体的利益而去牺牲绝大多数个人的利益并不少见。但是否集体利益就代表了集体内部个人的利益?从集体的性质来讲,这也是个未知之数。而由于争取到集体利益而损害到绝大多数集体外个人利益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的。面对一个看似庞大的集体,和众多无法计数的个人,谁的利益更为重要?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答案,那就是要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
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是对群体权威的一种挑战。如何去战胜这种挑战?盲从显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个人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明确自己和团体间的厉害关系,然后做出选择。话语权建立在此基础上,即使他的观点不被团体和其他个人所认可,却显得尤为真实和淳朴。正是有了这种不同的声音,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做出决策时才有了可选择的参照物。这终究将促进社会的发展。
3.提升对信息的可承受度
我们说过,因为人们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能够自由的掌握语言并表达观点的人在话语权上往往占有优势。因为他们的语言是可以得到普遍认可的。但相对而言,沉默寡言和知识水平较低的人则处于劣势。因为不能准确的表达观点,他们在用语上会更单薄甚至趋于粗俗。我们在论坛里经常可以看到口出脏话的人,这并不全然表示他们本身的素质低下,而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无法准确的使用人们可接受的语言(如书面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由于这种无法表达的苦闷产生急于宣泄的心理,这就产生了许多负面的信息,但他们的本意却并非如此。
我们现在的网络媒介似乎对这些话语权劣势者存有歧视之心。这也正是许多网民们要求肃清网络的最大原因。但我们想的比较少的是,一旦将这些话语权劣势者清出网络,我们的互联网还剩下什么?可以想象的是大一统的声音,整齐划一,但这并不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不同的声音,以及这些声音背后的思想。就像我们的现实社会一样,说脏话固然有伤大雅,但只要能说出道理来,就是好话。网络也一样。
可行的办法是提升公众对于网络信息的可承受度。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信息以及黄色流毒自然要清洗,但对于一些“脏话”的限制却不必过严。要秉承着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可能遇到的“不雅”。也可以用话语权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规劝或者告戒都好,但不能一棒子打死,那显然是一种不严谨的态度。
当然,仅仅提升对信息的宽容度等于是放低门槛,但无论怎么放,门槛始终都要有。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暂缓之策。最基本的,还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加大教育的力度,使全体公民都可以自主的使用话语权,这才是实现网络文明的良方,也是实现公众话语权的必经之路。
注释:
[1] 孙展《从坐不稳的斑竹到新人治版:民选版主的诞生》,《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5期。
[2]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缺出处
参考文献:
[1] 刘凡《互联网推动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http://rshliu999.bokee.com,加浏览日期
[2] 王钊冀《试析“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http://theory.people.com.cn 2005.11.24,加浏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