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永州市新田县部分普高学生“变身”职高生考大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公众和媒体质疑,此举有谋取政绩和地方利益的嫌疑,而且侵害了职业学校在校职高对口考生的应有利益。
普高生参加对口招生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2011年高考中,湖南永州市新田县有300名左右普高考生“变身”职高考生,参加对口招生。媒体质疑,按国家政策,这些学生无资格报名参加对口招生,当地教育部门和关联学校实施普高和职高联合办学,把普高学生“变身”,通过报考审查,有谋取政绩和地方利益的嫌疑,侵害了职业学校在校职高对口考生的应有利益。
2011年新田县高考报名人数为1750人,职高考生为326名,职高考生大部分为2010年从新田县一中、二中转为职高且未注册的职高考生,少部分为2010年毕业参加职高对口复习的考生,有近一半学生过了招生录取分数线,有望进入省内部分本科二批院校。
据了解,对口招生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毕业生中招收高校学生的专项措施。据湖南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对口招生考试报考条件为:“在湘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高职学院中职部、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学制两年以上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方能报考,其他学生不得报考。”新田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按照这一规定,当地确实有不少职高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
当地称帮学生多找一条上学路
面对公众质疑,永州市教育局、新田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有关人士认为,大多数教育界干部和老师并不存在“谋政绩”的私心,而是帮学生们多找一条上大学的道路,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教育资源紧缺、职业教育发展窘迫现状才是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新田县招考中心主任陈实现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日益受重视,但受传统就学、就业观念影响,仍有许多人对职业教育不认可,加上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薄弱等客观原因,很多家长还是愿意送孩子读普通高中。长此以往,中职、高职院校生源萎缩、质量下降。
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文俊学告诉记者,2011年全市20000多名具备报考资格的中职院校学生中,只有1700多人报考高职本科,高职本科的生源数量逐年下降在湖南是普遍现象。为了动员更多学生参加对口考试,省里政策近年来也出现变动,有时禁止普高生转职高,有时又同意。
不过,在不少地方少人问津的高职,在落后地区却成了“香饽饽”。新田县属于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落后,“通过读书跳出农门”是当地孩子的梦想,尽管大学逐年扩招,但教育条件较差的新田先天不足、后天困难,每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数量不多。陈实现说近年新田县普高本科升学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意味着还有70%的学生难圆“大学本科梦”。
湖南考试院放宽对口招生条件
据永州新田县提供的一份材料,在201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工作会议上,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领导表示今年对口招生报名条件仍按《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报名条件中有两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一年制对口招生补习班的;普通高中阶段由普高转职高,未办理职高注册手续的。”按照这一会议精神,新田县的职高考生“基本符合条件”。
多重因素作用下,加上有了政策保障,当地进行了普职分流,让一部分学生能够参加职高对口考试,“虽然学校都不是太好,但也是个本科文凭,对新田的学生来说是很珍贵的,原本升学无望的学生因此有了目标,学习态度有了改变。”学生刘林(化名)告诉记者,学校当时鼓励学生参加对口考试,他们想到这也不失为一条读大学的捷径,于是在和家里父母商议后,转到职高班。
违规考生不予录取
每年录取线公布后,当地高中张榜宣传包括对口招生在内的高考成果、上级部门根据学校的高考成果发放奖金,让外界的质疑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对此,新田县教育局回应,这种宣传确实使学校名誉得到了提升,但永州市对各县区的高考成绩的统计和对县区的评价办法从来没有计算职高成绩,排名顺序也是按照普高升学的成绩来确定的,因此不存在通过职高来谋政绩的问题。但职业学校在校职高对口考生利益因此受损是不争的事实。
事情被曝光后,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表示,对清理出来的不符合条件的职高对口考生,将按规定不予录取;对造成政策歧义、报名把关不严的相关工作人员将严肃查处,并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据新田县教育局局长何三明介绍,全县已开始进行报考资格甄别,并努力做好相关学生的思想工作。
得知省教育考试院的决定后,当地部分学生情绪激动,“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已经很不公平,我们好不容易考上一个二本高职,为什么还要被取消?”目前,争论仍在持续。据新华社电